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3,4-三氟硝基苯和氯化铵,铁粉为原料,进行特殊的催化加氢处理,一步反应制得低成本高质量,环境友好的产品--2,3,4-三氟苯胺,并实际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2,3,4-三氟硝基苯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是合成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的起始原料。文章以1,2,3-三氯苯为原料,与HNO3/H2SO4反应制得2,3,4-三氯硝基苯,再在超声波辐射下,以四甲基氯化铵为催化剂,DMSO为溶剂,与KF制得2,3,4-三氟硝基苯,考察了超声波辐射时间,功诳以及其它反应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合成工艺条件:HNO3/1,2,3-三氯苯的摩尔比为1.3:1,反应温度55-60℃。超声波反应时间20min,功率25%,模式:间歇式脉冲2min;该合成方法有效减少了合成步骤,提高了合成效率,具有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硝基氯苯在季铵盐和烷氧基聚氧乙烯醚存在下合成2,4-二氟硝基苯、2,3,4-三氟硝基苯、5-氯-2,4-二氟硝基苯、2,4,5-三氟硝基苯、5-氯-2-氟-4-(硝基甲基)硝基苯和5-氯-4-氟-2-(硝基甲基)硝基苯、2-氯-5-氟-4-硝基苯甲酸和4-氯-5-氟-2-硝基苯甲酸、2,4,5-三氟苯甲酸、2-氯-4,5-二氟苯甲酸的最新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4.
用3-(4-硝基吡咯)-2-基-4-芳基-1,2,4-三唑-5-硫醇与5-芳基-2-氯甲基-1,3,4-二唑缩合,得到10个新型多杂环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MS及~1HNMR确证。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MIC和IC_(50))。结果显示,化合物3-(5-对氯苯基-[1,3,4]二唑-2-亚甲硫基)-5-(4-硝基吡咯)-2-基-4-苯基-[1,2,4]三唑和3-(5-对氯苯基-[1,3,4]二唑-2-亚甲硫基)-5-(4-硝基吡咯)-2-基-4-对甲基苯基-[1,2,4]三唑表现出一定的体外抗菌活性,含硝基吡咯环的二唑多杂环类化合物有可能成为新型结构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为了寻找抗菌候选化合物,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对蛇床子素结构进行简化与衍生,在甲醇钠/无水乙醇条件下水解,得到(E)-2-羟基-3-异戊烯基-4-甲氧基肉桂酸(Ⅰ),中间体Ⅰ再与胺缩合制备了17个目标物(Ⅱa~q),经1HNMR、13CNMR和MS对目标物进行了结构确证。体外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结构简化后的衍生物呈现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Ⅱh[(E)-3-(2-羟基-4-甲氧基-3-异戊烯基)苯基-N-(4-氟苄基)丙烯酰胺]和Ⅱp[(E)-3-(2-羟基-4-甲氧基-3-异戊烯基)苯基-N-(4-三氟甲基苄基)丙烯酰胺]的活性最为突出,前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6和32 mg/L,后者对S. aureus和MRSA的MIC分别为8和16 mg/L,两个化合物的抗S. aureus活性与对照药苯唑西林较接近,抗MRSA活性远优于对照药苯唑西林。  相似文献   

6.
海洋微生物因生存环境特殊,常能形成结构特异、活性良好的代谢产物。本文对1株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青霉Penicillium sp.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和抗菌活性评价。结果分离和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Nuatigenin(1)、吲哚-3-乙酸(2)、胸苷(3)和3-苯基乳酸(4),其中化合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化合物4对白色念珠菌抑菌效果良好,其余化合物对不同的菌均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纳米TiO2抗菌陶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并通过往釉料中掺入纳米TiO2的方式制成抗菌、自清洁陶瓷。考察了醋酸量、水量对凝胶时间的影响以及TiO2的加入量、掺杂Ag的TiO2的加入量、烧成温度等因素对抗菌、自清洁陶瓷制品的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纳米TiO2的最佳方案为:在室温、pH为2—3、反应物体积配比为:钛酸丁酯:无水乙醇:水:冰醋酸=5:20:1:1,实验所制得的纳米TiO2为锐钛矿晶型,晶粒尺寸为11-17nm。制备纳米TiO2抗菌、自清洁低温陶瓷的最佳方案为:烧成温度900℃、m釉料:mTiO2=100:5.34时抗菌效果显著。同时,适当的掺杂一定量的Ag有助于提高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8.
含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代新型抗感染药物,合成含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关键中间体是含氟芳香族化合物,如3-氯-4-氟苯胺、2,3,4-三氟硝基苯、以及2,4-二氯-5-氟苯甲酸。  相似文献   

9.
以4-氨基苯磺酰胺为原料,其与氯乙酰氯反应得到中间体2-氯-N-(4-氨磺酰基苯基)乙酰胺(Ⅱ),然后Ⅱ与叠氮钠和端基炔"一锅法"反应合成了10个1, 2, 3-三唑类磺胺化合物(Ⅲa~j)。利用FTIR、1HNMR、13CNMR和ESI-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特别是2-[4-(3-氟苯基)-1H-1,2,3-三唑-1-基]-N-(4-氨磺酰基苯基)乙酰胺(Ⅲh)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25 mg/L,与阳性对照药环丙沙星相当。  相似文献   

