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分别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考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2.92%),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20.83%)。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良好,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发生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临床治疗中,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铝碳酸镁与胃炎康胶囊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为参照组提供铝碳酸镁治疗,使用铝碳酸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与胃炎康胶囊共同治疗,研究这些患者采取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结果:经临床观察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8.3%(59/60),参照组的有效率为88.3%(53/60),差异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在铝碳酸镁的基础上使用胃康炎胶囊同时治疗,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时间段2018年3月-2019年1月,以此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病人86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和治疗组(泮托拉唑)。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相对比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烧心、反酸嗳气症状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少,数据经过差异对比检验,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病人采用泮托拉唑治疗相对比奥美拉唑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小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其中,对照组(77.8%),观察组(93.3%),且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和出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泮托拉唑治疗,减少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此病带来了确切的医疗数据,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在胃溃疡患者中奥美拉唑以及泮托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抽选2017年4月~2019年2月期间在文登区葛家中心卫生院医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做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泮托拉唑治疗,总结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复发以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研究组的嗳气缓解时间、便血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胃溃疡患者治疗中,同奥美拉唑相比来说,泮托拉唑的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高、复发风险低,并可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76例,随机分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生命体征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止血效果、溃疡愈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学指标(TNF-a、EGF、VEGF)较同期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患儿收缩压、血红蛋白、休克指数、红细胞比容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充分发挥止血作用,促进病灶愈合,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2015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3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法分为泮托拉唑组、奥美拉唑组以及兰索拉唑组,分别予以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对比三组症状缓解情况和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经对比临床总有效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奥美拉唑组嗳气反酸缓解率高于其他两组,泮托拉唑组腹胀缓解率高于其他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奥美拉唑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胃溃疡治疗过程选用半托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均能起到满意效果,其中奥美拉唑不仅用药效果理想,能帮助患者显著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疏肝和胃降逆汤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8年1月-2018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40),对对照组患者行奥美拉唑与吗丁啉治疗,试验组患者行疏肝和胃降逆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5.00%(26/4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疏肝和胃降逆汤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痛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闫旭 《美容院》2024,(3):152-153
<正>现代社会,我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成为我们日常饮食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不均衡的饮食结构使胆汁生产过剩,增加了胆汁反流的可能性。同时,随着工作压力增大,人们经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这也会对胃肠系统造成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作压力和情绪压力会导致胃酸分泌异常,增加胆汁反流的发生率。中医在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中有独到的方法和理论。本文介绍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原理和方法,希望能为广大患者提供有益的科普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胆汁酸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以78例在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诊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瘙痒情况积分(2.43±1.15)与对照组瘙痒情况积分(2.51±1.05)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瘙痒情况积分(0.66±0.53)与对照组瘙痒情况积分(1.22±0.95)对比明显较低;观察组早产率(10.26%)、产后出血率(7.69%)与对照组早产率(23.08%)、产后出血率(23.08%)对比明显下降;观察组剖宫产率(46.15%)、胎儿宫内窘迫率(12.82%)与对照组剖宫产率(76.92%)、胎儿宫内窘迫率(35.90%)对比明显较低;治疗后TBA、DBIL等指标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加明显。讨论:熊去氧胆酸胶囊对ICP患者的TBA和肝功能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可对患者肝功能和瘙痒症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多发于中老年人,特别是施行了胆囊切除术或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或有饱胀感,伴有隐痛或剧痛、腹胀、嗳气反酸、打饱嗝、烧心、恶心呕吐、食欲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替普瑞酮治疗,对比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替普瑞酮结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大孔树脂对鹅去氧胆酸的纯化工艺及鹅去氧胆酸的降血脂功能。通过单因素法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鸡胆汁中的鹅去氧胆酸。将优化得到的鹅去氧胆酸灌胃给高血脂大鼠,给药28 d后测定对高血脂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D101大孔树脂对鹅去氧胆酸有较好的吸附和洗脱效果,其最佳纯化条件是上样浓度为10mg/m L,上样体积流量2 BV/h,7 BV55%乙醇洗脱,5 BV75%乙醇洗脱。经D101大孔树脂洗脱得到的鹅去氧胆酸纯度为98%。且得到的鹅去氧胆酸灌胃给大鼠后,给药的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了高血脂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p0.05)。结果显示:该纯化工艺操作简单,环保无污染,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鹅去氧胆酸,且药理实验证明得到的鹅去氧胆酸具有一定降血脂功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的疗效。方法:该课题选择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是本院2016年11月—2018年10月收治,由掷骰子点数大小分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对比无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的疗效较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还可缓解患者神经病变症状,且用药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疗效。方法:自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取92名做本文研究,时间选自2015年8月-2018年5月,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一组进行垂体后叶素与补充血容量、抑制胃酸、输血等治疗(参照组,n=46),一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奥曲肽治疗(实验组,n=46),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奥曲肽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针刺推拿结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针刺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推拿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西骨关节炎指数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各项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患者应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的效果。方法:调取75例患者临床资料,均确诊为肺腺癌晚期,时间选取2014年11月~2018年11月。根据回顾性分析方法,两组均使用顺铂联合不同药物治疗。其中35例应用吉西他滨,40例应用培美曲塞。分析两组治疗结果,比较疗效。结果:疾病控制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62.50%vs51.43%] p 0.05;骨髓抑制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0.00%vs42.86%],P 0.05。结论:对于晚期肺腺癌可选择培美曲塞和顺铂治疗,相较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来说其毒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分析观察的对象,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划分为观察组(n=52例)与对照组(n=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切除术治疗,而研究组患者给予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68.75%,对比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5%和16.67%,对比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具体时段内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78例展开研究,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阿奇霉素单药治疗)和观察组(联合痰热清注射液),对比疗效、治疗前后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97.4%,对照组82.0%,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各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实施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并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作为论述中心,探讨格列美脲治疗对其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纳选86例至我院接受干预治疗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纳选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12月,根据其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成对照组(n=43,常规综合干预)及干预组(n=43,常规综合联合格列美脲干预),观察评价两组干预手段对患者血糖水平(空腹血糖:GLU,餐后血糖:PPG)及血清总胆固醇(血脂,TC)的影响。结果:血糖水平改善情况相较,干预前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血清总胆固醇均显著降低,且干预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格列美脲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为理想的干预药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