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锻造 Cr12 钢     
因合金工具钢 Cr12耐磨性和淬透性高而塑性差、淬火变形小,所以常用来作冷冲压模具,但由于其导热性差,碳化物偏析严重,脆性大,因此加热时容易开裂。现通过我们多次试验,改进了工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备料 ①原材料必须合格,特别是内部不可有裂纹等缺陷。 ②下料的锻造比一般控制在 2~ 4之间。 (2)温度控制毛坯料加热要分三步: ①先预热到 500~ 600℃保温。 ②加热到 750~ 850℃保温。 ③再加热到 1000~ 1150℃开始锻造。 (3)锻造方法 ①毛坯料出炉后要立即锻打,开始锻打要轻打,温度下降到 900~ 1000℃时要重打,温度低于 900℃时又要轻打,如果温度低于 850℃时还要进行二次锻打时,必须将锻件再加热到 1000~ 1500℃重新分三步锻打。 ②拔长毛坯料时,应不断翻转,使毛坯料受力均匀。如发现有裂纹时应切去或磨去裂纹,重新锻打。 ③镦粗时,要采取轻打,多打,每次下压量不要太大。 ④冲孔时,要分两次单面冲,先冲一面留 2~ 4mm余量,然后调面再冲去余量。 (4)注意事项 ①加热毛坯时应缓慢加热,严禁在高温时将毛坯装入炉中。 ②在加热到 1000~ 1150℃之间时,应经常将毛坯料调头、翻身,使之均匀烧透,千万要防止毛坯料内外温差过大,不然在没有锻打前就会开裂。 ③始锻温度不能过高,终锻温度不能过低,不然就会因碳化物偏析脆性加大而出现裂纹。 ④由于 Cr12钢塑性差,温度控制要求严格,应多用于自由锻、不适于模锻。 ⑤锻件不能用冷钳夹,更不能遇水。 ⑥冲孔时,冲头、漏模要先进行预热。一般要预热到 200~ 250℃,不然锻件表面会出现出现龟裂现象。 ⑦锻造温度不能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因为这样会引起锻件脱碳,而且使内部组织奥氏体晶粒粗大,影响以后的热处理性能。 (5)锻件的冷却加工好的锻件应在沙箱中慢慢冷却,进行等温退火处理。 (编辑若禾 )  相似文献   

2.
135型柴油机的推杆套筒,原来经锻造热挤压成形后,须完全退火,再机械加工。现改为锻造余热等温退火,取消完全退火工艺;并对等温退火炉结构进行了改革。上述两项节能措施实行后。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一、两项改革1.锻造余热等温退火工艺推杆套筒锻件技术要求:材料为50Mn2,硬度为HB170~257。原来的工艺是锻造热挤压成形,空冷到室温,再在燃油炉中加热到810℃,保温2.5小时,进行一次完全退火(图1)。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得出了ЛC59—1黄铜保持架毛坯锻造工艺.锻造毛坯采用砂模或铁模铸铜棒.锻造前棒料于650℃退火3小时并车光.始锻温度730~750℃,在保温时间内要保证棒料烧透.停锻温度600~650℃.锻造比≥2.锻件于280~300℃退火3小时(在空气中冷却).铸造黄铜锻造后,当变形程度达到36%,强度有很大提高,当变形量达到52%以上时,强度增加到37~40公斤/毫米~2,而且延伸率也同时提高.  相似文献   

4.
热油淬火     
图示的硅钢片冲模材料为CrWMn,硬度要求 HRC58~62。锻造后经球化退火(780~800℃保温3小时,690~710℃等温5小时)。淬火加热在 RJX-45-9中进行,为防止氧化、脱碳,装  相似文献   

5.
《轴承》1975,(1)
45瓩箱式电炉快速等温退火工艺如下:装各种套圈的850公斤,将工件加热至750℃,保温一小时。然后再加热到790~800℃,保温2小时,再随炉降至760℃,保温1小时。降温到600℃即出炉。总计退火时间为7小时。  相似文献   

