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闭环矢量方程,建立某20辊森吉米尔轧机的辊系运动学分析模型,进而求解各辊辊心坐标,并对轧机调整关系曲线进行求解,为钢厂的工艺参数调整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冶金工厂提供高精度的难变形簿带钢,如变压器硅钢和镍铬不锈钢等。这类带钢厚0.025~0.25毫米,宽200~1200毫米,用普通的四辊轧机已不能生产,用多辊式冷轧机,如甘辊式森吉米尔轧机生产,则嫌该机机构复杂,维护和操作十分不易,而且生产费用较高。现在用MKW八辊轧机生产这类产品,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其主要原因是八辊轧机远较多辊式冷轧机设备简单,操作和维护比较方便; 采用侧支撑辊以消除工作辊有害的水平弯曲;在辊系布置中采用工作辊对支撑辊的偏心距e,使工作辊运转有良好的稳定性;由于传动支撑辊的采用小直径的工作辊,轧辊强度和轧机刚性较好,轧制压力及变形功小,而可轧厚变降低;随着生产品种的改变,一机多用,可改为四辊和双八辊轧机。所以八辊轧机是四辊和多辊轧机所生产品种之间的比较合理的“中间轧机”。  相似文献   

3.
轧辊弹性与热变形的耦合对带钢出口断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影响函数法分析了冷轧风的四辊轧机辊系的弹性变形,并用有限单元法对轧机工作辊的热特性进行了三维模拟,耦合计算结果表明,轧辊的热特性对带钢的出口断面有重要影响,利用影响函数法和有限单元法耦合分析轧辊的弹性变形和热变表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报轧件的出口断面。  相似文献   

