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进行了纵向强磁场下MnBi/Bi共晶定向凝固实验研究,并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强磁场对MnBi/Bi共晶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发现磁场有利于纤维状MnBi/Bi共晶定向凝固组织的形成,扩大了形成纤维状共晶组织的速度范围;在同一生长速度下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MnBi/Bi共晶纤维组织变得更加规则,MnBi纤维粗化,纤维间距增大;而且强磁场的施加,使MnBi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小平面生长特性增强。  相似文献   

2.
刘璟  李喜  邓康  任忠鸣 《上海金属》2012,34(5):7-10,15
进行了纵向强磁场下MnBi/Bi过共晶定向凝固实验研究.发现磁场使得MnBi相的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对于Bi-0.82wt% Mn过共晶MnBi/Bi定向凝固组织,在无磁场条件下,当生长速度V=5 μm/s,温度梯度GL =50℃/cm时,MnBi按照小平面生长,形成中空六方形和“V”字形结构;施加磁场条件下,随着磁场强度的提高,MnBi相呈小平面生长的趋势逐渐增强.并且发现磁场的存在使得MnBi相明显粗化,相间距增大.从晶体生长学和磁学的角度分析了强磁场对过共晶MnBi/Bi定向凝固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定向共晶Bi/MnBi磁性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共晶Bi/MnBi磁性材料凝固特性的研究结果。讨论了生长速度R、温度梯度G_L对纤维间距λ和剩余磁感应强度B_r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2cm/h时,λ~2R=常数;温度梯度G_L对λ无明显影响;Bi/MnBi的B_r值随R的增大而下降,随G_L的增大而提高,显示出凝固特性与磁学性能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Bi-Mn合金片状初生MnBi相在强磁场中的凝固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喜  任忠鸣  余建波  王晖  邓康 《金属学报》2005,41(7):685-690
进行了强磁场下Bi-Mn合金的全熔和半固态实验,研究了MnBi相在强磁场中的凝固行为.在10T强磁场下从全熔态和Curie点以上半固态开始凝固的实验中,MnBi相在360℃左右逐渐形成片状相,其短轴为易磁化轴;加磁场后易磁化轴转向磁场方向,并沿磁场方向定向排列和聚合,最终形成条状组织;片状相在强磁场的作用下有分裂趋势.结合晶体的磁各向异性和生长各向异性的特点,从磁化理论和晶体学出发,分析了Bi—Mn合金初生MnBi相在磁场中的凝固行为.  相似文献   

5.
Pb-Bi亚共晶和包晶合金的快速凝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秀君  王楠  魏炳波 《金属学报》2000,36(6):573-578
采用硅油净化法使大体积Pb-50%Bi亚共晶合金和Pb-29.2%Bi包晶合金分别获得了45K(0.11TL)和117K(0.23TL)的过冷度,并对这两种合金快速凝固过程中ε金属间化合物相的组织开矿及随过冷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对于Pb-50%Bi亚共晶合金,实验发现ε相以枝晶方式生长,随着这冷度的增大,ε相枝晶细化显著,最大过冷度处一次和二次枝晶间距细化达一个数量级,同时在过冷度达45K的试  相似文献   

6.
焦育宁  刘清民 《金属学报》1994,30(6):A286-A288
研究了Al-33%Cu共晶合金在电磁流体流动下的凝固行为.发现增加流速使Al-Al_2Cu共晶由规则层片状向非规则层片状、非规则棒状、直至规则棒状共晶形态转化,同时层片间距λ略有增加.流体流动造成的溶质重新分配是产生非规则层片共晶及其它形态共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郭景杰  贾均 《金属学报》1991,27(6):A450-A453
采用激光快速熔凝和深腐蚀技术,对快速凝固过程中铸铁的共晶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快速凝固条件下,共晶莱氏体除按普通条件下的蜂窝伏和层片状生长外,还存在一种新的共晶生长方式,即蘑菇状共晶生长,最终形成带有大量分枝的层片分枝结构。  相似文献   

8.
定向共晶组织的熔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定向凝固/重熔技术研究了Al-Cu,Al-Ni和Al-Si合金定向生长共晶组织的熔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共晶组织的熔化过程与共凝固生长过程之间不存在完全的互道性。无论是规则片状或棒状共晶组织,或是不规则片状共晶组织,其熔化过程都是共晶组织的两相首先在熔化界面上同时分解,形成各自的分散相,然后这些成分不同的分散相经过进一步溶解混合才形成成分均匀的单一液相。  相似文献   

