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梵宗寺是内蒙古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清代藏传佛教召庙建筑, 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画受到清代官式彩画、本土文化、地方传统技 艺的影响,呈现出特有的彩画形式,是研究内蒙古地区清代风土建筑 彩画的典型范例。本文通过对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画的田野调查、 数据整理、分析,主要以大雄宝殿大木梁、枋、檩彩画为例,从彩画 的构图、纹样、色彩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阐述,同时将其与官式 彩画以及其它地方彩画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出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 画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2.
梵宗寺是内蒙古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清代藏传佛教召庙建筑, 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画受到清代官式彩画、本土文化、地方传统技 艺的影响,呈现出特有的彩画形式,是研究内蒙古地区清代风土建筑 彩画的典型范例。本文通过对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画的田野调查、 数据整理、分析,主要以大雄宝殿大木梁、枋、檩彩画为例,从彩画 的构图、纹样、色彩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阐述,同时将其与官式 彩画以及其它地方彩画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出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 画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3.
梵宗寺是内蒙古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清代藏传佛教召庙建筑,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画受到清代官式彩画、本土文化、地方传统技艺的影响,呈现出特有的彩画形式,是研究内蒙古地区清代风土建筑彩画的典型范例。本文通过对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画的田野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主要以大雄宝殿大木梁、枋、檩彩画为例,从彩画的构图、纹样、色彩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阐述,同时将其与官式彩画以及其它地方彩画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出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画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4.
梵宗寺是内蒙古地区保存较完整的清代藏传佛教召庙建筑,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画受到清代官式彩画、本土文化、地方传统技艺的影响,呈现出特有的彩画形式,是研究内蒙古地区清代风土建筑彩画的典型范例.本文通过对梵宗寺大雄宝殿建筑彩画的田野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主要以大雄宝殿大木梁、枋、檩彩画为例,从彩画的构图、纹样、色彩三个方面对...  相似文献   

5.
段浩琦  李丽 《城市住宅》2021,28(5):95-100
汇宗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清代皇家寺院.300余年来,汇宗寺历经多次修缮,建筑上保留建寺之初绘制的官式彩画与后期修缮绘制的地方彩画,其中保留现状较完好的地方彩画主要分布在汇宗寺章嘉活佛仓院落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内檐的梁枋上,这些彩画在继承清代官式彩画形式特征基础上,融合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形成独特的艺术特征,是研究内蒙古地方彩画的典型范例.在现场勘察基础上,对汇宗寺章嘉活佛仓建筑内檐彩画的构图、纹饰、色彩3方面艺术特征进行研究,评估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龙兴讲寺大雄宝殿是湖南现存最早的地面木结构建筑之一,殿内梁枋彩画丰富,兼有官式和民间彩画的特征,为其他地方所不常见。通过实地调研与测绘,将大雄宝殿梁枋彩画式样与明清时期官式彩画进行比对,同时对不同纹样逐一探源,推断出大雄宝殿梁枋彩画的起源与变迁过程。以龙兴讲寺大雄宝殿为切入点,探究明清时期湖南地区旋子彩画由官式向民间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伊金霍洛旗郡王府是鄂尔多斯地区仅有的保存完整的蒙古王爷府,是鄂尔多斯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郡王府建筑彩画创新多变,展现了中国古建装饰艺术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对伊金霍洛旗郡王府建筑彩画的实地调研,分析其式样及装饰艺术特征,同时将其与官式彩画以及晋地彩画进行比较,探讨其价值与文化内涵,对清代内蒙古地区蒙古贵族府邸建筑彩画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伊金霍洛旗郡王府是鄂尔多斯地区仅有的保存完整的蒙古王爷府,是鄂尔多斯重要的建筑文化遗产。郡王府建筑彩画创新多变,展现了中国古建装饰艺术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对伊金霍洛旗郡王府建筑彩画的实地调研,分析其式样及装饰艺术特征,同时将其与官式彩画以及晋地彩画进行比较,探讨其价值与文化内涵,对清代内蒙古地区蒙古贵族府邸建筑彩画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山西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的内檐彩画。文章基于 2015—2017 年间的数次实地勘察和高清数字化影像采集,全面记录彩画的现状信息,辨析和梳理该殿宇内檐现存的彩画样式及壁画中建筑形象上的色彩装饰,并从纹样形制、施绘色彩两个角度总结其特征及与 《营造法式》“彩画作”相关部分的关联。并以复原性摹绘的方式,试图尽可能还原开化寺大雄宝殿内檐各构件及整体彩画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7)
清代中后期的各类官式建筑大木彩画在构图、用色等艺术表现形式上规范、严密,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具有特殊的审美风格。大木彩画的构图呈左右对称式,是崇高美的典范。大木构件根据长度分为"三停",枋心两端的位置刚好处于黄金分割点上,"五大线"使得彩画的整体造型协调一致、层层有序,形成了特有的节奏感。清代官式建筑大木彩画构图规格化,显示出统一感、韵律感,设色非常注重对比色的运用,色相对比强烈,对立统一规律运用得十分成功,从而提高了其装饰性能。  相似文献   

11.
寝宫楼位于浚县浮丘山碧霞宫古建筑群中轴线的末端。寝宫楼内檐的彩画,内容丰富,画工精细,既有官式画法,又结合了苏式彩绘的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木构建筑地方彩画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年久失修,陈旧画面已全部脱胶,彩画颜料层松散浮起。为保护原有彩画,制定了上胶加固,稳定画面颜色,并增添画面保护层的技术措施,有效地保持了彩画的原貌和完整。  相似文献   

