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矿石品位仪主要利用电子对湮灭效应测量较高原子序数金属的含量多少,影响矿石品位仪测量效果和精度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分析伽玛探测器安装位置对矿石品位仪测量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Ra-226和Co-60两种伽玛放射源应用到矿石品位仪的测量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2.
退役密封放射源回收再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宜树  王晓涛 《同位素》2009,22(2):0-122
越来越多的退役放射源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对可再利用密封放射源的回收再利用也越来越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使用的常见密封放射源种类、拥有数量情况,退役或闲置密封放射源的处置及回收再利用现状;并分别就可回收再利用的退役^60Co远距离治疗源、^137Cs工业辐射源、^60Co伽马刀治疗源在本公司再利用的现状,对不能再利用的密封放射源整备收储做了简单介绍;同时针对在退役密封放射源回收再利用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φ60mm×600μm硅PIN探测器γ灵敏度和时间响应测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φ60mm×600μm硅PIN半导体探测器是近年国内新研制的大面积高灵敏度探测器,用1013Bq级的60Coγ放射源测量了该类探测器的60Co γ灵敏度,用CΓC脉冲辐射源(约0.2MeV)测量了该类探测器的时间响应.实验和理论计算表明:该类探测器的60Co γ灵敏度约为5 fC*cm2/MeV.脉冲响应上升时间约为10ns,脉冲响应半高宽约为35ns.  相似文献   

4.
小密封γ放射源活度在线测量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放射性测控设备,该系统可测^60Co等γ核素和不同规格的放射源。实时在线自动采集,记录和计算空气比释动能率和放射性活度,显示,打印输出测量结果和存储归档等功能,系统测量范围宽,稳定性好,对^60Co源等效活度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5%。本文介绍了系统的设计特点,组成和性能,运行实践证明,该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放射性活度的测量效率,而且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操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HPGeγ谱仪分析环境水平放射性比对样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描述了参加1999年由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组织的“全国环境水平放射性γ谱方法测量比对”的结果,比对样品包括矿石粉,工业粉尘,可食植物和类似土壤的“准标准物质”,用HPGeγ谱仪采用刻度系数法或效率曲线法分析了所有比对样品,并进行了自吸收校正,测量的核素有238U,226Ra,232Th,228Ra,40K,210Pb,208Tl,7Be,60Co和137Cs。  相似文献   

6.
φ60mm×600μm硅PNI探测器γ灵敏度和时间响应测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φ6 0 mm× 6 0 0μm硅 PIN半导体探测器是近年国内新研制的大面积高灵敏度探测器 ,用 10 13Bq级的 60 Coγ放射源测量了该类探测器的 60 Coγ灵敏度 ,用 CΓC脉冲辐射源 (约 0 .2 Me V)测量了该类探测器的时间响应。实验和理论计算表明 :该类探测器的 60 Coγ灵敏度约为 5 f C·cm2 / Me V。脉冲响应上升时间约为 10 ns,脉冲响应半高宽约为 35 ns。  相似文献   

7.
利用蒙特卡罗工具Geant4模拟了~(137)Cs和~(60)Co这两种放射源的几何形状以及探测距离这两个因素对γ射线在NaI(Tl)闪烁体探测器内能量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放射源的几何形状不一样时,不同的核素在峰总比达到最大时的探测距离不一样,模拟结果为放射性测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放射源和放射装置的广泛应用,放射源事故的发生概率不断增大。因此,一旦发现放射源丢失,如何尽快将其定位并安全找回尤为重要。本文设计了一种三角圆筒铅屏蔽的NaI探测器,用于放射源的定位探测。实验研究了测量时间、铅屏蔽厚度、源与探测器间距、伽马射线能量等因素对放射源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137 Cs源,在空气吸收剂量率≥0.028μGy/h处,定位平均角度偏差≤1.24°;对于60 Co源,在空气吸收剂量率0.4μGy/h处,测量的平均角度偏差为1.16°;对于距离约1.5 m的9.25×105 Bq 137 Cs源,定位偏差约为0.097m。  相似文献   

9.
侯胜利  樊卫花 《同位素》2005,18(1):63-66
论述了以NaI(Tl)晶体为探测器的室内低本底多道γ射线能谱仪用于测量样品中^226Ra、^232Th和^40K放射性比活度的两种计算方法——谱线分解法和特征能量峰法(逆矩阵法),并设计编制程序,分别采用这两种方法对样品谱线进行处理分析,将分析结果与高纯锗γ谱仪分析结果对比,两种方法分析同一样品的相对偏差均≤10%。  相似文献   

