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机载武器四象限测角制导新算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传统四象限测角算法误差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用于机载武器的四象限测角的高精度快速跟踪算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四象限探测器测角算法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四象限探测器测角误差是影响激光跟踪系统精度的关键,因此算法设计是提高跟踪系统跟踪精度的根本。首先分析了消除光学系统四象限探测器测角误差的几种算法,随后在不考虑非均匀性的影响下的条件下,提出了将插值法和传统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改进算法,测角误差能控制在0.1°之内且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于插值法的四象限探测器测角算法设计与实现方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勇  祝天瑞  李蕊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40(3):544-547,569
四象限探测器测角系统需要同时满足系统反应时间短和误差小的要求.在分析了四象限探测器测角现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插值法和传统算法相结合的一种改进算法,测角误差较小且容易实现.设计了适合实际应用的一套测角系统:模拟信号接收后,首先进行放大、去噪、相关检测等处理.随后进行模数转换,这一部分电路设计为目标方位检测电路;得到数...  相似文献   

4.
几种四象限探测器测角算法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考虑探测器非均匀性影响的情况下,本文分析了传统四象限测角算法和另外几种算法在计算入射光的俯仰角和偏转角时的性能,还比较了在整个平面内各个算法得到的俯仰角的误差曲面.从比较中看出,采用曲线拟和的方法,硬件实现简单,测角精度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5.
邱雄  王仕成  刘志国  徐炜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7):20190453-1-20190453-7
四象限探测器对目标的测角精度直接影响激光制导武器的制导精度,因此研究四象限探测器测角精度十分重要。采用计算和仿真分析的方法,基于导引头入瞳处脉冲峰值功率密度服从均匀分布,噪声干扰电流服从高斯分布,建立了激光导引头光束偏转角误差模型;但由于噪声干扰使光束偏转角误差具有随机概率性,所以将光束偏转角误差的均值和标准差作为四象限探测器测角精度的衡量标准,分别建立了光束偏转角误差的均值和标准差与导引头光学系统参数、光斑半径、漫反射激光入射角、噪声干扰电流以及导引头入瞳处脉冲峰值功率密度之间的关系,并以导引头光束偏转角误差标准差为例,结合应用背景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6.
常军  陈娟  张璋  常昶 《电讯技术》2023,(1):56-62
根据弹载俯冲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成像原理,提出了目标的SAR测角算法,并仿真分析了弹载SAR成像目标定位和测角误差。前斜角、高度误差和多普勒测量误差对测角影响很大,姿态角误差会影响最终的测角误差。SAR测角精度是影响导弹末制导的关键,需要对系统各项误差项进行约束控制。提出的SAR目标测角算法及测角精度仿真分析结果可为导引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精度角度测量装置是保证旋转设备精度和性能的关键, 广泛应用于测量跟踪仪器中, 特别是对于大尺寸坐标测量仪器, 测角相比于测距是制约坐标测量精度的瓶颈。在精密一维轴系平台上, 采用高精度柱面光栅及四个读数头构建测角装置, 对传感器本身、安装及轴系跳动等误差因素对测角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角度测量标准器具校准角度测量误差, 对误差数据进行谐波分析。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参数优化方法, 建立误差补偿模型, 对测角误差进行了补偿。实验结果显示, 补偿后柱面光栅测角误差减少为0.7, 证明了误差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显著地提高了角度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相控阵雷达和差波束法测角精度,研究了相控阵天线和差测角误差曲线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影响测角精度的不同因素.针对相控阵雷达测角误差函数随天线扫描角度变化问题,提出了任意扫描角度下相控阵天线相位中心的工程计算方法,可实时计算不同扫描角度的测角误差函数.仿真得到的测角误差曲线斜率与暗室测试得到的结果能够很好吻合,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舰载相控阵雷达通过捷联惯导设备获取雷达实时的姿态角度信息,但捷联惯导设备存在姿态测量误差,目标在坐标变换至导航坐标系时会引入相应的测角误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测角误差抑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联合方位角测角误差和俯仰角测角误差的代价函数,调节捷联惯导设备与相控阵雷达的航向角偏差,获取最优安装位置下的综合测角误差,实现对捷联惯导设备引入测角误差的最大抑制,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米波天线尺寸庞大、机动性差的问题,文中利用干涉仪测角原理,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可全方位同时探测的米波雷达天线及相应的测角算法,该天线尺寸小、结构简单,测角算法具有测角精度高、算法简单的优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此算法的信号处理流程,给出了在不同信噪比时测角误差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圆形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的条纹形状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浩  王选择  翟中生  杨练根  刘文超 《中国激光》2012,39(7):708002-187
为了实现二维小角度的测量,采用压电陶瓷(PZT)驱动方式,获取运动的干涉条纹。利用数值积分法推导了理想干涉条纹下,条纹宽度、条纹方向角与光电探测器各象限信号相位的关系,解出了各象限相位等效点,并建立了激光光束夹角与条纹形状之间的模型。应用椭圆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实现了四象限探测器相位信息的有效提取,达到识别条纹宽度和方向角的目的。二维偏转角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对工作台角度偏转量等精密测量的要求,即使是在干涉条纹形状不规则、工作台运动频率不严格一致的环境下,对条纹形状的识别精度也很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2.
当激光捷联导引头工作在设计的线性区外时,在确定的激光导引头参数条件下,通过对激光探测器输出电信号的综合处理与运用,从软件算法方面可将激光导引头线性区向外大范围扩展。当目标回光剩余光斑占有两个象限时,经计算、标定,其测量结果较准确,扩展后的测量结果与线性区内测量结果呈准线性分布,当目标剩余光斑仅占有一个象限时,其质心相对于导引头视轴的距离可精确确定,但其给出的俯仰、方位位置存在较大偏差,通过限定角度,可以给出目标粗略角度位置。  相似文献   