6.
铝制零件焊接比较困难.其原因是:①铝制零件当加热到400~450℃,强度几乎完全消失,不能支撑本身的重量而发生变形,若受到轻微震击就会发生损坏;②铝在加热时,其颜色没有明显变化,焊工不易判断温度和开始熔化的时间;③铝熔化时,当加热到658℃就会形成2050℃高熔点的氧化膜,阻止铝基本体继续加热;④铝的导热性比铁大,在焊接时所需热量比焊钢铁零件多.由此可见,焊接铝制零件要采用气焊,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一、工艺规程的讨论 ①锻造技工件的原始尺寸投料。锻前首先要经过 金相分析和化学分析,检验后如果内部组织结构均匀一 致,则可不必锻造。在锻造过程中,必须先行预热,使其 温度缓慢上升。180速钢的加热温度一般不应高于 1200℃。锤锻开始时,先施以轻力,当温度低于1000℃时, 再施以重力锻之。为了消除工件内部所产生的应力,需要 进行焖火。在冷却时,勿将工件放到空气中,以免表面产 生裂纹,最好是将工作置于装有砂子的木箱中冷却至常 温,最后进行调直。 余量(图1): a=5公厘。 b=4公厘。 c(两端留量)=4公厘。 允许弯曲度0.5~1公厘。 ②粗铣二…  相似文献   

8.
5CrMaMo 和3Cr2W8V 常用的退火工艺为:缓慢加热到退火温度(3Cr2W8v钢为860℃,5CrMnMo 钢为820℃)、保温(时间按每25毫米有效厚度保温1小时计)、保温后缓冷(冷速不大于50℃/小时)至550℃以下出炉空冷。该退火工艺周期长、消耗能源多,很难实现连续怍业,生产率很低。从退火后钢的性能来看,也不能获得最佳性能。因为5CrMaMo 属于珠光体-马氏体类钢,3Cr2W8V 钢属于马氏体类钢,这两类钢在锻造后空冷可获得  相似文献   

9.
我们过去对30CrMnSiNiA钢的预先热处理工艺是:900℃正火后,进行快速退火或低温退火。快速退火工艺是:加热到780℃,保温至透烧后,随炉冷至650℃保温2小时后空冷,硬度HB202。低温退火是:加热至680~700℃保温2~5小时后空冷,硬度HB222。由于硬度高铣削加工困难。我们通过很长时间摸索后,采取装箱用生铁屑保护退火的工艺,解决了铣削困难问题。工艺为:加热到850℃,保温至透烧后(6~7小时),随炉冷至400℃以下出炉空冷。这样处理后硬度为HB177左右,铣削加工的速度提  相似文献   

10.
亚温锻造退火工艺规程为:800~840℃加热1~4小时,锻造后在680~720℃等温退火2~3小时,随炉冷至600℃以下出炉。该工艺实质上把锻造工序和退火工序合并为一道工序,克服了高温和中温锻造的一些缺点,锻件几何精度高,生产周期短,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11.
同心量棒的形状如附图,材料为钢,从锻坯至最后成品的热处理工艺如下。一、热处理工艺 1.退火采用等温退火,在箱式燃油炉中加热到780~790℃,保温2小时,随炉冷却到720~730℃,继续保温2.5小时,再缓冷到550~600℃出炉,在  相似文献   

12.
正1.状态说明(1)金杆农装公司的大型拖拉机用CCTB甩刀,工件的热处理状态为锻造后调质处理,材质为65Mn弹簧钢。调质处理工艺:采用箱式多用护加热保温淬火,加热温度820℃,加热时间2h。淬火冷却介质为等温淬火油,出淬火油后立即进低温箱式回火炉,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为380℃,回火时间3h。  相似文献   

