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塔式起重机的机构运动容易引起起重机整机的振动,振动产生的交变载荷是起重机产生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机构运动对塔式起重机起重臂振动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小起升高度或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分析了变幅运动和起升运动对整机结构振动的影响规律.将塔式起重机简化为在起重臂铅垂面内振动的悬臂梁,并且将变幅小车和货物等效为移动质量,将格构式起重臂等效为实腹式起重臂,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建立移动质量-悬臂梁系统振动微分方程,通过仿真研究变幅运动和起重量对起重臂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起重臂振动的幅值和频率随着变幅速度的增大而减小,振动的幅值和周期随着起重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塔式起重机的回转惯性力将引起起重臂水平面内的振动,这一振动是起重机产生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根据塔式起重机在回转运动过程中的运动特性,将其简化为悬臂梁,再建立移动质量—悬臂梁系统运动微分方程,仿真分析了回转运动对起重臂振动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回转加速度的增加将使起重臂的振动幅值增加;回转机构在加、减速运动过程中,起重臂的振动幅值和周期以及振动的平衡位置随着钢丝绳长度和起重量的增加而增加;回转机构在匀速运动过程中,起重臂振动幅值和周期以及振动的平衡位置随着钢丝绳长度和起重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塔式起重机变幅机构的加、减速运动引起货物摆动和整机结构的振动,从而影响吊装效率和整机结构的稳定性,为此,研究塔式起重机在变幅运动过程中货物的摆动规律。针对小起升高度或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在不考虑塔身变形的情况下,将塔式起重机-小车-货物系统简化为悬臂梁-移动质量-球摆系统,基于Lagrange方程推导悬臂梁-移动质量-球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揭示了小车运动、货物摆动与起重臂振动的相互作用规律,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分析在变幅运动过程中加、减速参数和起升钢丝绳长度对货物摆动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小车运动加速度使货物摆动的平衡位置发生倾斜,倾斜的角度随着加速度幅值的增加而增大,加、减速运动时间影响着下一个运动阶段货物的摆动初始角度,货物摆动的频率随着钢丝绳长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塔式起重机机构的频繁启、制动产生的惯性力引起结构振动和货物摆动,是引起塔式起重机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为研究结构振动和货物摆动的影响规律,基于ADAMS软件建立刚柔耦合的塔式起重机虚拟样机,对起升运动进行仿真,得到了结构振动和货物摆动曲线,并与试验数据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起升运动中,随着起升速度的增加,起升过程产生的动载系数随之增加,结构振动幅值增大,货物最大提升力和摆动幅度增大,达到平稳状态需要的时间也更长。  相似文献   

5.
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近成功研发的SCM—QTD400动臂式塔式起重机,填补了国内大中型动臂式塔式起重机空白。该机最大起重臂长60m,最大起重量为20t,端部起重量5t,为国内最大型的动臂式塔式起  相似文献   

6.
对汽车起重机的起重臂模型进行参数计算,通过对回转过程中突然卸载时力学模型进行分析,绘制起重臂在突然卸载情况时的理论振动曲线;利用ADAMS建立了汽车起重机的虚拟样机模型,仿真获得在回转过程中突然卸载时起重臂的振动曲线,通过与理论振动曲线相比较分析,得到汽车起重机起重臂因卸载冲击的变形,验证虚拟样机技术分析汽车起重机起重臂振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在起重机工作时能自动动作的安全保护装置的型式取决于起重机的工作特性。桥式起重机、龙门起重机以及装卸桥的承载能力主要是由起升机构的起重量来表示的,而多数臂架式起重机如门座起重机、塔式起重机、轮胎起重  相似文献   

8.
塔式起重机起重臂结构和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塔式起重臂的建模、约束处理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QTZ630塔式起重机起重臂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得到了起重臂典型工况下的特征值。其成果对于塔式起重机在设计中就可心模拟实际情况进行稳定性分析,对塔机的设计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塔式提升机在起、制动过程中起重臂在经历大范围回转运动时产生大变形的现象。以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将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与机构动力学仿真软件Admas相结合,建立塔式提升机的仿真模型并且考虑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弹性变形对整机振动的影响,通过对起重臂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获得塔式提升机起、制动过程中起重臂的振动的规律。最后,采用在塔式提升机回转机构施加不同的回转起、制动规律曲线对其振动特性进行研究,为塔式提升机的结构设计和制动策略的选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平头塔式起重机运行机构的频繁起、制动容易引起整机结构振动,为了探索有效消除这一振动的控制理论和方法,采用Ansys软件建立平头塔式起重机有限元模型,提取整机结构前10阶振动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和回转机构运动产生的惯性力、离心力和科氏力与整机振动模态的激励关系,最后在有限元模型上模拟起升机构在抓取货物过程中起重臂的振动响应。仿真结果表明:机构运动的惯性力会激励平头塔式起重机在运动平面内的振动模态,回转运动产生的离心力会激励在起重臂铅垂面内的振动模态,科氏力会激励在回转运动切平面内的振动模态,整机结构的振动响应是在不同工况下多个模态的振动响应的叠加。  相似文献   