13.
A firing scheme based on a microprocessor to control an antiparallel-connected three-phase thyristor dual converter is presented. Using table-look-up algorithm to speed up the response, it gives a full range control of the firing angle between 0° and 180° for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current control. The maximum time delay required to correct the firing angle is one-sixth period of the ac power source. The firing angle between 120° and 180° is used for the regeneration braking to achieve the required dynamic performance in four quadrants. Built with all digital circuits with no further adjustment, this system is more reliable and has lower cost.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加速度计或陀螺仪的测姿方法均存在大角度条件下姿态角误差放大、突变问题。对大俯仰角测量,通过预置欧拉旋转法可确定冗余加速度计的布置方式,降低了俯仰角测量误差。对大俯仰角条件下的滚转角测量,提出基于角速率阈值判定的陀螺解耦测姿算法。当俯仰角速率大于设定阈值时,采用角速度投影可钳制滚转角误差的漂移;当俯仰角速率小于设定阈值时,采用角速度积分可避免角速度投影造成的姿态误差放大。通过理论推导、分析和仿真,预置欧拉旋转法能有效避免大俯仰角条件下俯仰角姿态误差放大,陀螺解耦测姿算法能在振荡环境下长时间保持滚转角精确度。  相似文献   

15.
常凌颖  赵俊香  郑爱国  杜丹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10):1017004-1017004(8)
基于孔径分割的全斯托克斯测量仪可以获取目标的全部偏振信息,但是偏振探测仪器自身的误差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因此需要对测量仪获取斯托克斯矢量[S0,S1,S2,S3]时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首先,研究了偏振光学中斯托克斯矢量相关理论;其次,介绍了基于孔径分割的全斯托克斯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和测量原理。然后,分析了测量仪获取斯托克斯矢量时的误差源。最后,仿真分析了该误差源对斯托克斯矢量和目标偏振信息(偏振度、椭率角和方位角)的影响。最终仿真结果表明:波片相位延迟量5时,偏振度和椭率角的相对误差为1.16%、4.55%,波片快轴方向相对于x轴的角度为2时,方位角的相对误差为7.68%;CCD探测器的噪声信噪比为40 dB时,偏振度、椭率角和方位角的相对误差约为1%。分析结果为实验装置元件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为基于孔径分割的全斯托克斯测量仪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李双  裘桢炜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43(12):4100-4104
同时偏振成像探测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遥感探测技术,该技术采用分振幅方式,在同一个探测器上同时获得被探测目标0、45、90、135四个偏振方向的偏振强度图。这四个检偏方位受到仪器自身偏振效应、偏振器件误差和膜层的影响会发生偏离,为了保证偏振探测精度,对系统的四个检偏方位采用Equator-Poles 定标和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校正,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一致性在0.4%以内。线偏振度实测精度与理论分析精度都在2%以内,这验证了检偏方位校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从干扰信号的波束域和时域特征入手,建立了基于四阶累积量联合对角化的干扰估计模型,提出了联合干扰重构和自适应对消的主瓣干扰抑制算法,给出了处理流程和工程应用条件,分析了干扰重构的相对误差,对信噪比损失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评估了对测角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干噪比大于40 dB、干扰与目标夹角大于1/8 波束宽度的条件下,该算法可有效抑制主瓣干扰,其重构的干扰信号与真实干扰信号相对误差小于2% ,干扰抑制后目标回波信噪比损失小于3 dB,测角精度恶化小于波束宽度的1/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