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二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具备区域导航定位的能力,文中以BD2/GPS双系统导航接收机为研究对象,研究BD2/GPS双系统接收机的通信协议,给出BD2/GPS双系统接收机的数据采集方法,详细设计了基于VC++的BD2/GPS接收机信息处理与分析软件,并给出其软件流程,研究了接收机定位性能的评价指标,并提取BD2/GPS联合定位时的状态参数以及精度因子。同时,实现了计算机对BD2/GPS双系统接收机的设置与控制。通过实际测试和调试表明:设计的BD2/GPS接收机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工作稳定,界面友好,扩展性强,可用于对BD2/GPS双系统接收机定位性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靶场试验多星测量系统接收机的应用,为了提高导航系统的定位精确度,将北斗(BD)与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组网增加可见星。在分析几何精度因子(GDOP)与定位精确度关系基础上,提出一种模糊选星方法,对组网卫星星座进行优化组合。仿真结果表明,不论是单一系统还是双系统,模糊选星算法精度因子接近当下时刻最优,且组合系统在可见星和精确度方面优于单一定位系统,其研究结果对北斗系统的精确度验证和多星测量系统接收机在靶场的应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GPS与我国的北斗二号(BD-2)兼容导航接收机的信息处理系统,在单系统定位数学模型上建立了GPS/BD-2组合导航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双系统兼容定位特点进行了分析。为了降低定位精度较低的GPS信号对兼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定位解算的方案,用C/C++语言实现了基于该算法的信息处理软件,并给出了软件流程和结果分析。通过实际测试和调试,证明了此算法及软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卫星的同步效率,提出了一种兼容GPS和BD2的辅助同步方法,能够在已经同步的卫星信息的辅助下,使新的卫星信号从锁定状态立刻进入帧同步状态,从而快速获得其发射时间并使之参与定位。同时,本方法还支持不同系统的卫星之间的辅助同步。本方法稳定有效,尤其是复杂环境下,显著提高GPS和BD2联合导航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建设需求,对现阶段北斗区域服务系统BD2和未来BDS以及多星座GNSS组合的定位性能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针对BD2,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两种方法分别对BD2,GPS/BD2和GPS/BD2/GLONASS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D2完全满足北斗公开服务性能规范中的定位性能要求,而且随着星座数的增加,定位性能逐渐增强,加入GLONASS后对高纬度区域定位性能的改善尤为明显。针对BDS,主要通过仿真的方法,对BDS和未来四大全球导航系统组合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未来BDS仍然对亚太地区的定位性能有明显的增强效果,而且未来BDS在其他地区的位置精度因子(PDOP)平均值也达到1.2~1.6,此外,未来四大导航系统组合对极区的定位性能改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随着靶场试验多星测量系统接收机的使用,针对GPS、北斗单一定位系统定位精度不高、定位可靠性不强、可见星不够的问题,文中充分利用北斗和GPS原始测量信息,在对各系统的测量数据进行时空对准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几何精度因子选星的双系统融合解算模型,给出了目标位置和速度解算方法。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科学合理,其研究结果对北斗系统的精度验证和多星测量系统接收机在靶场的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之琛 《现代导航》2020,11(3):171-177
为给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设计了一款基于 ARM+FPGA 的 GPS/BDS 双模双频接收机,嵌入基于 GPS/BDS 双系统的实时精密单点定位软件。 简单介绍了接收机的硬件设计中的电源和射频模块,针对实时改正数差分龄期过大和 IODE 与广播星历不匹配造成实时 PPP 定位中断的问题,给出了相应解决办法。最后通过对实时 GPS/BDS 组合 PPP 长时间测试表明:静态条件下,水平方向偏差 RMS 为 2.1cm,高程方向偏差 RMS 值为 3.6cm;动态条件下,水平方向偏差 RMS 值为 12.6cm,高程方向偏差 RMS 值为 14.7cm。  相似文献   

8.
受大会邀请,东方联星公司张峻林总经理对“多模兼容芯片技术”作了特别报告。报告充分向大家展示了该公司已经批量生产和应用的北斗多模卫星导航芯片,以该款芯片为核心的卫星导航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北斗二号、GPS、GLONASS卫星信号,具有北斗、GPS或GLONASS单星座定位、北斗/GPS双星座联合定位、北斗/GLONASS双星座联合定位、北斗/GPS/GLONASS三星座联合定位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当今社会中老人跌倒无人敢扶、得不到及时救助的问题,以及防止老人、儿童、智障者走失,设计了一种基于GPS/BD-2和GSM/GPRS的户外监护系统。该系统由MSP430F149单片机、GSM/GPRS无线通信模块、GPS/BD-2卫星定位模块和跌倒检测模块等部分组成。可实现跌倒检测、户外定位、短信求救和远程追踪等功能。该系统采用嵌入式设计,体积小、功耗低,适合用户长期佩戴;采用GPS/BD-2双模接收机模块,具有定位精度高的特点;采用GSM/GPRS网络进行无线通信,公共场所无通信盲区,数据传输稳定。  相似文献   