9.
磁场对Bi-Mn合金两相区中MnBi相凝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将Bi-3%Mn和Bi-6%Mn合金加热至固液两相区内低于MnBi相Curie点的温度,保温30min后在一定条件下降温凝固,施加0-1.0T磁场,结果表明,磁场对MnBi相凝固组织和材料磁性能有明显的影响,Bi-Mn合金在固液两相区恒温时,MnBi晶体在大于0.1T的磁场作用下沿磁场方向排列和优先长大,定向排列因子г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大而提高,在磁场作用下的降温凝固过程中,沿磁场方向MnBi晶体长度增加,其平均长度随磁场的增大和合金在磁场中凝固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此外,磁取向试样具有明显的磁各向异性,平行定向排列方向的剩显著增强,而垂直方向的磁性很弱,从铁磁性MnBi晶体的磁各向异性和磁化晶体之间磁相互作用出发,建立了MnBi晶体的磁场中取向和优先长大的理论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3种不同凝固条件下,制备了Bi-Mn合金,研究了合金中MnBi相织构组织随磁感应强度和凝固时间的演化.结果表明,合金从265~355℃的固液两相区凝固时,随1.0T磁场中凝固时间的延长,取向棒状MnBi晶粒沿磁场方向聚合长大,长径比增大约50%;合金从355~446℃的固液两相区凝固时,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大(最大达10.0 T)和凝固时间的增加,取向片状MnBi晶粒沿磁场方向聚合长大,形成疏松不规则的粗大棒状晶粒;合金从完全熔化状态凝固时,以0.15℃/s的速度冷却可以获得MnBi相织构组织,以0.015℃/s或更小的速度冷却则不能;延长磁场中Bi-Mn合金的凝固时间不能有效提高材料的剩磁性能.  相似文献   

11.
Eutectic Bi/MnBi magnetic alloy was prepared by 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When thegrowth rate,R>2 cm/h,the MnBi fibre spacing,λ,distributed homogeneously inBi matrix,follows λ~2R=constant.The thermal gradient.G_L,does not influenceλ.The magnetic property,B_r of Bi/MnBi allo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 and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G_L.  相似文献   

12.
研究单独添加Bi和联合添加Bi与Sr在不同凝固条件下对Al-7Si-0.4Mg合金中共晶硅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Bi对共晶硅有细化作用,其细化能力随着Bi质量分数(在<0.5%范围内)的增加而增强。当Bi添加到Sr改性的合金中时,为了得到充分的共晶硅改性,较高的Sr/Bi质量比(至少0.45)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刘含莲  黄传真  滕新营  魏亚杰 《铸造》2001,50(12):731-733
对过共晶Bi-Mn合金(5%Mn)有用离心定向凝固的工艺进行研究表明,适当的工艺参数下可形成内外分层组织,而中心为在Bi中均匀分布着粗纤维状的MnBi化合物;测量表明,这样的组织使其其磁学性能大大提高,其原因在于MnBi本身的晶型各向异性及形状各向异性的共同叠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共晶、过共晶A1-Si合金中加入元素Bi的试验.研究了Bi元素对高硅合金的影响。Bi在A1-Si合金中形成A1-Si-Bi多元合金,具有偏晶转变的结晶特点,由于Bi的物理性能及在A1-Si合金中的不溶性、自润滑性,并以高弥散游离态分布于基体中使A1-Si合金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磨性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适当的坩埚旋转速度和生长速度下,采用新型凝固工艺——离心定向凝固,可获得具有较理想的分层且定向生长的过共晶Bi-Mn合金自生复合材料;其显微结构特征是粗纤维状的MnBi化合物均布在断面内层的纯Bi基体中,外层则主要是Bi基体。着重对离心定向凝固工艺下的分层生长机制加以详细分析,同时对影响分层的多种因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work studies the effect of small additions of a mixture of Ti, rare earths (RE), and Bi on the eutectic solidification of a low-Cr white cast iron (WCI) commercially designed as Ni-Hard Class I Type B according to the ASTM A532. For this purpose, systematic additions of a mixture of ferrotitanium-rare earths-bismuth (Fe-Ti-RE-Bi) up to 2% were made to a low-Cr WCI. By means of these additions, a modified carbide structure was obtained. Eutectic carbides changed from a highly interconnected ledeburite structure to more isolated, finer blocky structure. This microstructural change caused variations i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the WCI. The decrease in size and reduced connectivity of the eutectic carbides increased fracture toughness as well as wear resistance under dry sliding conditions. The effect of the admixture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s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segregation and refining effects of the elements that comprise the mixture.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工业灰铸铁中枝晶状奥氏体和共晶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分解特征。在实验条件下,枝晶奥氏体总是倾向于转变为珠光体型产物,而共晶奥氏体则可能分解为铁素体型、珠光体型、贝氏体型、马氏体型产物。  相似文献   

18.
董晓晴  张柯  刘峰 《铸造技术》2012,33(2):139-143
采用玻璃熔覆法使Fe-Ni-P-B共晶合金在不同过冷度条件下凝固,研究了其组织随过冷度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过冷度的增加,凝固组织形态逐渐从棒状规则共晶向不规则的粒状共晶组织转化.当T<35 K时,棒状规则共晶组织随过冷度增加而逐渐细化;当35 K< T<150 K时,凝固组织由团状非规则共晶与棒状规则共晶构成,且随着过冷度增加非规则共晶逐渐增多,规则共晶组织减少,共晶间距增大;当T>150K时,获得完全非规则共晶组织.应用Jackson-Hunt共晶生长模型和枝晶熔断理论,对Fe-Ni-P-B共晶合金凝固组织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