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对普通涤纶丝与阳离子可染改性涤纶丝交织物染色容易产生色点疵病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克服办法,现已有效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近日,位于袍江的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批量生产一种新型超高强涤纶丝,首批4.5万吨超高丝已用于生产防撞隔离栏。这种新型超高强涤纶丝,是"古纤道"采用液相增粘技术连续生产高粘熔体,并试制成功的新纤维。这种涤纶丝集钢材和涤纶丝的优点于一身,制成成品后强度接近钢材,并且具有普通纤维重量轻、韧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谢光银 《上海纺织科技》2002,30(6):54-54,57
利用高收缩涤纶丝热湿处理产生收缩的特性,开发了双面水纹绉和表里换层高花织物,对织物的生产工艺作了介绍,分析了织物的风格特点及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紫外线吸收剂WP和分散染料同浴处理涤纶丝,研究了紫外线吸收剂WP与处理温度的关系及对涤纶丝染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线吸收剂WP可与分散染料同浴处理,所染织物的色深略浅,对分散染料染色色光几乎无影响,色差很小,且抗紫外线整理效果的耐久性很好.以生产大样证实,涤纶丝经紫外线吸收剂WP和分散染料同浴处理可达到较好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无弹性材料(如氨纶等)加入的涤纶丝弹性织物染整中,对其设备与工艺上的要求作了分析。阐述了该类织物在染色、烘干与定型等各环节中需注意的要点,及其与保证产品特定风格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涤纶丝筒子染色中的一些常见病疵及其产生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应从前准备的络筒环节抓起,以及在染色挡车操作、染料选用、设备保全、多道半检和管理等方面道道把关,来有效防止染色病疵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对涤纶丝筒子染色中的一些常见病疵及其产生原因作了分析,提出了应从前准备的络筒环节抓起,以及在染色挡车操作、染料选用、设备保全、多道半检和管理等方面道道把关,来有效防止染色病疵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对涤纶丝及合成单体的降解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微生物对涤纶丝和对苯二甲酸乙二酯(DTP)进行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对DTP降解率较高,可达90%以上;微生物对涤纶丝的降解相对很少,但从电镜图片中可看到微生物对涤纶的刻蚀痕迹。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涤纶丝筒子染色中的一些常见疵品对其产生进行分析,提出了从抓前道工序的络筒质量和染色过程道道把关、有效防止染以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阻燃涤纶丝汽车用织物的织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阻燃涤纶丝纱线的特点,探讨了2m以上特宽幅汽车用织物由C/401S型挠性剑杆织机织制的工艺,具体介绍了织造过程各工艺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甘油高温加热、快速升温方式对涤纶织带浸轧密封染色,试验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及蒸汽压强等条件对涤纶织带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涤纶织带的表观着色量K/S值,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和染杯内蒸汽压强的增加有明显提高,且色牢度、匀染性与传统轧染工艺染色效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再生涤纶染色存在色点、色花、色牢度差等问题,文中通过坯布高温预定形、前处理除油,对染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非助剂清洗工艺,最后进行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再生涤纶染色优化工艺为:HAc和NaAC缓冲溶液调节染浴pH值4.0~4.5,匀染剂P 2.0 g/L,膨胀剂OD 1.0 g/L,采用分段式升温方式控制浅、中、深色升温速率0.5~1.0℃/min,125℃保温15~25 min,并采用板式热交换器非助剂降温清洗;大生产染色效果比较理想,匀染性较好、各项色牢度指标均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物理新技术的方法解决了涤纶染色工艺中的问题。主要从生态角度介绍了一些物理染色技术——超声波、低温等离子体、超临界CO2流体、微波技术、微胶囊、紫外线辐射、电子预辐照等在涤纶染色中的作用机理与应用。物理技术可改善涤纶纤维或染色体系的染色性能,提高涤纶的加工质量;减少染整污水的排放,实现无水或非水染色,节约能源,有利于环保。  相似文献   

14.
染色助剂对涤纶微细纤维染色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探索染色助剂在涤纶微细纤维染色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染色助剂对涤纶微细纤维染色动力学的影响。发现:阴离子表面添性剂存在时,微细涤纶纤维对分散染料的吸收速度加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平平加O和NP-15较明显地促进上染速率,而TWEEN-80和聚醚上染速率的影响不大;载体的存在使得分散染料在微细涤纶纤维上的上染速率明显加快,半染时间缩短;匀染剂SL的存在使得分散染料上染微细涤纶纤维时具有缓染作用。  相似文献   

15.
樊如梅 《染整技术》2005,27(11):37-39
介绍了涤纶纤维的分散染料碱性染色工艺,包括应用于纯涤纶织物,纯涤纶细旦织物,T/C,T/R织物上的不同染色工艺。染色过程中使用MH-96碱剂可提高染色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分散红3B在聚酯超细纤维上吸附等温线的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晶  董振礼 《染整技术》1999,21(6):9-11
对分散红3B上染普通聚酯纤维、减量前后聚酯超细纤维的等温吸附线进行了不测定,证实了在聚酯超细纤维的低温染色过程中存在Nernst和Langmuir二元吸附的可能性,并对其它位吸附的机理进进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环保型载体LM在涤纶分散染料染色中的应用,探讨了载体用量、染色pH值、染色温度及染色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分散红E-3B最佳染色工艺。结果表明当染料用量为3%(owf),载体LM用量5%(owf),pH值6.5,100℃保温染色40min时染色效果最好。与高温高压染色法相比,染色织物颜色特征值和染色牢度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8.
从纤维结构及染色工艺方面对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染色温度、元明粉、染料用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并对改性涤纶与腈纶同浴染色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涤纶超细纤维的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肇棠 《丝绸》1994,(1):26-29
针对涤纶超细纤维染色时退浆不易,上染速率太快,染色均匀性和渗透性差,易产生折皱,擦伤,日晒,升华及湿牢度下降等问题,探讨了超细纤维的起始染色温度,升温速率,染料选用,折皱和擦伤的防止,染浴的一般组成和染色工艺等。  相似文献   

20.
聚酯/聚酰胺交织物的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酯/聚酰胺交织机织物或针织物的匹染过程中,可以实现诸如防白染色、彩虹染色、差异染色及同色深浅效应染色等的双色效果。介绍了以聚酯纤维为经纱,聚酰胺纤维为纬纱的交织物染色时对染料和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