13.
针对Mn18Cr18N钢护环锻件多火次锻造后晶粒易长大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加热条件对其晶粒尺寸的影响,同时进行了二火次小试样锻造验证。结果表明:锻件的晶粒尺寸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当再加热温度为1 100℃、保温5 h以内,或者在1 050℃长时间再加热的情况下,均未发生晶粒明显长大现象;该钢晶粒长大模型为D_t~(5.9)—D_0~(5.9)=2.2×10~(26)exp(-486809/RT)·t。  相似文献   

14.
分体式马架     
大家都知道锻造中心孔较大的环形锻件,只靠冲孔是不可能的,一定要用马架在芯棒上扩孔。它的工艺一般是:①下料、加热;②镦粗、加热;③在马架上扩孔;④砧子上平端面;⑤再在马架上扩孔;⑥砧子上精平端面。从以上工艺可以看出,在马架上至少要锻造两次,而且  相似文献   

15.
高速钢传统退火软化能耗大、周期长、成本高,已成为生产中难题。下面介绍几种高速钢快速软化退火法,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一、低温快速急冷退火 高速钢传统等温软化退火一般是将钢加热到下临界温度A_(cl)~A_(cm)之间,保温4~6h,然后以30~40℃/h的冷却速度随炉冷至低于A_(rl)以下20~30℃,保温5~6h,完成球状珠光体或索氏体转变,再随炉冷至≤500~550℃,出炉空冷,周期长达几昼夜。低温快速急冷退火(图1)是将高速钢加热至A_(cl),下临界温度以下20~30℃,电炉加热保温3~5h,盐浴炉加热保温1.5~2.5h,完成球状珠光体或索氏体组织转变,然后快冷(水冷、油冷、空冷均可),获得33~38HRC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相似文献   

16.
1.把已经磨损的冲模(请看附图,材料是Y8)放在煤气加热炉内加热到860~880℃,再按每公厘有效厚度保温2分钟进行保温,让模具的加热温度均匀。 2.用锻工葫蘆先在附图甲位置的六个角进行撵锻(锤击),然后再在乙处进行撵锻,使凹模内孔缩小,一直缩小到足够的机械加工尺寸才停止撵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概述我厂锻造车间,多年来使用燃煤锻造加热炉加热锻坯。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十多年来,设计、建造了一些新炉子,对老炉子也进行了改造。 1966年以前,主要使用1M~2以下的苏式反射炉。该炉升温慢、炉温低、保温性能差、炉口喷烟冒火,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因而建造了一台“多宝炉”反射炉。该炉采用侧燃式燃烧室配以大偏拱炉顶,使火焰在加热室内形成旋转流动。经测定,锻坯加热室温度只能达到1000℃左右,正退火加热室温度只能达到800℃左右,故不能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改进前,GCrl5钢制轴承打字模经5%硼酸酒精涂护,然后在箱式炉中加热,加热温度为840±10℃;保温45min后油淬,并经180℃加热、保温2h回火后硬度为HRC58~62。工件经上述工艺热处理后,金相分析表明,工件单边脱碳层深达0.08~0.12mm,这是造成字模寿命短(2000~3000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厂在对用3cr 2W 8合金工具钢制造的压铸模进行热处理时,原来采用井式渗碳炉进行氮化处理。其工艺规范如下:1、调质:在盐浴炉中加热到1050±10℃后,油中淬火,再在箱式炉中调质720±10℃保温4小时后冷却(图1)。2、气体氮化:在井式炉内进行,使用氨气氮化,加热温度为510±10℃,保温,通氨速度按20~25%的分解率控制,  相似文献   

20.
通井机滚筒轴(见图)材料为40CrMnMo,要求硬度HB241~285,全长不直度≤0.40毫米。在RJJ-70-9炉中垂直加热,温度860~880℃,保温3小时后油淬,硬度只有HB220~230,达不到要求。后改为850~870℃加热,保温3~3.5小时(一次加热3根)淬入45℃以下、浓度为0.4%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冷至100~150℃出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