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郴资桂大道改造五期K5+480~K5+620段路堑边坡,设计采用台阶式放坡治理。郴资桂大道类似路堑边坡K7+260~K7+580段采用桩锚对坡体进行支护。本文对两相邻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并对坡体两种支护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为今后类似边坡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仁怀市茅台镇岩滩桥至上坪道路K2+350~K2+510段覆盖层滑坡为例,结合场地特殊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方法对其进行稳定性评价。提出滑坡机理失稳的模式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减小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黄玉纯 《山西建筑》2014,(32):155-156
以京九线K1977+600~K1977+710段路堑边坡病害为例,根据该线路地质条件,对滑坍原因进行了分析,经认真比选,采用框架锚杆+坡面防护相结合的方案进行整治,经过多个雨季考验,证明整治措施是经济可行,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毕红艳 《山西建筑》2014,(27):148-150
通过对某山区高速公路K192+680~K192+840段高边坡滑动基本特征分析及边坡滑动稳定性计算,评价和预测了该滑坡体的稳定性,根据边坡滑动体的形态、结构特征以及形成机制,考虑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提出了该段滑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三明永宁高速公路K116+940~K117+140段坡体为典型顺层岩质边坡的平面滑动变形,通过其变形模式分析、变形原因分析,指出顺侧岩质边坡受边坡坡脚开挖、地下水富积坡体稳定性影响明显,且如防护措施不及时,变形牵引发展明显。根据此类边坡变形的特点,并结合定量化的计算分析进行边坡工程治理,对类似边坡的工程整治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肖飞  殷明文 《矿产勘查》2022,(2):338-343
边坡稳定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为消除津围公路北二线K4段由于边坡失稳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对边坡所处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裂隙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系统分析,进行边坡稳定性工程地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区属构造侵蚀中低山沟谷斜坡地貌,断层穿过工程线路,地表松散人工填土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坡洪积层与残坡积...  相似文献   

7.
黄少强 《四川建筑》2012,32(4):159-160
对国道G323线连山吉田至鹰扬关段改造工程K617+823~K618+020段左侧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边坡进行了非预应力锚杆与预应力锚索的组合锚固设计。并与原设计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阐明了组合锚固设计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南宁铁路局黎湛线K252+700~K253+292处边坡病害整治工程的格梁式锚索施工技术及土质边坡的剪力对滑移面抗剪强度原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格梁式锚索加固措施能显著地改变边坡的位移场分布,限制土坡的剪切变形,避免滑裂面的产生,从而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边坡加固后效果明显,且该方法成本低,机械设备投入少,有利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27)
为了研究K104+700-K104+920边坡的稳定性,采用CX-3C型高精度测斜仪对边坡变形进行了监测,得到了该边坡不同时刻的变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由监测结果表明:边坡监测孔位置的位移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在边坡表面位移最大,由上往下呈现逐渐减小的特征;各个孔位随着时间的变化,位移逐渐增大,表明边坡从开挖到治理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变形增大状态,需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依托于内六铁路坡体病害防治工程,对K494+890~K494+990段铁路边坡病害及防治措施进行研究,基于大量野外地质勘查、监测及高密度电法测量数据,详细阐述了病害的种类及其特点,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给出整治措施。结果表明:内六铁路K494段病害主要为边坡产生滑移变形及溶岩陷穴,最大下错位移量180mm,最大裂缝宽度240mm,边坡欠稳定;病害形成的主要因素为采煤等工程活动,其次为地质构造条件;采用"注浆+预应力锚索+截水沟"方案对病害体进行综合处治,该治理方案安全性和经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某高速公路K103+240~580段以路堑边坡形式通过,前缘开挖坡度较大,造成前缘边坡侧岩土体变薄,形成有利的前缘临空剪出条件,致使滑坡失稳。为此提出了在合理的削坡下,采用"重力式抗滑挡墙+框架锚索"的联合支护方案。通过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探讨了边坡的稳定性和支护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系数为0.665,处于不稳定状态;合理的削坡急剧减少了滑面上方的土体质量,致使坡面附近应力应变明显降低,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滑坡的变形;"重力式抗滑挡墙+框架锚索"支护体系,对边坡变形起到有效的控制,确保了边坡稳定,保证了公路施工安全和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2.