4.
PC轧机辊系的三维建模与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ANSYS)建立PC轧机辊系的模型,并分析了PC轧机在不同工况下辊系弹性变形与工作辊/支撑辊的接触压力.计算结果表明,影响PC轧机轧件截面形状的主要因素是对辊交叉所产生的等效辊凸度.文中采用的建模与分析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六辊CVC轧机轧辊弯曲和压扁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法,利用大型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了六辊CVC轧机轧制过程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模型将辊系弹性变形与轧件弹塑性变形耦合在一起,进行统一建模与分析。运用该模型分别改变工作辊弯辊力、中间辊弯辊力、中间辊横移量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了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中间辊横移对六辊CVC轧机轧辊弯曲和压扁变形的影响规律。所建模型与分析结果可为六辊CVC轧机的板形控制研究提供理论数据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六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板带轧制中,轧机辊系弹性变形是影响板形质量的重要因素.以弹性基础梁理论为基础,将辊间接触及工作辊与轧件间的接触采用弹簧模拟其力学模型,从而获得六辊冷轧机辊系弹性变形的解析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将轧件断面形状分布与轧制压力分布耦合的迭代计算轧机辊系弹性变形和轧件最终断面形状的方法,利用MSC. MENTAT/MARC软件建立了六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的非线性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解析法、有限元法计算出的轧件断面形状与现场实测出的轧件断面形状及板带凸度数值相近,这说明研究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WRS轧机工作辊横移方案及辊系变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RS轧机是一种板形调控能力较强的新型轧机.分析计算了不同工况下工作辊的磨损曲线并确定了最佳横移方案,同时对给定工况下的辊系变形进行了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8.
WRS轧机工作辊磨损计算及板形调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热带钢连轧机设计及改造中采用WRS辊系作为下游机座可以增强机组的板形调控能力。从理论上分析了辊系在轧制中的磨损特性,工作辊磨损辊型的计算方法,根据实际轧制工况对其板形的调控、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场应用的14辊轧机,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立三维辊系弹性变形有限元模型,求解三维辊系复杂变形,分析第一中间辊抽动和中间辊凸度对承载辊缝的影响。研究得出第一中间辊抽动量在0-50mm时,带材边部厚度的调节范围;中间辊凸度与轧后板凸度呈线性关系,即中间辊凸度越大,辊系的横向刚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辊形是板形控制最重要的因素,为了较好地控制辊形的目的,文章根据变形特点,采用以APDL命令流构建模型的方法,来确保模型参数的可修改性,用ANSYS将轧机辊系的工作辊和支撑辊一起建模,并通过软件仿真结果再结合工厂实际结果比较,研究发现这样更好的研究轧辊的弹性变形,得到更好控制辊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对四辊轧机锥端支承辊的使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一般带凸度的支承辊相比,带钢截面形状更为平直从而改善了产品质量。本文采用特殊的求解接触问题的有限单元法对辊系的变形进行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分析二十辊轧机的受力情况,得出辊系稳定性的计算公式。并以辊系刚度最大为目标函数,对辊系尺寸进行了优化计算,提出了辊系尺寸的合理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影响热轧轧机技术状态的主要静态技术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并对某中板厂2 800 mm中板轧机轴承座侧间隙、轧机机架的沉降、轧辊的水平度、轧辊辊系偏心等主要参数进行了现场测量和分析,为同类轧机维护维修和技术改造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UC轧机辊间压力不均匀分布问题,采用中间辊非对称弯辊系统替代原有对称弯辊系统.应用影响函数法计算辊系变形,同时考虑辊缝中金属横向流动对带钢出口张力横向分布的影响,通过迭代方法计算出中间辊两端施加不同弯辊力后的辊间压力分布、出口厚度横向分布与出口张力横向分布.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中间辊非对称弯辊可以改善辊间压力分布不均,降低轧辊磨损和减少轧辊辊面剥落,且不会影响成品带钢的厚度和板形.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马钢中板厂四辊可逆式中板轧机辊系的受力情况,并结合生产实际计算出偏移量,此外进行了在有偏移量及无偏移量情况下力能参数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偏心距e=10mm时,轧辊轴承座受到的水平分力与其偏移方向始终保持相同,水平分力增大且方向固定不变,使辊系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马钢中板厂四辊可逆式中板轧机辊系的受力情况 ,并结合生产实际计算出偏移量 ,此外进行了在有偏移量及无偏移量情况下力能参数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当偏心距e=10mm时 ,轧辊轴承座受到的水平分力与其偏移方向始终保持相同 ,水平分力增大且方向固定不变 ,使辊系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四辊板带轧机的轴向动力学特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四辊板带轧机轧辊交叉情况下的轴向动力学特征,建立了辊系轴向振动的合理的动力学模型,基于摩擦学的预位移理论,给出了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以及工作辊与轧件之间的轴向刚度的定义。同时,分析了辊系的轴向阻尼特性,确定了轴向阻尼系数的量级。动载荷放大系数的研究为讨论轴向力对轧辊轴承的影响同时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四辊轧机机架进行应力和变形分析。结果表明,机架上横梁压下螺母孔顶部过渡圆弧处是应力最大的部位,该部位应力梯度大、过渡圆弧半径很小,必须采用子模型方法进行精确计算;辊系轴承座施加给机架立柱的侧向力对机架窗口水平方向的变形有很大影响,只有计及侧向力的作用,才能精确计算出机架窗口的变形。  相似文献   

19.
为抑制多机架热连轧系统的振动,以1 580 mm双机架热连轧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机架间增建横梁串联相邻轧机F1,F2来改进其结构。根据F1,F2轧机的实际结构和轧制参数,采用集中质量法并通过添加轧件和张紧辊,建立双机架热连轧系统的动力学简化模型;在ANSYS中,以质量和弹簧单元构建轧机辊系,并以梁单元搭建机架和横梁,建立串联前后的双机架热连轧系统有限元模型,分析增建横梁对辊系振动特性的影响,且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相邻机架串联后,F1和F2工作辊垂直振动信号变化不大,而水平振动信号峰值分别降低了25.59%,23.65%,相应均方根分别降低了37.97%,15.98%,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作辊系的水平振动,提高了轧机在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证明了串联热连轧机抑振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采用分割模型影响函数法计算辊间接触压力基础上,对HC轧机辊系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值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