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丙烯腈反应器新型两级旋风分离器大型冷模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义  时铭显 《化工机械》2001,28(5):249-254
针对丙烯腈装置扩能的要求 ,分析了用新型两级旋风分离器取代原三级旋风分离器的必要性 ,采用PV型和PV E型旋风分离器组成新型两级旋风分离器。根据旋风分离器尺寸分类优化设计法 ,设计了一种工业尺寸规模的两级旋风分离器 ,并将它和Ducon型三级旋风分离器在冷态条件下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新型两级旋风分离器不仅性能优异 ,而且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工作可靠 ,适合现有丙烯腈装置扩能改造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针对氧氯化流化床反应器操作条件,确定了旋风分离器冷态对比试验方案,并进行了大型冷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级PV型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优于国外引进的旋风分离器,且稳定性也要好,可以满足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降低旋风分离器压降的同时维持较高的分离效率,设计了一种新型旋风分离器。采用弧形导流板分隔进气的入口结构、渐扩型排气的出口结构、加长型的筒体和锥体的结构,有锥顶过渡段的灰斗结构,并匹配了合理的尺寸。为了验证新型分离器的性能,将新型结构的旋风分离器与基准PV型分离器进行了并联对比实验。以空气为实验介质,实验粉料为滑石粉,在入口气速为14. 2~21. 2 m/s、入口含尘浓度为0. 01 kg/m~3时,同时测量了新型分离器与PV型分离器的效率和压降。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基准PV型分离器,新型旋风分离器的平均压降降低了21. 91%,且分离效率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
大浓度范围内PV型旋风分离器粒级效率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探讨了旋风分离器入口含尘浓度对其分离性能及粒级效率的影响机理。对旋风分离器内部气固两相运动进行了相似分析,得到了包括入口含尘浓度在内的一系列影响分离性能的相似准数。通过相似试验及试验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各相似准数与粒级效率的关系,得出了能精确估计大浓度范围内PV型旋风分离器粒级效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张爱琴  王兴东  张建广  卢竹青 《粘接》2022,(4):79-83+97
针对催化裂化三旋多管式旋风分离器存在的整体效率偏低的问题,文章开展旋风分离器并联结构优化的尝试,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4台切流式PV型旋风分离器并联后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并联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要高于单台旋风分离器,但仍存在着继续改进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陈建义  时铭显 《化工机械》2003,30(6):367-371
介绍了丙烯腈反应器国产三级、新型两级旋风分离器的设计思想、性能水平以及推广应用情况。丙烯腈反应器国产旋风分离器操作弹性大 ,稳定性好 ,压降小于 7kPa ,吨丙烯腈催化剂损耗低于0 .4kg ,可以满足丙烯腈生产的要求。新型两级旋风分离器还可满足现有装置扩能改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罗晓兰  易伟  张海玲  魏耀东 《化工学报》2010,61(9):2417-2423
基于Muschelknautz 分离模型,以PV型旋风分离器为对象,针对高入口浓度的分离效率的计算,将旋风分离器分离空间的气固分离过程划分为2个区域,提出了串级分离模型。当入口浓度大于临界入口浓度时,旋风分离器内有器壁附近的颗粒支配区和中心区域的气体支配区。颗粒支配区内颗粒速度大于气体速度,颗粒夹带气体沿器壁螺旋下行进入灰斗被全部捕集,形成了颗粒的一级分离;气体支配区内气体速度大于颗粒速度,气体携带颗粒做旋转运动进行离心分离过程,形成了颗粒的二级分离。旋风分离器总的气固分离过程是一级分离和二级分离的叠加。通过高入口浓度的实验对串级分离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串级分离模型给出的PV型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与实测值较吻合。研究表明旋风分离器临界入口浓度对总效率的计算影响较大。串级分离计算模型包含了结构参数和气、固相物性等参数,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可以满足PV型旋风分离器的工程计算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丙烯腈反应器中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特点,并叙述了多组旋风分离器采用工装制作,以确保旋风分离器的方位及相对位置的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丙烯腈反应器中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特点,并叙述了多组旋风分离器采用工装制作,以确保旋风分离器的方位及相对位置的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0.
丙烯腈反应器新型两级旋风分离器的研究与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丙烯腈流化床反应器内旋风分离器的应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着重介绍了一种新型两级旋风分离器的研究思路、技术特点及其在现有丙烯腈装置扩能改造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轴对称进口回转通道对旋风分离器分离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刁永发  金巍巍 《化工机械》1999,26(3):130-132,129
针对单进口旋风分离器内气流轴不对称问题,将单进口旋风分离器入口方式改造为轴对称型回转通道形式(即采用双进口与单进口等长通道长度的新型切向进气方式),从旋风分离器的进风量、入口含尘量及阻力损失等方面,分析了轴对称型进口回转通道对旋风分离器分离特性的影响。分级分离效率的试验与计算结果表明,新型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不仅优于单进口,而且稍优于Stairmand高效旋风分离器  相似文献   

12.
常规切向进口旋风分离器的气流进入旋风分离器后必定要经过排气芯管外壁和筒体内壁之间,因此不可避免会使得相当一部分气流没有经过分离空间而直接从排气芯管底部排出(短路流量),这也是影响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旋风分离器的进口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得旋风分离器的入口具有一定截面角,并借助数值计算技术,分别对传统的和具有一定入口截面角旋风分离器内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芯管底部的"短路流量",结果表明:进口具有一定截面角可以明显减小芯管底部的"短路流量",这对改善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莹 《当代化工》2018,(2):415-417
旋风分离器是指采用离心沉降的原理对气流中所含固体颗粒或液滴进行分离的设备,工业中一般采用标准旋风分离器的结构比例参数进行旋风分离器的设计,通过实际项目中选用的旋风分离器的具体数据,总结出进行旋风分离器选型计算所需要的参数、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4.
Cyclone separators can be utilized in parallel to increase particle collection efficiency. However, this leads to a maldistribution problem that causes separation 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To improve the flow distribution, a dual‐stage multicyclone separator (DSCS) was designed, containing a tangential‐inlet circle pathway cyclone array, an axial‐inlet radiation pathway cyclone array, and a cylindrical outer chamber.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results revealed the gas‐particle flow distribution through multicyclone arrays. Effects of flow distribution on particle deposition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Particle trajectories inside the cyclone separators were also observed. The multicyclone array proved to generate a uniform inlet velocity distribution. The proposed cyclone separator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option to accomplish dilute gas‐particle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15.
李晓晨  侯利国  蔡宝超 《广东化工》2011,38(6):171-172,180
文章介绍了目前催化裂化装置能量回收系统中第三级旋分分离器(简称三旋)发展状况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重点介绍了针对这些存在问题而开发的新型BSX型三旋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在中海油惠州炼油催化装置中的运行使用状况。确认新型的BSX三旋是国内三旋技术的革新,具有操作弹性大,效率高,结构简单,抗返混能力强,安装检修方便等较多优点,使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直流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旁路式直流旋风分离器。通过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传统的、旁路式和带稳流器的旁路式等三种直流旋风分离器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旁路和稳流器可显著提高直流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进而又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其内部流场,分析了旁路和稳流器提高直流旋风分离器效率的流体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