介绍平(安)~阿(岱)高速公路K28 160~ 350段高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边坡工后现场锚索抗拔试验来分析施工质量,重点是利用SLOPEW软件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对该边坡典型断面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评价,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以晋城市沁水中木亭互通连接线K2+892~K3+115段滑坡为例,介绍了滑坡勘察的工作内容,根据勘察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述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并分析评价了该滑坡的稳定性,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叙古高速地处四川盆地边缘向云贵高原北部过渡带,地形起伏大,地质构造复杂。以K38+340~K38+620段工点右侧顺层路堑边坡失稳滑移为工程背景,研究了顺层边坡失稳机理,分析了顺层边坡失稳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工程边坡施工现状、坡体结构特征、边坡变形特征及支挡工程、锚固工程破坏程度,提出了补偿加固处治方案,并指出了顺层边坡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施工工序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6,(4):605-608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K51+400~700段以开挖路堑方式通过,在2013年06~07月间的多次连续强降雨后,路堑边坡发生沿基岩滑动的推移式滑坡变形。通过现场调查及地质分析,确定了降雨、前缘减载作用为本次滑动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坡体后缘减载、前缘抗滑桩及挡土墙支挡、地表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为今后线路工程路堑边坡滑坡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巴鹤公路K164+650~+750段滑坡进行实地勘察,查明滑坡的边界特征、滑体物质组成、滑床特征和滑带土物质性质,再结合该滑坡体所处的边坡结构、地层岩性、水文地质、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对滑坡体的稳定性作出科学合理评价,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现场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分析柳州市柳东大道K0 360~K0 480滑坡成因机理.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和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抗滑挡土墙、排水和坡面防护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改扩建的青海省省道306线官亭至哈城公路原道路是典型的山区低等级公路,老路以越岭盘山公路为主,公路蜿蜒曲折、逶迤起伏,沿线地质灾害发育,受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影响,对公路安全性危害较大,尤其在雨季更为明显.K5+840~K5+990段为本段道路典型的滑坡路段之一,错断原有道路,对交通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对拟建公路路基安全影响较大.为此,对该滑坡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验算滑坡的稳定性,为滑坡灾害治理设计提供必要的地质依据和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2,(4):605-609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K51+400700段以开挖路堑方式通过,在2013年06700段以开挖路堑方式通过,在2013年0607月间的多次连续强降雨后,路堑边坡发生沿基岩滑动的推移式滑坡变形。通过现场调查及地质分析,确定了降雨、前缘减载作用为本次滑动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坡体后缘减载、前缘抗滑桩及挡土墙支挡、地表截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为今后线路工程路堑边坡滑坡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滑移岩石边坡治理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位于山西省境内的祁临(祁县-临汾)高速公路灵石-霍州段(K86+534.466~K93+263.977),座落在一个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的滑坡群区域内,在施工过程中,先后有多处地段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滑坡.为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针对这一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分段治理、稳定整体的边坡治理方式,将滑坡群分为3个不同的治理段,分别采用了中高压注浆、预应力锚杆、底锚、挂网喷浆、肋柱式钢筋混凝土挡墙、回填土"反压坡"、浆砌石挡土墙等多种加固方式,并将多种加固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根据加固设计,选取Ⅰ区段中的K86+145断面作为计算模型,采用FLAC2D有限差分法计算软件对加固结构的性能和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这一复合式加固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加固结构体和边坡都表现出了较好的稳定性.同时,提出对其中一些区域的预应力锚杆要施加二次"补偿张拉",而对底锚则不必施加预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