10.
以2,3,4-三氟硝基苯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还原合成2,3,4-三氟苯胺.并对其合成工艺中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5~70℃,氢气压力0.1~0.2MPa,m(2,3,4-三氟硝基苯):m(自制催化剂)=70.8:1.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品纯度为99.3%,收率达97.5%.  相似文献   

11.
1 2,4-二氯氟苯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市场 2,4-二氯氟苯是新一代含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的最佳品种——环丙沙星的重要中间体。环丙沙星全球年销售量在10亿美元以上。它具有广谱、高效、毒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等优点,位居喹诺酮类药物榜首。目前仍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另外2,4-二氯氟苯还可以合成多种新型喹诺酮类抗菌素如诺氟沙星、格帕沙星、二氟沙星等。同时还可以合成多种农药,为此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12.
以甲硝唑、对羟基苯甲醛及取代肼为原料,经过3步反应,以较高产率合成得到一类新型的甲硝唑-苯腙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确证,所得化合物经抗菌活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以(E)-4-(2-(4-(2-(2-甲基-5-硝基-1H-咪唑-1-基)乙氧基)苯亚甲基)肼基)苯磺酰胺活性最好,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1.56、0.78、0.39和0.39μg/m L。  相似文献   

13.
以水杨醛为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香豆素噻唑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证实.体外考察了所得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E)-N'-(3-氟4-羟基苯基亚甲基)-4-(2-氧代-2H-苯并吡喃-3-基)噻唑-2-酰肼活性最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0.39、1.56和1.56 μg/mL.  相似文献   

14.
PP-R管材专用抗菌母料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绍早 《塑料工业》2005,33(1):10-13
采用载银无机抗菌剂制得PP-R管材专用抗菌母料,研究了抗菌母料对PP-R管材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耐光性、安全卫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抗菌母料属实际无毒级物质;随着抗菌母料的增加,PP-R抗菌管材的抗菌性能增加,当抗菌母料的质量分数为4%时,即抗菌剂在PP-R管材中的质量分数为1%时,PP-R抗菌塑料的性价比最佳;表面处理过的抗菌剂在PP-R中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与PP-R基体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添加4%抗菌母料的PP-R抗菌管材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抗菌率都达到99%以上,具有高效、广谱抗菌性能;经55℃的去离子水浸泡16h后,抗菌性能下降较小,具有长效抗菌性能;通过240h的光老化实验后,平均色差为1.36,无明显变色,光老化性能优良;力学性能与空白PP-R管材相当,卫生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检验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稀土氯化物、2-氨基-4,6-二甲基嘧啶为原料,制备了一类新型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该配合物的化学组成:RE2(ADMP)(H2O)2Cl3(RE=La3+,Sm3+,Y3+,Er3+,ADMP=2-氨基-4,6-二甲基嘧啶)。抗菌实验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谱广。用MTT法对配合物使癌细胞凋亡能力做了初步研究,证明其具有使癌细胞凋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抗菌功能塑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抗菌母料YK-3、WK-11、WK—B及其复合物,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了以PE、PP、PVC、ABS为基体的抗菌功能塑料。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抗菌试验对各种抗菌塑料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菌PE、PP、PVC、ABS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强抗菌性,即抗菌率均达到或超过99%;在纤维级PP中只加1%的YK-3时,其抗菌率便超过99%;此外,抗菌功能塑料在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变色。所制备的抗菌塑料具有稳定而持久的抗菌活性特性。  相似文献   

17.
PE抗菌食品保鲜膜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先将抗菌粉体制成抗菌母料,然后将抗菌母料按一定比例添加至聚乙烯原材料中,通过混匀、吹塑等工艺制备了抗菌食品保鲜膜。研究了该抗菌食品保鲜膜的抗菌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光老化性能和卫生理化性能。发现当抗菌母料的添加量为4%时,抗菌食品保鲜膜具有抗菌效果好、抗菌谱广等特点;而它的物理机械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光老化性能良好,且卫生理化性能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中药有效成分丹皮酚 (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为原料,与水合肼反应得到中间体丹皮酚腙,然后分别与各种取代苯甲醛反应合成了9个N-苄叉丹皮酚腙,产率为50.5%~91.9%。初步探索了合成条件,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FT-IR,1H NMR,13C NMR, LC-MS表征。初步探索了合成条件、测定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测定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化合物N-(4-氟苄叉基)丹皮酚腙 (3c)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4μg/mL,化合物N-(2-氟苄叉基)丹皮酚腙 (3b) 对大肠杆菌表现出与阳性对照药利福平相当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海泡石载银抗菌剂制备抗菌母料,研究了抗菌母料用量对抗菌薄膜的抗菌性能、流变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抗菌母料用量为3%(质量分数)时,抗菌薄膜具有高效、持久的抗菌性能,而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基本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无机抗菌硼酸盐玻璃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金彩 《陶瓷》2005,(1):14-16,22
采用高温熔融法,在硼酸盐玻璃的配合料中引入抗菌剂磷酸银,一次烧制而成制得抗菌玻璃材料,并对硼酸盐玻璃的抗菌性能和缓释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抗菌硼酸盐玻璃时,合适的银含量为1.5%-2.0%,处理温度在1100~1400℃即获得良好的抗菌效果和缓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