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赵祥迎 《弹性体》2011,21(2):66-69
丁腈橡胶(NBR)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合金是橡塑共混体系中一类重要的共混体系,NBR和PVC都属于极性聚合物,在共混过程中,相容性较好,因此这种体系被广为研究和应用。但此方法是选用粉末丁腈胶直接加入PVC中进行混炼共混,仍然存在共混不均匀的问题。本实验用乳液共混凝聚法制备了NBR/PVC共沉胶,研究了共沉工艺条件、丁腈胶种类与性能对NBR/PVC合金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2.
动态硫化CR/PVC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CR胶乳和PVC乳液共沉物为原料,通过动态硫化法制成CR/PVC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混炼温度和橡塑共混比对CR/PVC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镜观察CR/PVC共混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165±10)℃下制得的CR/PVC共混物的综合性能较好;动态硫化CR/PVC共混物比静态硫化CR/PVC共混物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张奎 《辽宁化工》2020,49(5):465-466,469
丁腈橡胶(NBR)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合金是橡塑共混体系中一类重要的共混体系,NBR和PVC都属于极性聚合物,相容性较好,因此这种体系被广为研究和应用。但共混后制备混炼胶制品弹性较差,不能满足特殊条件下对弹性有要求工况的使用。羧基丁腈橡胶(XNBR)由丁二烯、丙烯腈和有机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三元共聚而成,引入羧基增加了极性,增大了与PVC的相容性,赋予高强度,改进耐磨性、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等物理性能,进一步提高耐油性并可以明显改善弹性性能,满足印染胶辊、纺织胶辊胶圈等弹性要求高的领域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聚氯乙烯(PVC)和热塑性聚氨酯(PUR-T)为原料,制备了PVC/PUR-T共混中空纤维膜,研究了铸膜液浓度、PVC与PUR-T配比、铸膜液添加荆、纺丝温度对PVC/PUR-T共混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PUR-T配比为80:20,其质量分数为15%~16.5%,添加剂为PEG 600,纺丝温度为90%:时制取的PVC/PUR-T共混中空纤维膜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丁腈橡胶(NBR)胶乳和聚氯乙烯树脂(PVC)乳液为原料,采用共凝聚法制备 NBR-PVC共沉胶,解决了机械共混法能耗较大,操作条件较差,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等问题。研究了共凝聚工艺、原料规格,及其配比等对共沉胶性能的影响。按试验确定的配方制备的NBR-PVC共沉胶,其性能优良,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6.
EVA-g-VC对PVC/LDPE共混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 EVA-g-VC 对 PVC/LDPE 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在 Haake 流变仪上采用预剪切机械共混法制样,通过拉力试验,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TA)等法研究表明,EVC-g-VC 对 PVC/LDPE 共混物具有较好的增容作用。EVA-g-VC 增容的 PVC/LDPE(50/50)共混物随着 EVA-g-VC 含量增加,LDPE分散相的相尺寸减小。VC 含量为56.3%的(EVA-g-VC)_H 对 PVC/LDPE 共混物强度影响比 VC 含量为26.0%的(EVA-g-VC)_L 大,对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影响则比(EVA-g-VC)_L 小.PVC/LDPE(50/50)共混物中加5~10份(EVA-g-VC)_H或(EVA-g-VC)_L,共混物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氯化聚乙烯(CPE)作为聚氯乙烯(PVC)/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增容剂,用机械共混法制样,研究了共混条件及共混物组成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相态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120℃下 LDPE 与 CPE 先预混5分钟,再于155℃下将 LDPE、CPE 与 PVC 共混15~20分钟所得到的共混物性能较好。PVC 为主的 PVC/LDPE 共混物中 CPE 较佳用量为5份(相对于100份 PVC)。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证实了 CPE 的增容作用。此外,熔融指数测定结果表明,共混物中 LDPE 含量增高,共混物的熔融指数增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预混、预硫化、高温共混及共交联相结合的工艺制备了热塑性弹性体聚氯乙烯/氯丁橡胶(PVC/CR-TPE),考察了共混温度、共混时间、预硫化时间、预混比例等工艺因素对PVC/CR-TPE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PVC/CR-TPE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主要性能为硬度78~85邵尔,拉伸强度9~13 MPa,断裂伸长率180%~300%。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采用乳液接枝-树脂共混法制备(丙烯腈/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AAS)的工艺,探讨了AAS与聚氯乙烯(PVC)、各种助剂进行掺混、挤出造粒制备PVC/AAS合金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出了制备PVC/AAS合金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0.