12.
形成于清代的宝珠吉祥草彩画是官式建筑彩画类别之一,兼具满、蒙、藏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仅装饰于清代皇宫城门与帝王陵墓建筑内。北京中轴线上的端门内檐彩画属于清代宝珠吉祥草存迹,独特的方心式布局,使其成为宝珠吉祥草彩画的一个特例。宝珠吉祥草元素的形成与角色转换,见证了中国古建装饰艺术多样化的创新历程。作者从端门内檐宝珠吉祥草彩画的结构布局、纹饰特征入手,将其与传统满、蒙宝珠吉祥草纹饰进行对比分析。于共性中寻找差异,梳理出宝珠吉祥草纹样演变脉络,剖析端门内檐彩画所蕴含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论证了端门内檐宝珠吉祥草彩画的独特性与唯一性。  相似文献   

13.
张世满 《古建园林技术》1988,(19):11-13转14
辽宁庙宇彩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后魏时期,现存彩画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所做。辽宁彩画其结构丰富、图案繁多、色彩运用巧妙,具有宗教神秘色彩,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庄重、肃穆的氛围。本文对辽宁庙宇、亭榭彩画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由著名古建筑彩画专家蒋广全先生撰写的《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一书,日前已基本完稿,不久将交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作者在几十年从事古建筑彩画施工、管理、教学、设计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总结、整理、提高,花十余年工夫写成的一部古建筑实用彩画技术力作。全书文字约20万字,插图820幅,内容共分九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种类、沿革,和46·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及相关类别彩画的等级、种类、纹饰、构图、色彩及主要工艺操作程序、要求等相关技术细节,还介绍了古建筑彩画保护修缮方面的知识,是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15.
古建彩画是我国独特的建筑装饰手段之一,以清代的官式彩画最具代表性。彩画虽属于绘画范畴,但却不同于其他绘画形式,它依托于建筑物之上,因此受到建筑本身的制约。建筑的等级形式不同,绘制的彩画种类也不同。文章首先对北海公园亭子进行材料收集及实地考察,其次按照建筑的空间位置、体量等因素分析其对彩画等级的影响,目的是想借助单一的建筑形式,来分析彩画与建筑空间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智化寺作为明正统时期的建筑,是研究明代官式建筑营造技术的典型范例,而智化寺最引人入胜的就是各殿堂内檐留下的大量的明代早期的建筑彩画,智化寺内现存各殿内檐的明代彩画非常典雅肃穆,是研究明代北方彩画的重要实例。本文将以智化寺建筑梁枋彩画、天花彩画和藏经橱彩画为主要对象,从用色、构图、纹饰、佛教题材等方面,阐释智化寺明代建筑彩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福祥寺位于北京东城区福祥胡同内 , 建于明正统元年 (公元 1436年 )。清雍正二年(公元 1734年),青海活佛锡呼图克图使节来朝,购此寺作为驻京行馆。北平解放时,寺庙还有喇嘛留守。建国初期,福祥寺被分配给单位作为住宅和仓库使用。1976 年地震之后,福祥寺大雄宝殿及部分历史建筑被拆除,寺庙格局渐失完整。现历史建筑只剩下二道门,天王殿,东配殿,后罩房和部分跨院建筑,其面貌变化很大。 本文对福详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特别是对现有历史建筑的木结构特点及其存留的老彩画进行了重点研究。笔者从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角度提出福祥寺具有的重要文物价值。提出了对福祥寺保护的建议方法等,以期引起社会及文物保护部门的重视。保护好福祥寺对研究北京藏传佛教体系及清代中央政府与青海藏区的政治文化联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福祥寺位于北京东城区福祥胡同内,建于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清雍正二年(公元1734年),青海活佛锡呼图克图使节来朝,购此寺作为驻京行馆。北平解放时,寺庙还有喇嘛留守。建国初期,福祥寺被分配给单位作为住宅和仓库使用。1976年地震之后,福祥寺大雄宝殿及部分历史建筑被拆除,寺庙格局渐失完整。现历史建筑只剩下二道门,天王殿,东配殿,后罩房和部分跨院建筑,其面貌变化很大。本文对福详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特别是对现有历史建筑的木结构特点及其存留的老彩画进行了重点研究。笔者从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角度提出福祥寺具有的重要文物价值。提出了对福祥寺保护的建议方法等,以期引起社会及文物保护部门的重视。保护好福祥寺对研究北京藏传佛教体系及清代中央政府与青海藏区的政治文化联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志国 《古建园林技术》2020,(149):76-78转下期
智化寺作为明正统时期的建筑,是研究明代官式建筑营造技术的典型范例,而智化寺最引人入胜的就是各殿堂内檐留下的大量的明代早期的建筑彩画,智化寺内现存各殿内檐的明代彩画非常典雅肃穆,是研究明代北方彩画的重要实例。本文将以智化寺建筑梁枋彩画、天花彩画和藏经橱彩画为主要对象,从用色、构图、纹饰、佛教题材等方面,阐释智化寺明代建筑彩画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京故宫和韩国昌德宫同为东亚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对宫中官式建筑彩画的保护和研究都有各自成熟方法和经验。目前,对中韩官式建筑彩画的保护和研究是两国宫廷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部分,该研究将通过对两国官式建筑彩画的保护方法及保护现状的研究,增进对两国官式木构建筑彩画技艺的认识,并将促进对两国建筑彩画的合理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