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江米为原料,通过纯种发酵制备江米甜酒。采用高压液 相色谱仪(HPLC)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仪(TCT- GC/MS)分别测定其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组 成。结果表明,在江米甜酒中共检测出游离氨基酸15种, 其中有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该饮液中总游离氨基酸 含量为0.02%,其中赖氨酸含量最高,为24.36mg/L;其挥 发性香气成分共检测鉴定出34种,在这些化合物中,醇 和酯是两类主要的香气组分,其中酯的种类最多,占总数 的24.5%,其次是醇,占总数的20.5%。其中含量排在前5 位的成分依次是:异丁醇、正戊醇、乙醇、2-甲基-1-丁醇 和醋酸异丁酯,占总含量的64%,它们构成了江米甜酒的 主体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2.
选取5种不同地域、较为畅销的市售糯米甜酒曲,以酒曲酶活力为评价指标,筛选出优良糯米甜酒曲。将优良酒曲中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制作纯种根霉曲,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不同比例混合复配制作强化曲。通过强化曲与市售酒曲的酒曲酶活力对比,并结合试制糯米甜酒的总糖、总酸、总酯、酒精度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强化曲的最佳复配比例为:接种量为1%(其中根霉M9曲添加量0.90%,酿酒酵母添加量0.10%)。与市售甜酒曲相比,强化曲糖化力达796.5 U/g,提高14.8%;液化力达694.2 U/g,提高20.7%;试制糯米甜酒的总酯达0.78 g/L,提高168.9%;酒精度达12.1%vol,提高92.1%。经感官评价,强化曲酿制糯米甜酒口感醇甜、风味突出,感官评分为96分。  相似文献   

3.
杨生玉  朱显峰  张彭湃 《酿酒》2004,31(6):39-41
以江米为原料,采用民间传统甜酒曲作为发酵剂制备江米甜酒。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仪(TCT-GC/MS)测定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组成。结果表明:在江米甜酒中共检测出挥发性香气成分52种,在这些化合物中.醇和酯是两类主要的香气组分,其中酯的种类最多,共17种,占总数的33%;其次是醇,共11种,占总数的21%。其中含量排在前10位的成分依次是:异丁醇、2-甲基丁酸、棕榈酸、乙醇、丙醇、乙酸乙酯、乳酸、11-十六烯酸、肉豆蔻酸和甲酸乙烯酯,占总数的75%,它们构成了江米甜酒的主体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从传统颗粒甜酒曲中筛选分离产香酵母菌,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分离菌株,采用顶空-气相色谱(HS-GC)法对筛选菌株产香能力进行分析,并考察产香酵母对不同原料酿造甜酒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6株酵母,其中5株菌(编号为YRNN1~YRNN5)被鉴定为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1株菌(编号为YRJM)被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YRNN5发酵米汁产β-苯乙醇最高(22.98 mg/L),将其作为甜酒增香菌株应用于不同原料酿造甜酒。甜酒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籼米甜酒的β-苯乙醇和乙酸苯乙酯含量分别为771.38 mg/L、2.90 mg/L,显著高于籼糯米甜酒(P<0.05),且籼米甜酒和籼糯米甜酒的酒精度分别为15.15%vol和12.80%vol。菌株YRNN5和籼米可以作为甜酒发酵的产香酵母和优良原料。  相似文献   

5.
卢伟  陆宁 《食品与机械》2018,34(10):35-39,85
对大麦苗粉中的氨基酸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麦苗粉中共分析检测出26种氨基酸,其中,水解氨基酸17种,游离氨基酸26种。大麦苗粉中17种水解氨基酸总含量为9 163.422mg/100g,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含量的40%以上,大麦苗粉中含有9种药用氨基酸,其中Glu含量最高,达1 390.873mg/100g;大麦苗粉中26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983.852 mg/100g;其中Asp、Glu、Arg、Pro、His、Val 6种游离氨基酸,是形成大麦苗粉风味的主要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林巧 《中国酿造》2013,32(5):41
本试验以苦荞米、糯米、安琪甜酒曲为原料,采用传统糯米甜酒酿造工艺,通过响应面设计分析方法,研究发酵时间、加曲量、加水量、苦荞添加量4种因素,对苦荞糯米甜酒品质感观得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苦荞添加量27.48%、加曲量3.28g、加水量0.23kg、发酵时间58h的条件下能得到较好品质的苦荞糯米甜酒.  相似文献   

7.
甜酒药中的菌群分析及保鲜甜酒制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传统生产的甜酒药进行微生物的种类分析,得出甜酒药中存在3大主要菌群:根霉3.6×107 CFU/g,细菌9.5x103 CFU/g和酵母茵1.7x 105 CFU/g.对分离出来的根霉进行淀粉水解酶的活性测定,得出甜酒药中根霉的淀粉水解酶活力为2380.6U.保鲜甜酒的制作最佳工艺为发酵时间为36h左右,发酵温度28...  相似文献   

