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微振动控制的要求,采用有限元软件ETABS建立了某高层建筑的整体分析模型,模拟在仿真风和动力设备作用下精密仪器所在位置的楼板振动响应;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精密仪器隔振台座的子模型,将整体模型的振动输出作为子模型的振动输入,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进行了精密仪器的微振动控制分析,为工程的具体实施提供了理论和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2.
天津环渤海大饭店楼板结构振动舒适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环渤海大饭店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刚度较小,针对其在人行激励下可能发生的舒适度问题,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不同使用功能的楼板振动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提出了改善舒适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多层厂房机器布置不当引起的楼板振动时有发生,为了研究在机器激励下楼板的振动问题,结合某商品厂房的生产车间技改后楼板出现振动的工程实例,通过锤击法测试了楼板的自振频率分布,利用ANSYS和SAP2000建立了楼板的简化模型并对比分析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了楼板振动的原因。根据现场实测振动加速度响应数据,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机器激励致使车间楼板振动给予量化评价,为类似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商场中庭环廊部位人流量大且悬挑跨度较大,楼盖对人行激励较为敏感,有必要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楼板的振动情况进行分析。目前为止国内尚无统一的楼板舒适度标准从影响楼板振动的主要因素进行考虑,对人行步频、阻尼比、楼板厚度等三个因素进行参数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通过时程分析方法对某商场中庭环廊进行人行舒适度研究,依据国内外规范对楼盖舒适度进行了评价,最后给出了合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巨型钢框架悬挂结构体系的组合楼板振动试验与舒适度评价方法。为了揭示人致荷载激励下巨型钢框架悬挂结构体系组合楼板的振动特性及舒适度,依托中科院量子科研楼,开展了现场振动实测与分析。通过动力特性试验获悉楼板的频率分布,对楼板施加人致荷载激励和节律跳跃激励,着重分析了步频、人行数量、行走路线等主要因素对新型悬挂结构体系楼板振动舒适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步频增大和行走人数的增加,楼板的峰值加速度逐渐增大;沿楼板宽度方向行走会引起明显振动响应;节律跳跃激励对楼板舒适度影响较大,使用时应避免过多的跳跃激励。结合国内外规范,对此楼板振动舒适度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研究建议,可采用主振频率和振动强度来评价该新型结构的楼板振动舒适度,即主振频率不小于3 Hz,振动强度不大于0.015 m/s2。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有限元软件ETABS对人行走激励下高层长悬臂钢框架楼板进行TMD减振分析。根据节点加速度、弹簧力和阻尼力等计算结果,表明合理的TMD布置方式和参数选取可有效控制长悬臂钢框架楼板竖向振动,改善竖向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杨武骏  王满  高江龙  杨涛  段晓敏 《建筑结构》2024,(1):145-150+118
为了研究钢筋桁架叠合板的振动舒适度,对某高层住宅楼钢筋桁架叠合楼板进行了竖向振动响应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实测钢筋桁架叠合板在单人行走、三人行走、单人慢跑和三人慢跑这四个人致激励作用下的竖向振动响应,分析得到叠合板自振频率和人致激励下的峰值加速度。在验证有限元模拟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分析叠合板边界条件对其自振频率的影响,并对比分析叠合板与现浇板的自振频率差异。结果表明:叠合板的自振频率和人致激励下的峰值加速度满足规范舒适度限值的要求;相同条件下,叠合板的自振频率在四边铰支边界条件下最大,在两短边铰支条件下最小;叠合板和现浇板的自振频率误差小于14%,两者舒适度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人行荷载下楼板振动的舒适度问题,根据动力学、有限元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动力分析,为实际工程楼板竖向振动舒适度的判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长高层建筑在季节升温作用下的温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娟  陈淮  李天 《建筑技术》2005,36(2):111-113
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超长高层建筑温度问题计算的有限元模型,对郑州第二长途电信枢纽工程主体结构在季节升温作用下的整体温度效应进行计算,得出各类受力构件(梁、楼板、柱及剪力墙)的温度变形以及温度内力或应力特点及数值范围等,可供超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考虑温度作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晓玮 《低温建筑技术》2021,43(1):78-80,97
