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中直径较大的钢筋是指受力钢筋的直径d>25mm的和箍筋直径d>10mm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第6.1.3条规定:室内正常环境梁、柱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梁、柱箍筋混凝土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当使用直径d>25mm的钢筋作受力筋时,例如d=28mm,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为28mm,已超过25mm;当使用直径d>10mm的钢筋作箍筋时,例如d=12mm,要满足箍筋混凝土保护层不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中包括钢筋保护层厚度,纵向受力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 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 8mm,-5mm。  相似文献   

3.
《重庆建筑》2012,(5):41-41
正《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定,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其中包括钢筋保护层厚度,纵向受力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相似文献   

4.
<正>混凝土结构及构件通常由混凝土和置于混凝土内的钢筋组成。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主要承受拉力并赋予结构以延性,补偿混凝土抗拉能力低下、容易开裂和脆断的缺陷。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并保护内部的钢筋不至发生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一般是指包裹在结构构件受力筋外面具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层,保护层的厚度是指从受力主筋的外边缘到构件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也就是受力主筋外皮到构件表面的尺寸。  相似文献   

5.
我参加了本地区的多次工程检查,发现少数施工人员对柱和梁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认识模糊,常有以下两种情形。1.柱和粱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淆,导致箍筋内净尺寸偏小,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大。2.片面理解保护层的概念,笼统认为柱和梁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忽视对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以致引起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相似文献   

6.
钢筋保护层厚度是指从受力纵筋的外边缘到构件混凝土外边缘之间的距离。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对保护层严格控制,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能够有效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钢筋和混凝土两者的弹性模量较接近,还有较好的黏结力,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筋保护层厚度过小,一方面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的混凝土将逐渐碳化,从而导致钢筋锈蚀,断面减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黏结力,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的破坏。重点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结合质量体系中的作业指导书抓施工前技术交底;二是抓我们质量体系中提到的施工过程要素控制。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黏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8.
郭煜 《建筑技术》2006,37(4):298-300
某8层商住楼主要结构构件出现混凝土开裂现象,个别构件钢筋锈蚀情况较严重。通过进行钢筋锈蚀情况普查、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混凝土施工质量及缺陷检查、混凝土碳化深度和Cl^-含量检测,发现主要原因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小及混凝土中存在蜂窝孔洞。按锈蚀情况的不同分别对构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正确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施工中,许多施工人员对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存在错误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防止出现露筋现象,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越厚越好;(2)梁柱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是针对箍筋而言的;(3)认为保护层不重要,常用石子或其他东西代替砂浆垫块。这种错误的理解产生的后果是:如果保护层过厚将会降低构件抗弯设计断面的高度,对构件的受力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混凝土产生裂缝,梁柱混凝土容易缺棱掉角,难以保证混凝土的表观质量;如果保护层过薄,则梁板底会出现露筋现象。为克服这种现象的产生,正确认识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相似文献   

10.
崔秉安 《建筑技术》2006,37(5):353-356
钢筋交叉的混凝土保护层问题常影响到工程质量。为妥善解决,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保护层厚度不能等同于保护层最小厚度;单(双)向板肋梁楼盖上部梁筋、双向板上下受力筋等均有两种保护层厚度;多梁交会处上下梁筋保护层应加大等。  相似文献   

11.
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梁的保护层,制作受拉侧UHTCC保护层厚度为15mm(不包含受拉钢筋)、50mm(包含受拉钢筋)的钢筋混凝土/UHTCC复合梁及全梁均为UHTCC和混凝土的4种简支梁,在人工加速锈蚀条件下使主筋锈蚀,考察采用UHTCC做钢筋混凝土梁保护层对于抑制钢筋锈蚀引起保护层锈胀开裂的功效,并对锈蚀后梁的弯曲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UHTCC部分取代保护层混凝土(包含受拉钢筋)能有效抑制或延缓钢筋锈蚀引起的保护层开裂,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或构件的服役寿命。锈蚀后梁的弯曲试验表明,利用UHTCC部分(50mm)或全部取代混凝土梁钢筋锈蚀后梁破坏形式不发生变化,承载力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钢筋保护层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指从受力主筋的外边缘到构件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也就是受力主筋外皮到构件表面的尺寸。近年来,有部分工程因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严重超出规范要求。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13.
正钢筋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指受力钢筋的外边缘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在梁、柱、板中,保护层越大则有效截面越小,所能承受的荷载越小,故保护层厚度不宜过大;而保护层越小则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构件的耐久性和耐火性。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9.2.5条中对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严格的要求,并对允许偏差值设了明确规定;保护层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保护层是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它的厚度为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等),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亦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相似文献   

15.
1 框架梁和柱有一侧面齐平过去结构上有个要求 ,即梁宽比柱宽至少小5 0mm ,以保证梁钢筋必须穿入柱钢筋的内侧 ,现在建筑设计在很多情况下要求梁与柱的外侧齐平 ,此时梁外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将等于柱筋保护层厚度加柱纵筋的直径 ,一般可达 5 0mm左右。建议可采取如下措施 :(1 )梁与柱外侧模板齐平 ,以满足建筑要求 ;(2 )梁箍筋尺寸按梁设计截面尺寸减去 5 0mm下料 ,确保梁受力筋位置 ;(3)将梁与柱齐平一侧的梁筋端部用1∶1 0的坡度水平弯入柱内锚固。运用这个办法来处理高层房屋转换层结构施工 ,效果更为可观。2 柱顶留填充墙…  相似文献   

16.
型钢混凝土(SRC)结构由于其良好的受力性能以及在地震中表现出来的优良延性,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工程实践中。为了进一步了解其受力性能,针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受拉钢筋配筋率、受拉钢筋保护层厚度、型钢保护层厚度对SRC梁刚度的影响,对6根SRC梁进行了受力全过程载荷试验;结论表明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与纵筋配筋率可以增强SRC梁的抗弯性能,而增大保护层厚度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在热电厂工程中,经常会看到双曲线形冷却塔,支撑上面整个风筒的是人字柱。这些一对对的人字柱都是斜柱,截面常见的有正四边形、圆形和正八边形等。保证这些斜柱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非常关键,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烂根、孔洞、露筋、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从而避免了以上问题,达到了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效果。1.在人字柱钢筋绑扎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主筋不发生偏移,为此采取外拉内撑的方法将其固定在3排脚手架上,内两排外一排。其次,要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保护层垫块按间距1000mm绑扎在柱主筋…  相似文献   

18.
余波 《建筑工人》2008,(8):10-10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钢筋的外边缘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在梁、柱、板中,保护层越大则截面有效高度越小,所能承受荷载越小,故保护层厚度不宜过大;而保护层过小则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构件的耐久性和耐火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对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有严格的要求,对允许偏差值设了上限,且合格率必须达到90%以上。保护层还具有给钢筋骨架限位、固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即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保护层设计厚度比原来增加了,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本人就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及其在施工中的控制作用浅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钢筋位置检测仪器,对构件内钢筋偏离正确位置情况下以及仪器探头置于不同检测位置时的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了初步模拟检测试验.指出同排钢筋上下错位、直径相同且间距在30mm以内时,测得钢筋保护层厚度较真实值大幅度减小;另外,仪器探头置于钢筋间不同位置时对检测结果有不同影响,其中,对于梁构件,主筋箍筋交叉处位于探头长向正中位置时对检测结果无影响,而对于板构件,无论交叉处位于任何位置,所测主筋保护层厚度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