8.
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酿造红曲甜酒,在其基础上添加玫瑰提取液、刺梨汁制作红曲玫瑰甜酒与红曲刺梨甜酒。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Q303根霉曲与红曲混合比例、发酵时间、补汁量对感官品质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法对甜酒制备工艺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制作条件为Q303根霉曲与红曲混合比例为2∶1、发酵时间40 h、补汁量17.8%,本条件下得到的红曲甜酒、红曲玫瑰甜酒、红曲刺梨甜酒的感官评分分别为90分、92分、89分,产品质地均匀、色泽明亮、有甜酒特有香气、酸甜适口、颗粒均匀完整。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一种新型降解花生粕中淀粉的途径,本研究采用甜酒曲对花生粕进行糖化,并在底物料液比、糖化温度、底物pH、甜酒曲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糖化条件。并分别测定了优化后所得糖液的色度、还原性糖浓度、总酸含量、总多肽、总多酚、蛋白质含量、总游离氨基酸、DPPH的清除率等。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花生粕最佳糖化条件为:温度30℃、底物pH5.2、甜酒曲添加量0.6%、底物料液比1:15。在此条件下甜酒曲对花生粕的糖化率达91.2%,所得糖化液颜色金黄诱人,且口感良好,其色度为0.753、还原糖浓度为18.24g/L,总酸含量为1.85g/kg,多肽含量为286mg/L,总多酚含量为421ug/L、蛋白质含量为11g/L、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60mg/L。将其稀释20倍后,测定其对DPPH的清除率为 77.8%,表明该糖化液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甜酒因其营养丰富,口味酸甜,能解渴解乏,在南方已被人们做为一种保健食品长期食用,在北方,盛夏季节,甜酒无疑也是消暑佳品。甜酒是以糯米为原料,蒸煮后拌入酒药保温糖化24~36小时即可食用,现在,市场上有安琪米酒曲出售,使家庭自制甜酒简单方便,安琪甜酒曲是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优选的根霉曲纯种扩大培养而成,生产中严格灭菌,使曲中有害杂菌较之传统曲药大幅减少,其所酿甜酒风味独特,甜中微酸,味香爽口。现介绍安琪甜酒曲使用方法如下:将市售糯米洗净,浸泡24小时后,用纱布淋尽水分,上屉蒸煮至熟透,约需25~30分钟,然后用水淋冷至35℃左右,…  相似文献   

11.
该文研究不同原料米(糯米、粳米、籼米)对客家黄酒发酵过程中总糖、总酸、氨基酸态氮、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及谷氨酸脱羧酶(GA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糖、总酸、氨基酸态氮指标方面,糯米、粳米、籼米都适合酿制客家黄酒,但糯米黄酒、粳米黄酒总糖、总酸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较高;发酵过程中,GABA含量糯米黄酒最高,粳米黄酒次之,籼米黄酒最低;贮藏一个月后,糯米黄酒GABA含量达到260.45 mg/L,分别为粳米黄酒、籼米黄酒的1.13、1.44倍。糯米、粳米黄酒的GAD酶活性较大且两者接近,而籼米GAD酶活性较小,与糯米、粳米相差较大。综上所述,对比三种原料米,糯米最适合发酵客家黄酒及产GABA,粳米次之,籼米较不利。  相似文献   

12.
江米酒中有机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江米酒中有机酸的成分及其随发酵时间的变化,测定了成熟米酒中各种有机酸的含量,并比较了纯种根霉酒曲与土曲发酵江米酒中各种有机酸的含量。米酒中有机酸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土曲与纯种根霉酒曲发酵米酒中有机酸含量差别较小且含量相当,其中以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含量为主,并含有少量乳酸、苹果酸与乌头酸。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别对经过电子束辐照诱变的黑曲霉原始菌株Y-0与突变菌株Y-3酿造的糯米酒进行 香气检测与分析,原始菌株Y-0糯米酒中鉴定出风味物质33种,其中醇类物质9种,占总含量的70.12%,酯类物质11种,占总含量的 13.59%;突变菌株Y-3糯米酒中鉴定出风味物质33种,其中醇类物质9种,占总含量的67.35%,酯类物质11种,占总含量的17.44%。 相 较于原始菌株Y-0酿造的糯米酒,由突变菌株Y-3酿造的糯米酒中,酯类物质含量增加了6.72%,酸类增加了0.18%,酮类增加了1.23%。 突变菌株酿造的糯米酒的酒体风味更加浓郁,酒体香气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4.
Chinese rice wine is a fermentation product of glutinous rice that contains high levels of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The turnover and catabolism of amino acids by fermentative microorganism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ine quality. The fermentation of Chinese rice wine, using 34 different varieties of glutinous rice,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rotein and amino acid content of the resultant rice wine using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via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re reported. A model of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protein content in the glutinous rice and the amino acids in rice wine was establish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total protein in glutinous rice and the total free amino acids in rice wine was 0.557,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relevance. The popula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total protein in the glutinous rice and the amino acids in the rice wine was high, i.e. R= 0.928.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in the glutinous rice and the total free amino acids in the rice wine (or individual amino acids) was negligible. The total protein content in the rice variety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sensory performance and free amino acid content of the resultant Chinese rice wine. Copyright © 2016 The Institute of Brewing & Distilling  相似文献   

