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准确、快速、经济地检测厚度较大、未碾压密实的回填风化砂地基的工程性状,必须采用能对较深砂土层进行检测的原位测试方法。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是最有希望被采用的方法,但是在此之前本地区尚无这二种方法确定回填风化砂性状的经验公式。通过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与回填风化砂的室内物理力学试验、载荷试验的对比研究,发现标准贯入击数、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与回填风化砂的相对密度、内摩擦角、压缩模量、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模量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并建立了上述指标之间的经验关系,然后将经验关系应用于回填风化砂地基的检测。实践证明,应用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检测回填风化砂地基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静力触探在广州南沙地区软土中的试验研究成果,提出用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计算该地区软土的压缩模量和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3.
在粉喷桩复合地基设计时,粉喷桩承载力一般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中的经验公式计算,在邯郸市区应用时误差较大.本文通过7个工程的静力触探试验指标一比贯入阻力Ps与粉喷桩单桩载荷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用Ps确定粉喷桩单桩承载力Pkd的经验公式,经在多个工程应用,并经载荷试验验证,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回填土地基强夯处理效果检验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收集整理了广东省电力行业工程建设中的强夯加固全风化花岗岩及残积土回填地基工程实例资料,包括夯前土的物理性质及夯后现场检测中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数据。以土的粒组特征为依据将回填土分类,基于平板载荷试验,分别分析了标贯试验、动探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法进行回填土地基强夯处理后承载力及变形模量检测的适宜性,归纳了标贯击数N、动探击数N63.5、比贯入阻力Ps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模量的统计规律,分析了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这对于相似地质条件的强夯处理地基的检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三门峡陕县某工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为例,利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土工试验、经验公式所得的地基承载力进行比较,从而对相类似地层承载力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静力触探(CPT)是用静力将探头以一定的速率压入土中,利用探头内的力传感器,通过电子量测器将探头受到的贯入阻力记录下来。由于贯入阻力的大小与土层的性质有关,因此通过贯入阻力的变化情况,可以达到了解土层工程性质的目的。该文结合杞麓湖地区工程实践来介绍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在软土地基勘察中的部分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手段,对采用"排水板+高真空击密法"的某工程场地吹填砂和深层软土地基处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软基处理效果明显,土体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对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液化判别结果的对比研究表明双桥静力触探试验液化判别更偏于安全,且锥尖阻力基准值取值越高,越安全;根据双桥静力触探参数和十字板剪切参数的关联性,对比了不排水抗剪强度推算值和十字板剪切试验实测值,对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推算取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海生 《矿业科学技术》1998,26(2):23-25,48
通过分析,研究滁州一般粘性土静力触探成果与承载力及压缩模量的相关性,建立滁州地区用静力触探成果计算承载力和压缩模量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
以西安某黄土场地为例,论述了静力触探测试方法的适用条件。当饱和黄土层较厚、而其下部土层较硬时,测试过程中探杆易侧向弯曲而使测试难以达到理想的深度,据此提出一种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依据室内试验的物理力学指标预测静力触探侧壁摩阻力及锥尖阻力的方法。通过西安市区及附近建筑场地的实测对比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建立了静力触探参数即侧壁摩阻力及锥尖阻力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用实际工程对模型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室内土工试验的物理力学指标如液限、压缩模量等可作为静力触探参数的预测变量;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实用性,这一方法为静力触探参数的确定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董同新 《资源环境与工程》2013,27(3):255-256,278
为准确获取中低压缩性黏土地基的压缩模量,对宁安客专典型中低压缩性黏土地基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压缩模量与现场标贯击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宁安客专试验工点中低压缩性黏土压缩模量与标贯击数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于中低压缩性黏土层,通过建立两者间的经验公式,根据标贯击数可以较准确的确定其压缩模量。  相似文献   

