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强  张海云 《采矿技术》2021,21(3):60-63
为提高采空区稳定性评估精度,引入可拓理论,构建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可拓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从采空区岩体质量、空区参数和环境三个角度,选取了岩石抗压强度等12个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各层次指标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判断风险等级;将建立的模型应用到某铜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估中。研究表明,该模型评估结果合理可靠,为采空区稳定性评估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灰色理论在盐岩储气库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盐岩储气库运营期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盐岩储气库运营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在结合判断矩阵对各指标进行权值分配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提出了储气库运营期稳定性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将指标的关联系数与其权值相结合,最终以关联度为定量指标,对储气库运营期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将评价模型应用到3个处于运营期的储气库中.评价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一致,说明了该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将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和层次分析法(AHP)理论引入到矿山采空区稳定性分析中,通过建立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因素模型,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合成权重,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比论证。以吴集铁矿(南段)地下采空区为例,建立了由12个影响因素指标组成的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影响采空区主要因素为充填及出矿作业、采空区结构参数、高跨比、水文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2017,(7):250-252
为准确了解矿工安全行为能力水平,基于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从安全生理、个性心理、安全能力3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先通过ANP建立指标体系的网络模型,借助SD(超级决策)软件,计算各因素的全局权重,再从矿工个体安全行为角度出发,随机选取5名矿工以获取评价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关联系数,最后用权重和关联系数计算出加权关联度。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显示出评价对象的实际安全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多目标决策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影响煤矿安全的主要因素,确定了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煤矿安全系统灰色关联评价模型.以量化的方法解决评价指标因素的排序问题.通过计算系统特征变量数据序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建立灰色关联矩阵.根据优势分析原则,得出各影响因素的顺序,最终确定出主要影响因素.矿山安全评价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对于矿山安全评价多目标决策问题,具有科学、简便、实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煤矿通风系统两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得到影响煤矿通风系统的主要因素,确定了煤矿通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进了灰色关联度多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煤矿通风系统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最后给出模型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5,(9):174-177
为了提高目前矿井降温系统方案优选的精确性,提出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案优选决策方法。首先根据矿井的实际状况,提出3种备选方案;其次按照经济、技术、环境3个方面确定评价指标,利用灰色关联法确定各指标的关联系数,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中的相对重要性序列矩阵法,并结合MATLAB软件,求出各指标的权值;最后根据关联度选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8.
李昊  肖俊贤  田涛 《煤矿安全》2012,43(10):166-169
通过分析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因素,确定了煤矿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了煤矿通风系统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将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煤矿通风系统评价因子的权重,通过数据序列之间的灰色关联关系,建立灰色关联矩阵,以量化的方式准确地计算出各指标的影响力排序,最终指出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科学评价,建立了基于变权靶心贴近度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从采空区岩体质量、采空区参数和环境条件3个方面,选取了12个典型性影响因素,构建了采空区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指标分级标准;其次,应用变权重理论得到指标变权权重,通过建立区间关联函数,计算区间关联函数值和综合贴近度,并基于最大隶属度原则综合评价采空区稳定性状况;最后,以某地下铜矿3个采空区为研究背景进行相关计算,并与云模型和物元可拓评价模型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个采空区稳定性分别为Ⅱ级、Ⅲ级、Ⅱ级,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3种评价模型结果完全一致。研究表明,该模型在采空区稳定性评估方面具有适应性,计算过程相对简便、可操作性强,为采空区稳定性评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煤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是一个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根据平煤六矿一采空区的实际资料,优选出11个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级模糊数学方法建立起二级综合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对该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得到了与实际较为一致的结果,为采空区治理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空区稳定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采空区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各评价指标的定量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指标权重,根据模糊数学中梯形分布的隶属函数对应出各指标的隶属度,对某矿山的地下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模糊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石人沟露天转地下这一特殊开采环境,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多种采矿方法进行评判优选。评判优选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影响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法的各项指标,如技术、经济指标及边坡稳定程度等;将待选择方案指标转换成隶属度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权重向量,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出各方案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优越度,从而确定第3种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13.
层次分析和隶属函数在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对安阳3个铁矿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综合选取了8个评价指标,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模糊数学中梯形分布的隶属函数对应求出各指标的隶属度,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 说明了该方法在评价采空区稳定性评价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对采空区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开拓方案的选择对地下矿山开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影响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众多,且影响程度不一。为避免个人主观认识差异及客观数据之间关系的片面性对开拓方案选择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AHP-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开拓系统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影响开拓方案选择的定性、定量指标,将AHP法和熵权法结合,确定了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了最优开拓方案。矿山实践表明:该方法得出了可靠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结果,且计算过程简单,评价结果直观,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为开拓方案的优化选择以及其他系统工程的多方案优选提供了一条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15.
复杂地质条件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块灰关联度优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南襄盆地、湘鄂西、渝东等地区的5个页岩气试验区块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不同地质参数对页岩气富集程度的影响,建立了页岩气勘探开发评价优选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了各指标的组合权重,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指标体系中,各地质参数的重要性依次为有效厚度、热成熟度、脆性矿物含量、含气量、孔隙度、有机质丰度、埋深。针对页岩气藏储层地质参数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多指标灰关联度优选模型,对评价指标值为区间范围的复杂地质参数特征的研究区的勘探开发潜力进行了优选排序。评价结果与实际勘探开发信息吻合较好,说明基于组合权重的复杂地质参数特征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区块灰关联度优选评价模型对页岩气目标区块的可采性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拉么锌矿采空区稳定性及地表陡崖岩移观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学军  马光 《矿冶工程》1990,10(3):7-11,67
本文简要介绍了拉么锌矿采空区稳定性及地表陡崖岩移观测研究的方法及特点,文中根据井上井下的空间关系和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了采矿结构的稳定性;阐述了地下开采引起山体失稳的有效防治措施及监测系统;并提出了空区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采空区失稳坍塌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确定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17个主要因素并确定各个因素所占的权重,建立并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反映采空区稳定性程度,与实际情况较符合,为矿山地下采空区的稳定性程度评价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空区灾害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采空区灾害危险度进行评价。将影响采空区灾害的水文地质因素、采空区参数、其它环境人为因素作为第一层加以考虑,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子因素,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各因素所占权重及危险等级的隶属度获得模糊矩阵,从而求得采空区的危险度。  相似文献   

19.
地下开采矿岩稳定性的模糊灰元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模糊灰元与矿岩稳定性评价相结合, 从地下开采的角度选取能够反映矿岩稳定性的参数进行评价。在模糊物元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和关联函数运算的基础上, 建立了矿岩稳定性评价的模糊灰元模型, 经关联变换及从优隶属度处理构造关联系数模糊灰元。采用求和归一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组合权重系数的方法, 通过关联度计算和最大关联度原则, 对开阳磷矿沙坝矿矿岩稳定性等级和优劣排序进行了模糊灰元评价,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露天矿生态环境的AHP与模糊数学评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露天矿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宜人性和限制性为依据,采用AHP法建立了露天矿生态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地貌、植被、气候、大气、土壤、地下水、人口和开采8项因素及其相关的22项指标组成。通过AHP法计算要素层及其相关指标的权重矩阵,得出对露天矿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开采、植被和气候,影响最大的指标是地表扰动率、固体废物堆置率、植被覆盖率、土地复垦率和坡度角大于25°的面积比重。借助由模糊数学建立的露天矿生态环境隶属度函数、模糊矩阵并结合指标权重矩阵确定出的露天矿生态环境隶属度矩阵,就可以对露天矿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实例评价表明:该评价方法使用方便,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