11.
继2008年推出东岳GT系列汽车起重机之后,马尼托瓦克起重机集团于日前推出新型25吨汽车起重机GT25-5。 该起重机的最大额定起重量为25吨,配备5节可伸缩主臂,主臂最大起升高度为40.2米,主副臂组合最大起升高度为49米。与其它品牌同吨级起重机产品相比,GT25-5拥有强大的起重性能,这不仅取决于其配备了高强度起重臂,大功率发动机以及强劲的液压起升机构,还因为其配备了大跨距的双水平支腿,提高了整机稳定性,增强了起重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为研究对象,运用Hertz接触理论,在最大起重载荷工况下分析变幅机构与起重臂接触过程中的局部接触应力。利用ANSYS软件对Hertz接触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应力校核。根据Hertz理论计算结果与ANSYS有限元分析结果对实际工况下的起重臂与变幅机构进行分析,得出塔式起重机起重臂在最大起重载荷工况下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动臂塔式起重机塔身和起重臂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了优化设计变量,建立了以提高动臂塔式起重机固有频率为优化目标的结构动态优化数学模型,优化结果表明,增大塔身截面边长和减小塔身横腹杆与起重臂参数不仅有效的提高了动臂塔机动刚性,并可降低结构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SYS对某塔式起重机起重臂进行有限元建模,通过瞬态动力学的求解,对塔机在工况水平变幅及载荷起升瞬间对起重臂结构的动态冲击作了探讨和分析,模拟塔机在变幅及起升过程中的情况,获得了载荷冲击对起重臂结构应力情况,进而分析塔机起重臂结构在动态冲击中的影响,为塔机设计及操作施工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日本神钢7250型全液压履带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为250t,其臂架可组装成各种不同长度的起重臂(含塔式臂)。该机在一次将主臂架改装为塔式臂的过程中,由  相似文献   

16.
(续7.自行式起重机) (1)起重臂伸缩技术自行式起重机大多是在运行时将起重臂缩短,工作时伸长,从而得到较大的工作半径。起重臂的伸缩或折叠技术包括多级套管伸缩式、臂架伸张折叠式以及塔式起重机的臀架组装式等等,但是以套管伸缩式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7.
格鲁夫公司的两款新型轮胎起重机RT860和RT870日前面世。RT860起重机的起重量为60t,超过其替代产品RT855B型6t多;RT870起重的起重臂均为最长,分别为35.1mT 38.1m。另外,RT860起重机也可配备27.1的起重臂。RT860和RT870起重机均配有一副臂,其长度为10.7-18.3m,不作业时将其装在基本臂的一侧。使用时将其展开,与主臂的的安装角度为2°或30°。加上副臂,RT860型起重机起重臂全伸时的最大56.1m,而RT870起重机则达到58.8m。几节主起重臂的伸臂…  相似文献   

18.
汽车起重机的起重臂在使用中常出现弯曲变形,致使各节起重臂伸缩不畅,或是因不能伸缩而影响使用。产生这种变形的原因一是在起重货物作用下,由于起重臂内应力的释放,使其局部塑性变形而引起的;二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超负荷起吊或操作不当在动载荷的作用下而引起的。目前,对起重臂弯曲变形的矫正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机械矫正法强行矫正,如用压力机压直;二是采用“火工法”进行矫正,即“水火矫正法”。本文介绍的是“机械火工综合矫正法”。1 起重臂参数及变形情况  以QY16型汽车起重机为例,其主要参数为:起重量16t…  相似文献   

19.
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工作状态下和非工作状态下风载荷对动臂塔式起重机静力学的影响,确立了不同风向时动臂塔机最大应力位置。将两种风载荷分别施加于动臂塔机,得出了起重臂最大应力、塔身最大应力和关键节点位移随起重臂仰角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起重臂在水平面内的投影与塔身截面对角线重合时,动臂塔机应力最大;平行于起重臂方向的风载荷对动臂塔机的影响大于垂直于起重臂方向的风载荷;塔机不工作时,应将起重臂处于顺风方向,以降低塔身最大应力。  相似文献   

20.
<正>1.传统塔式副臂拆装运输技术履带起重机具有起重量大、起升高度大、接地比压小、转弯半径小、可带载行驶的优点,使其在石化、核电、公路建设等行业吊装作业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履带起重机起升高度及工作幅度,通常给其设计安装塔式副臂,如图1所示。履带起重机塔式副臂主要由主起重臂1、塔式副臂2、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