10.
脉冲图案设计是当前解决伪卫星远近效应的有效方式。针对当前伪卫星信号捕获不易的问题,在GPS/BD双系统伪卫星平台的基础上,对伪卫星脉冲信号的捕获性能从脉冲信号伪卫星间和伪卫星对接收机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伪卫星信号占空比和是影响卫星信号接收的主要原因,伪卫星间的干扰主要与跟踪环路被激励和部分自相关偏差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两种传统的无线定位系统及其优劣,并分析了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传统的定位系统有其不可逾越的极限,预测一种新的无线定位系统一量子定位系统将取代传统的无线定位系统。可以大胆设想如果部分的在传统定位系统中引入量子技术,就可能使系统的性能获得革命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在城市楼宇间可见GPS卫星常常不足4颗而导致无法定位的问题,通过使用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实现了这种恶劣环境下的成功定位.而当GPS卫星数大干4颗时,利用数字地面电视信号可以改善GDOP,提高定位精度.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计算机软件仿真实现了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模拟及单点和多点的移动定位,结果表明通过地面数字电视和GPS结合的定位系统可以提高定位精度,解决CPS卫星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丽霞 《电子科技》2014,27(7):23-25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以及简单数字报文通信的高精度卫星定位,其不仅可满足用户对中高精度的导航定位需求,且算法设计简单实用,可为GPS导航系统定位提供有效辅助。文中在对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合单点定位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二者组合的定位模型,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射频标签定位的语音增强技术。该技术结合LANDMARC定位方法与传声器阵列语音增强技术构建了一个智能的语音自适应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舞台表演、产品展示等多种场合下的声音增强。  相似文献   

15.
多机器人协同系统的编队队形影响系统的可观测性,应用中发现系统绝对定位能力也是影响协同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针对系统不可观测情况下无法实现协同定位问题,提出了通过增强系统绝对定位能力实现协同定位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不同绝对定位能力的多机器人协同定位系统的可观测性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确定了系统可观测性的最佳条件。以3个机器人组成的集群为例进行仿真验证了同一观测度情况下,系统的绝对定位能力越强,协同定位精度越高。  相似文献   

16.
田安红 《电视技术》2014,38(7):139-141,173,133
针对单GPS定位系统存在定位盲区而无法实现定位的难题,结合基于DTMB标准的数字电视定位系统的优势,给出GPS与DTMB融合定位新方法,研究多种信号源参与定位的导航精度变化,并仿真分析4种不同场景下精度因子变化大小,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DTMB信号的参与改善了卫星的几何布局,减少了精度因子值,同时当参与的DTMB信号越多时,精度变化曲线更加平滑,精度因子取值平均在3左右,可以满足实际导航定位中对精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环境下,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其他定位技术受许多不可抗拒的因素影响无法对用户进行精准定位。然而,从移动互联到物联网,位置是一个基础的不可或缺的信息,对于精细化的行业应用需求来说,越精准的定位信息越能带来更高的价值。所以,为向群众提供无所不在的位置服务,对UWB(Ultra Wide Band)技术与TOA(Time of Arrival)的定位算法进行了研究,并设计出了一款基于UWB技术的高精度室内定位系统。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的精准度能达到厘米级,且实时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柯小静 《电讯技术》2007,47(2):109-111
介绍了一种基于铷钟的双星系统用户终端机--连续导航无源双星定位系统.该系统用高稳定度铷钟作为时间基准信号,实现了无源导航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公安定位上线率偏低的现状,提出宽窄融合下的全域定位方案,使用该方案定位上线率可达100%,大幅提升了公安用户的调度管理效率.文章从需求分析、技术实现到场景分析分别阐述全域定位对公安用户的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丝网印刷机工作原理及玻璃印刷中的生产工艺,讲述伺服定位系统在全自动丝网印刷机中的应用,主要从定位部分的结构和伺服电机控制方式上,讲述如何使用伺服电机的位置控制和力矩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丝网印刷机的印刷精度和生产效率。相对于汽缸定位方式使用伺服定位以后可以使印刷机的印刷精度提高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