11.
场地湿排粉煤灰的工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取原状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浅层平板载荷试验、单桩竖向载荷试验、击实试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得出场地粉煤灰不具湿陷性、非欠固结土、遇水软化等关键性结论,并提供了粉煤灰地基土的常规物理力学参数、压实参数、承载力特征值、桩基侧摩阻力标准值等指标,确保了建筑物地基基础安全和经济。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估算软土压缩性参数的可能途径。首先利用土的物理指标估算压缩性参数,通过逐步回归统计,发现天然孔隙比e_0与土的压缩性参数(Es或Cc)相关关系最好。其次是利用静力触探贯入阻力qc估算Es,发现qc直接与土工试验所得Es建立回归关系,相关关系并不好,估计与室内土工试验所得Es本身离散性很大有关。又依据大面积堆载的分层沉降观察资料,反算上的压缩模量,发现反算压缩模量约为7qc。这个关系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作为原位测试手段之一,静力触探在评价黏性土的力学性质指标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双桥静力触探将锥尖阻力和侧摩阻力同时测量,黏性土的压缩模量、黏聚力可以与锥尖阻力建立关系,侧摩阻力则是反映黏性土的摩擦性能,即内摩擦角.该文通过海口秀英港的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将地面下约15m内的欠固结吹填土、正常固结淤泥质黏土及粉质黏土的压缩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与锥尖阻力、侧摩阻力相联系,结果显示,压缩模量、黏聚力和锥尖阻力基本上成正比,而内摩擦角与侧摩阻力的线性相关性程度较高.土层压缩模量、黏聚力及内摩擦角与双桥静力触探成果相关联的经验公式也随之得出.  相似文献   

14.
孔压静力触探确定软粘土地基强度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先进的静力触探设备,根据锥尖阻力和灵敏的孔压进行了土层划分.贯入过程中,在土层不同深度处进行孔隙水压力消散试验,分析了砂性土和粘性土孔压消散特征,推算出的土体固结系数符合实际情况.分别采用理论和经验公式计算了软粘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对各类方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软粘土地基强度计算经验参数的取值范同,为该区域静力触探勘察设计工作提供了地区性经验指标.  相似文献   

15.
静力触探试验估算粉喷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粉喷桩复合地基设计时,粉喷桩承力一般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中的经验公式计算,在邯郸市区应用时误差较大。本文通过7个工程的静力角探试验指标一比贯入阻力Ps与粉喷桩单桩载荷试验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用Ps确定粉喷桩单桩承载力Rk^d的经验公式,经在多个工程应用,并经载荷试验验证,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伊拉克哈法亚油田的地基土进行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及室内土工试验,根据回归分析理论,得到了基于标贯试验击数N、土工试验参数(包括含水率ω、密度ρ、塑性指数Ip、孔隙比e)的地基承载力回归方程.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当该区域没有条件进行载荷试验时,可以利用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的结果确定地基承载力.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区域地质条件相似,该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确定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区的地基承载力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冲积平原、河漫滩等地区进行工程建设,一般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需要,采用静力触探试验,并配以机钻探、标准贯入试验使用,对工程区地层岩性进行划分,以及确定各类土层的厚度、贯入阻力等,并结合室内相同层位土样的试验研究,利用地区工程经验,评价砂土层密实度、液化、承栽力等特性,试验资料分析成果有效、可靠.对工程中运用其操作,提供真实、准确、可靠试验资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软土地基承载力指标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软土地基承载力大小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 (N1 0 )对承载力大小变化最为敏感 ,施工过程中用于检测软土地基承载力既简便又较准确。其次为软土的天然密度 (ρ)、压缩模量 (Es)、粘聚力 (c )和塑性指数 (Ip) ,在室内试验中可优先利用这些参数来确定承载力大小。而天然含水量 (w)、孔隙比 (e)和液性指数 (IL)相对较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由于载荷试验是求地基承载力的最佳途径,现代分析方法要求在较大深度以及水下取得大量数据。该文叙述用三倍于压板直径的环刀取原状土,按载荷试验的边界条件,在室内进行微型试验求地基承载力,同时用静力触探求变形模量。其结果用于确定基础类型,并用有限元法求地基变形。  相似文献   

20.
该文详细介绍了扁铲侧胀试验的应用现状和使用方法。通过对唐山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勘察工程中扁铲侧胀试验与其它试验手段成果的综合分析评价,在与静力触探试验、T型触探试验的试验参数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经数理统计后得出扁铲侧胀试验与其他原位试验的相关关系,给出通过扁铲侧胀试验获得软土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并对计算精度进行了分析评价,能较好地反映现场软黏土的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