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段冰洁  高虹 《辽宁化工》2007,36(10):710-713
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NiO2、LiMn2O4及其掺杂材料具有堆积密度大、体积比容量高、电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优异等突出优点,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以上球形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归纳研究,希望能够为从事电池材料的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而应用范围广泛,因此追求性能更优异的锂离子电池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研发具有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当务之急。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综合了单一组分的优点,比一元正极材料性能更加优异,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种类、制备方法及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锂离子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讨论了最新的材料研究进展,分析了锂离子在活性材料中的扩散性能、电极材料粒度分布及粒径大小、比表面积等因素对锂离子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的影响。研究了SEI膜及电解液电导率等对锂离子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的控制作用。并针对大电流放电锂离子电池提出了电极及电池设计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制备、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LiMn2O4具有尖晶石型结构,为锂离子的脱嵌与嵌入提供了三维隧道空间,它具有3 V和4 V两个电压平台,成为锂离子电池最有吸引力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电导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骏  李琪  乔庆东 《化工科技》2011,19(2):55-58
橄榄石型结构的LIFePO<,4>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理论比容量高(约170 mAh/g)、热稳定性好、无吸湿性、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可望成为新一代首选替代LiCoO<,2>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分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橄榄石型LiFePO<,4>的...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改性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橄榄石型结构的磷酸亚铁锂(L iFePO4)作为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理论比容量高(约170 mA.h/g)、热稳定性好、无吸湿性、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望成为新一代首选的可替代钴酸锂(L iCoO2)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分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橄榄石型磷酸亚铁锂的结构特点和锂离子在充放电时的脱嵌模型,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改善磷酸亚铁锂的电化学性能所进行的改性研究,重点介绍了优化合成工艺、提高离子扩散效率、添加导电材料等方法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的影响,并对其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恒  张丽鹏  于先进 《硅酸盐通报》2012,31(6):1486-1490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工作温度范围宽、安全性能好等众多优点,因而成为近年来倍受关注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源之一.随着正极材料种类的更新,制备过程中多种改性方法的采用,如掺杂与包覆导电剂来提高正极导电率,减小粒径尺寸加快锂离子传导速率等方法,使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得到提高.本文综述了几种常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对LiCoO2、LiNiO2、LiMn2O4、LiFePO4几种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性能、合成方法、以及掺杂与包裹改性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因其能量密度大、比容量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成为广泛应用的储电设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发展,要求作为动力电池的锂离子电池性能进一步提升,而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研究性能更好、比容量更高的正极材料是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目前,研究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及锂铁化合物等。本文对主要的锂离子正极材料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可为锂离子电池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郝涛  张英杰  董鹏  梁风  段建国  孟奇  许斌 《硅酸盐通报》2018,37(8):2450-2456
锂离子电池以具有比容量高、自放电小、寿命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储能、军事等领域,其中,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需求量与产量逐年增加,这势必带来废旧三元动力锂电池的爆发式产生.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含有丰富有价金属资源,同时会污染环境,为此,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具有资源、经济和社会等多重效益.本文概述了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研究现状,主要包括预处理、浸出、深处理等过程,并对比介绍了各过程中主要方法及其优缺点,现阶段的研究重点在于有价金属离子的分离和正极材料的再合成,最后,展望了废旧三元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应朝着工艺简单、低成本、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五氧化二钒作为传统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已被广泛研究。近年来对五氧化二钒电极材料性能的改进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之一。综述了五氧化二钒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最新进展,从结构与充放电机理、合成方法及复合改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总结了五氧化二钒电极材料的各种制备、掺杂和复合方式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王雪枫  程晓晶  王毅 《工业水处理》2012,32(4):12-16,32
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由于具有优良的絮凝性能,成为絮凝剂研究的热点。对聚硅酸金属盐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中金属离子和硅形态、结构与性能等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评述,指出合成方式、合成条件、测试方法等因素对其结构都有影响。认为今后对絮凝剂溶液中形态和结构的研究应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表征,并提出应加强混凝机理和稳定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N,N-二甲基甲酰胺的合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坤  许孝良 《浙江化工》2011,42(10):16-20,25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及溶剂,被人们广泛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电子等行业。本文综述了DMF的合成方法,特别是2000年后合成DMF的新技术、新方法,并对各种合成DMF的催化剂以及合成路线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为以后进一步研究DMF合成的方法及催化剂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TiC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高耐磨性等优良性能,在多个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合成TiC粉体的方法较多,本文综述了碳/金属热还原法、熔盐辅助合成法、机械合金化法等几种主要合成方法,并分析了各种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可为低成本、大规模合成高纯度、形貌可控的TiC粉体提供参考,还对TiC粉体未来合成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细胞分裂素CPPU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金山  边庆华  张永忠  王敏 《农药》2006,45(3):151-154
N-(2-chloro-4-pyridyl)-N'-phenylurea(CPPU)是细胞分裂素类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生理活性高于一般嘌呤型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细胞扩大、延缓植物衰老等作用。综述了细胞分裂素CPPU十几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CPPU的生理活性、生产应用以及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气相法制备氟化石墨由于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而成为合成氟化石墨最常用的方法。氟化石墨的合成过程涉及高温与活性单质氟气两方面的因素,安全控制十分重要。从原料、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设备和纯化方法等方面对合成氟化石墨的工艺技术进行对比,旨在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潜在的危险,寻求提高氟化石墨产品质量的新方法,提升氟化石墨整体制备工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Bi2S3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热电、电子和光电子器件以及红外光谱学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Bi2S3结构特点及应用性能等方面出发,主要介绍了Bi2S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如离子液法、热溶剂法、水热处理法等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Bi2S3纳米材料今后研究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国内外以超临界CO2为介质的含氟聚合物的聚合反应研究,其中涉及氟烷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均聚和共聚,可熔融加工的四氟乙烯聚合物,离子交换树脂等。研究表明超临界CO2具有一般有机溶剂不具备的优点,在含氟聚合物的合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羟胺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如甲氧胺盐酸盐产品,其研究和生产工艺国内未见报道,文中详细介绍了合成工艺路线、工艺条件、相转移催化剂对收率的影响、分离方法等等,此合成方法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硫胺素催化合成糠偶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首次报道利用硫胺素催化合成糠偶姻的方法和反应条件,收率在86%以上。使用硫胺素产品的收率高、无腐蚀、无毒、价廉且易得。  相似文献   

20.
以芳基硫醚、二芳基硫醚、烯基硫醚、炔基硫醚、炔丙基硫醚为例,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各种硫醚的合成研究进展,报道了化学家们在合成硫醚这一领域里的合成方法。这些合成方法应用了许多过渡金属催化,包括Pd,Cu,Ni,Co,Fe和Rh等等,也包括应用了无机盐,并对硫醚合成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