针对楼板振动控制技术,文中介绍了两种阻尼器法,即附加粘弹性夹层板和调谐质量阻尼器(TMD)。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了基础楼板、基础楼板+橡胶层、基础楼板+橡胶层+钢板以及基础楼板+TMD四种楼板形式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粘弹性约束阻尼层和TMD均可以有效衰减楼板振动加速度,而粘弹性约束阻尼层相比TMD可以在更广的荷载频域范围发挥更明显的减振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就各国建筑规范中关于舒适度指标的楼盖振动的基本规定和当前主要的楼盖振动模型进行了介绍。通过对某超高层大楼楼盖的现场振动测试,对脉动情况下楼盖阻尼比进行了分析,并将振动峰值加速度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不同楼盖振动加固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讨论,最后总结了基于舒适度指标的楼板振动控制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了研究高层工业厂房的异常振动成因与加固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和现场振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高层工业厂房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高层工业厂房加固前的有限元分析和现场振动测试。针对高层工业厂房作业舒适程度要求严格、采光要求高、加固空间受限等要求,为解决机器设备与高层工业厂房的共振问题,提出了采用短肢剪力墙加固的现场加固方案,并进行了加固前后有限元分析结果和现场振动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机器设备安装在工业厂房的高层后,机器设备与厂房共振是造成高层工业厂房异常振动的主要原因;加固后高层工业厂房的强度和刚度得到明显提高,高层工业厂房长度方向固有频率由2.45 Hz提高至5.87 Hz,高层工业厂房宽度方向固有频率由2.94 Hz提高至7.83 Hz,与机器设备沿高层工业厂房水平方向频率不在共振区间,高层工业厂房的加速度和速度振动特性得到改善,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振动测试结果和加固方法可为高层工业厂房的设计和加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饶致昱  熊绍明 《山西建筑》2009,35(15):112-113
通过对南昌某高层建筑夹层混凝土梁板裂缝进行调查,分析了该项目裂缝的特征、产生的原因,介绍了裂缝的修补、加固处理措施,从而减少高层建筑夹层混凝土梁板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吴霞 《山西建筑》2011,37(3):48-50
建立了带桩箱基础的高层建筑考虑BPSSI的分析模型,推导了其运动方程和控制方程,并分析了BPSSI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控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带桩箱基础的高层建筑结构在进行振动控制研究时应该考虑BPSS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一栋高层建筑的刚性模型表面压力测量风洞试验数据,分析了高宽比较大且截面为方形的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效应的共同特征。得到如下结论:高层建筑横截面为方形时,其横风向风荷载主要由规则性旋涡脱落导致的尾流激励构成,为窄带随机激励;当高层建筑的高宽比较大时,基阶固有频率相对较低;当高层建筑兼具方形截面和大高宽比这两个特征时,其基阶固有频率可能接近其尾流的旋涡脱落频率,从而发生剧烈的横风向涡激共振。建筑结构截面的小幅增大可使这种剧烈的横风向涡激共振得到有效控制。上部外形的适当处理,也可能有效降低高层建筑的横风向等效风荷载。低矮群楼的出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层建筑的风荷载。  相似文献   

16.
刘启 《山西建筑》2007,33(29):141-142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高层框剪结构住宅楼板开裂的原因,详细地介绍了几种楼板裂缝的处理方法,重点对改性环缸化学压力汽浆和重浇楼板混凝土的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以解决高层框剪结构住宅楼板开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康锦霞 《山西建筑》2007,33(1):49-50
结合工程实例,从隔震系统的阻尼及水平刚度等夹层橡胶垫的特性方面对高层隔震建筑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分析比较了夹层橡胶垫的特性对高层隔震建筑与多层隔震建筑不同的影响效果,最终达到较好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某复杂体形超高层建筑顺风向、横风向及扭转风致振动时程分析,用每层质量集中于楼板并视之为刚片的高层建筑层间结构模型代替精细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结构位移响应以1阶模态响应为主,该模型代替精确有限元模型能够满足工程计算需要;对于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重合的结构,扭转加速度响应在合加速度响应中占有的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19.
胡荣华 《山西建筑》2012,38(2):18-19
从高层建筑的特点入手,结合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及安全疏散通道存在的问题,对高层建筑安全疏散提出了若干对策,从而尽可能合理布置安全疏散设施,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