15.
糯米酒的液态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糯米酒的液态发酵工艺以提高其品质,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酒曲作为发酵剂制备糯米酒,采用单因素试验探究酒曲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糯米酒品质的影响,并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结果表明,糯米酒液态发酵最优发酵工艺为酒曲接种量2.0%,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8 d。在该优化条件下进行5 L发酵罐液态发酵试验,得到糯米酒酒精度11.3%vol、残总糖2 g/L、总酸4.8 g/L、氨基酸态氮246.4 mg/L、乙酸乙酯123.36 mg/L,共检出挥发性风味化合物36种,包括醇类8类,酯类11种,酸类7种,酮类3种,其他类7种。糯米酒品质符合国家标准GB/T 13662—2018《黄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糯米、小麦、优质大曲酒为原辅料,以根霉曲、酿酒干酵母为糖化发酵剂,添加啤酒花、桂花等,研发生产奇香低度营养型酒。选择配料比、糖化温度、糖化时间、发酵温度作影响因子确立生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奇香低度营养型酒中氨基酸含量为226.6mg/100mL,是啤酒的2.1倍,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34%;奇香酒是一种营养丰富、低度、香气奇特、口感醇厚柔和、酒体协调丰满的低度营养型酒。(孙悟)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广东客家黄酒关键工艺中的炙酒、贮藏、原料等对客家黄酒氨基酸的组成、含量及呈味特性的影响,采用日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检测客家黄酒中的氨基酸含量,通过计算氨基酸分值、味道强度值(DoT)等确定各氨基酸对客家黄酒的影响。结果表明,客家娘酒中总氨基酸含量在2658.99mg/L- 5420.632mg/L之间,黑豆娘酒氨基酸含量及总量最高,商品板栗娘酒氨基酸含量最低,客家黄酒中最主要的氨基酸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两者合计占氨基酸总量的20%以上,而胱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最低,是限制性氨基酸。板栗娘酒氨基酸含量低于传统的糯米娘酒,商品板栗娘酒总氨基酸含量仅为糯米娘酒总氨基酸的49%,必需氨基酸仅为64.69%,脯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为糯米娘酒的80%,其余氨基酸仅仅达到50%左右。黑豆娘酒比糯米娘酒总氨基酸含量提高42.6%,必需氨基酸提高23.2%,其中胱氨酸提高1倍,脯氨酸提高92.5%,谷氨酸提高80.7%,甘氨酸和丙氨酸提高40%以上,苏氨酸、丝氨酸、异亮氨酸提高30%以上,天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提高20%以上。炙酒、贮藏过程能降低氨基酸含量,炙酒后氨基酸总量降低20.3%,炙酒后每一种氨基酸含量都明显降低,其中降低最明显的是蛋氨酸和苯丙氨酸,降低氨基酸含量可达50%,苏氨酸、甘氨酸、胱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在炙酒过程中降低1/3以上,而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在炙酒过程中氨基酸降低20%以上;贮藏1年以后氨基酸总量降低12.4%,必需氨基酸降低10.9%,组氨酸和精氨酸降低20%以上,除蛋氨酸和苯丙氨酸以外,其余氨基酸均降低10%以上。计算不同酒样的氨基酸的味道强度即剂量比域因子DoT的排序为Glu > Asp > His > Ala > Lys > Tyr > Ile > Gly,只有谷氨酸(Glu)的DoT 值大于1,说明黄酒中决定口味的氨基酸主要是谷氨酸。本文提出味道指数(Taste Index,TI)作为总体风味的评价指标,其定义为优味氨基酸的味道强度之和与劣味氨基酸的味道强度之和的比值,如果TI > 1,说明风味良好,如果TI<1,则劣味氨基酸占优势,味道不佳。本试验中黄酒的TI指数排序为:商品黑豆娘酒 > 绍兴古越龙山花雕酒 > 商品板栗糯米酒 > 贮藏1年的板栗糯米原酒 > 炙酒后的原酒 > 商品普通糯米酒 > 炙酒前原酒 > 1 。对酒样的氨基酸评价表明,AAS和CS评分排序为炙酒前原酒 > 黑豆商品娘酒> 普通商品糯米酒 > 炙酒后原酒 > 贮藏1年的原酒 > 古越龙山花雕酒 > 商品板栗糯米酒,说明炙酒前酒样和黑豆酒样氨基酸的营养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孝感米酒酒曲中分离的14株根霉(Rhizopus spp.)为试材,以糯米饭为培养基,筛选一株高产糖化酶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 生物学鉴定。 同时,按照孝感米酒的酿造工艺,以其为菌种酿造米酒,测定米酒的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成分,并进行感官评定。 结果表 明,筛选得到1株高产糖化酶的根霉菌株Q1,经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其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按照孝感米酒的酿造 工艺,以Q1为菌种酿造米酒。 30 ℃发酵36 h后,米酒中总糖含量(407.40 mg/g)、还原糖含量(221.74 mg/g)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73.75 mg/kg)高、酸度适宜(6.09 mg/g)、酒精度低(1.14%vol),感官品评(80分)结果较好且挥发性风味成分比较丰富,符合孝感米酒 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