CR/PVC共混物的相容性与形态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CR/PVC的溶液共混物、熔体共混物和乳液共混物的相容性及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R/PVC共混物是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在溶液和熔体共混物中,当PVC含量分别为60%—70%和60%左右时产生相反转;在乳液共混物中,PVC以乳液粒子的形式分散在 CR基体中,当 PVC含量为 50%时,CR仍以连续相存在。  相似文献   

11.
再生胶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国内外再生胶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我国废旧橡胶综合开发利用提出发展思路、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聚丙烯酸酯橡胶与丁腈橡胶并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修涌  李克友 《弹性体》1992,2(4):34-36
本文探讨了聚丙烯酸酯橡胶(ACM)与丁腈橡胶(NBR)不同的并用方法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胶并用工艺简单,加工性能良好,硫化胶的耐油性和耐热性好;母胶并用工艺复杂,其硫化胶的强度高。为ACM与NBR的并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选用综合性能较好的天然橡胶为主体胶种,研制机车MX-橡胶缓冲器,对实验、生产配方及其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实验胶料、生产胶料均达到设计要求,生产工艺合理。缓冲器承压试验大于150t未受破坏,说明胶料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李冠  邱俊明  邱祖民 《弹性体》2010,20(3):67-71,85
综述了耐低温橡胶的研究进展,主要对氟橡胶、硅橡胶、丁腈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和聚氨酯橡胶的耐寒性性能及其改良方法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目前提高橡胶耐低温性能的主要途径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看法,为制备耐低温橡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三峡工程浇注混凝土用橡胶软管的产品结构、配方设计有产品性能;并阐述了新增设备的设计要点和该产品生产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几种环化橡胶的制备方法,讨论了阳离子环化机理引起的制备方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氯醚橡胶(ECO)、NBR生胶及其混炼胶在不同温度和较宽剪切速率下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ECO生胶及其混炼胶与NBR生胶及其混炼胶均属剪切变稀的假塑性流体。ECO生胶在研究的剪切速率范围内温敏性较强,而NBR生胶在较低温度下切敏性显著,其温敏性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降低,因此NBR生胶的加工性能优于ECO生胶。含硫化剂的ECO混炼胶在120℃、高剪切速率下会发生缓慢的焦烧;NBR混炼胶的加工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丁基橡胶(IIR)的供需状况和扩能形势。世界IIR的产能集中在美国、俄罗斯和日本,消费集中在亚洲,特别是我国。目前我国普通IIR市场呈现中国石化北京燕山石化分公司、浙江信汇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及国外进口产品三足鼎立的格局,但国产普通IIR仅能满足中低端应用领域的需求。我国卤化丁基橡胶(HIIR)需求量完全依赖于进口,亟需建设HIIR项目。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部分橡胶工业制品生产技术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俄罗斯专家1993年来华讲学和1993年俄罗斯《橡胶工业材料—现状和前景》研讨会议的部分资料,简述了俄罗斯橡胶工业制品,重点是模型和非模型橡胶工业制品用橡胶材料和生产工艺现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EPDM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和较小的压缩永久变形,但焦烧时间偏短。Arkema公司开发了2种新的过氧化物交联技术¨引,分别称作SP(焦烧保护)和CST(速度控制)技术,能非常有效地避免胶料焦烧。与普通EPDM相比,Arkema公司的F40M—SP和F—CST牌号的EPDM焦烧时间延长3倍以上;在相同的温度下,F—CSTEPDM固化速度快,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