10.
快中子多重性分析技术是当前核材料衡算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针对中子伽马脉冲形状甄别的效果在探测距离很近时明显变差的实验现象展开了研究。使用GEANT4工具箱模拟了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测量裂变中子伽马的粒子输运过程,并基于计算机模拟数据分析了使用BC-501A液体闪烁体探测器测量裂变中子时,裂变物质与探测器的距离(几何效率)对中子-伽马甄别效果的影响。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现象相符,表明在基于液体闪烁体探测器的核材料属性测量中,若单个探头的探测效率较高,裂变中子伽马脉冲叠加会严重影响甄别结果和测量计数。  相似文献   

11.
基于禁核试核查现场视察的需求,研制了用于放射性氙测量的模拟气体源,实现了133Xe 81.0 keV γ射线的效率校准。放射源基质为聚苯乙烯泡沫颗粒,母体核素为226Ra,采用不锈钢外壳封装,同时采用碳纤维窗以减少射线的衰减。放射源研制完成后,对其进行气密性和均匀性检验。当放射源达到平衡后,测量214Pb的特征X射线的探测效率,然后插值计算得到133Xe 81.0 keV γ射线的探测效率。为检验校准结果的正确性,制作了一个基质和几何尺寸均与226Ra源相同的155Eu放射源,并在相同测量条件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155Eu 86.5 keV γ射线和214Pb 87.3 keV X射线的探测效率之间的相对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HPGeγ探测器对点源的探测效率函数及其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利用该函数,通过数值拟合方法,对两块已知样品中226Ra、232Th和40K三种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进行了分析,结果与已知数据吻合,证明了点源效率函数及其参数确定方法的实用性.从而可扩展到对任意形状样品的非破坏性测量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γ剂量率测量标定中,使用GD-40管作为γ探头来测量γ剂量率。实验室标定γ探头灵敏度在钴源上进行,60Go源平均能量为1.25MeV,而在实际测量中,辐射场的γ射线包含了各种能量成份,因此对实验室标定的灵敏度在实际应用中就需要进行修正。本工作通过蒙特卡罗粒子输运模拟方法,计算了单能与辐射场能谱的剂量比值,给出了修正因子,从而使γ剂量率灵敏度标定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4.
利用同轴P型高纯锗探测器,对X荧光分析的~(238)Pu低能光子源进行γ能谱分析,并对~(233)Pa、~(224)Ra、~(212)Pb、~(212)Bi及~(208)Tl的特征γ射线进行分析,确定上述核素的来源。其中,~(233)Pa是生产~(238)Pu的原料237 Np的衰变产物,~(224)Ra、~(212)Pb、~(212)Bi及~(208)Tl均为生产~(238)Pu的副产物~(236)Pu的衰变子核。能量为350、440、844、1 014、1 130、1 266、1 368、1 454keV的γ射线是α粒子轰击源封装材料引起原子核库伦激发或γ射线照射周边环境引起核激发产生。进行效率刻度后,使用γ能谱法计算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并根据放射性平衡计算各放射性核素的质量。通过对~(238)Pu源γ能谱的分析,建立计算放射性同位素活度与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快速定位并寻回丢失的放射源,设计了一种由NaI、CsI、锗酸铋(Bi4Ge3O12,BGO)三种晶体与铅耦合组成的γ射线方向探测器,并采用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通用软件包MCNP(Monte Carlo N Particle Transport Code)研究了铅晶比例、射线能量、剂量率等因素对探测器角度分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137Cs源,在空气吸收剂量率≥0.331μGy·h~(-1)处,定位角度偏差≤0.99°;对于60Co源,在空气吸收剂量率0.586μGy·h~(-1)处,测量的平均角度偏差为0.46°;对于水平距离7 m、高度4 m的3.7×107Bq 137Cs源,相对定位偏差约为5%。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广东省4个锆钛矿选矿厂的监测结果为依据,分析了此类项目运营过程中的辐射防护和辐射环境安全.锆钛矿原矿、产品锆英砂和副产品独居石中238U、226Ra和232Th含量较高,相应物料所在车间及堆存场地周围环境的γ辐射剂量率也较高,工作人员所受外照射年剂量接近2 mSv;伴生放射性物料在中性条件下浸泡,水溶液中的总α和...  相似文献   

17.
放射源壁厚被动识别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源壁厚是强γ辐射环境γ定量测量和军控核查中所关注的一个重要参数。本工作根据γ全能谱中同一放射核素的不同能量γ射线出射强度比与源壁厚的关联性研究了源壁厚的被动γ测量方法。实验测量的源壁厚与真值基本吻合,表明通过被动γ法测量源壁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叶忠保 《核技术》1989,12(10):622-6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