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拉开档次法的矿山开采程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开采程序的基本要求是在满足生产能力要求条件下,既能安全持续生产,又能花费少的投资和生产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使用"拉开档次法"构建评价模型对矿山开采程序进行评价,使其更加科学。文章阐述了使用"拉开档次法"评价模型确定矿山开采程序的方法和步骤,最后结合某金属矿山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露天开采程序的基本要求是在满足生产能力要求的条件下,既能安全持续生产,又能花费少的投资和生产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使用"拉开档次法"构建评价模型对矿山开采程序进行评价,使其更加科学.阐述了使用"拉开档次法"评价模型确定矿山开采程序的方法和步骤,最后结合某金属矿山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煤炭工程》2021,53(10)
露天矿的开采程序能否进行优化直接影响着矿山开采的总体经济效益,为了解决安家岭露天矿过芦子沟背斜开采程序问题,通过对安家岭矿地质条件、生产现状及排土空间等的分析计算,提出了"现采区工作线直推"、"直推+北部超前"和"L型扇形转向"三种技术可行的开采方案;在对上述方案中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与TOPSIS法相结合,先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选取的九个评价指标所占权重,再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对三个方案进行排序计算,最终确定"直推+北部超前"为最优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4.
开采程序直接关系到矿山的安全高效生产,影响矿山企业的发展及经济效益。 为解 决黑岱沟露天煤矿过断陷带开采程序问题,依据黑岱沟露天煤矿的煤岩赋存条件、矿山生 产现状、工艺设备类型等因素,提出了3 种开采方案。 从经济、技术、安全三方面综合考虑 与方案相关的评价指标,运用三维建模和模拟开采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各指标确定 了指标值。 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理想点法相融合的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确定 了最优的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分析各种影响矿山生产规模的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矿山生产规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石人沟铁矿的开采生产规模方案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安太堡露天矿的开采程序实践为例,介绍了近水平矿床分区开采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些特殊开采程序,包括开拓运输系统、排土系统等,其使用在国内开创了先河,并均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对同类矿山的生产和设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铁路紧邻某铁矿地表矿区东侧穿过,距离矿区采矿权边界约161 m。为论证地下开采岩移对地表铁路的影响,建立了矿山开采三维数值分析力学模型和地表变形数值模型,根据浅孔留矿全面法和浅孔房柱采矿法的特点及矿山下行式和后退式的回采顺序,采用有限差分程序,以自重应力场为主,计算分析了矿山开采扰动下的采场与围岩地压活动规律、地表变形规律及对地表铁路的影响。由地表铁路所在处的倾斜值、曲率值和水平变形值,验证了井下开采岩移对地表铁路的影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为矿山安全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矿山安全生产建设中,对井下空区进行探测、对空区安全性及地表移动规律等进行分析评价,以及制定科学合理的空区处理方案非常重要,这对延长矿山现有资源的开采年限,为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应用空区探测系统(CavityMonitoringSystem,简称CMS),精确地获取地下矿山采空区的三维形态和准确的空间位置,并借助大型三维矿床软件DIMINE建立起了空区的三维形态模型,通过耦合方法实现在FLAC3D中生成能准确反映空区和围岩地质结构及岩性条件的数值模型,简化复杂空区稳定性计算的结果,并提高了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使用地质模型转换的数值计算模型,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成功的模拟,并证明采用"地质-数值"耦合方法的方法对采空区稳定性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矿山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生产要求,提出了多种采矿方法方案,通过技术比较,选用条柱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满足了矿山安全高效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露天煤矿开采计划优化通常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优化生产能力、开采顺序以及开采寿命,优化模型与算法中大都没有把矿山基建投资作为内生变量考虑,忽略了其对矿山生产规模以及整体经济效益的影响。鉴于此,把基建投资看作生产规模的函数,并在开采计划优化过程中,将基建投资作为内生变量,使用枚举法构建露天矿开采计划优化模型和算法。将建立的模型和算法应用到矿山案例中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基建投资对矿山开采计划有较大影响,生产能力比不考虑基建投资降低了25.9%,开采寿命延长了6 a,开采顺序也相应发生了较大变化,相比较而言,在优化中考虑基建投资得出的计划方案比不考虑基建投资更为合理;而且基建投资与开采计划同时优化得到的经济效益要比二者单独设计得到的经济效益高出4.6%。  相似文献   

11.
草楼铁矿充填接顶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空区接顶充填效果对充填采矿法矿山的安全和生产都有较大影响,草楼铁矿根据该矿具体情况总结出了一套新的接顶工艺,虽然工序较传统的略有增加,但其接顶率很高,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该矿后继的采充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也可为类似矿山的接顶充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矿山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实现生产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目标,针对地下金属矿山传统计划编制时存在主观性强、实时性差、效率低、误差大以及难以求得全局最优解的弊端,以采掘车间月出矿量、月出矿平均品位、月生产利润为目标,以采场地质条件、车间生产能力、生产任务以及生产原则为约束,构建基于多目标0-1规划的采掘车间作业计划优化模型。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对目标函数进行降维,决策变量为二维0-1变量,从空间和时间2个维度描述了采掘车间的生产决策状态,简化了模型的求解过程,在LINGO求解器中编写模型语言进行求解,进而得到计划周期内的最优排产方案。以某地下黄金矿山车间作业计划编制为应用案例,解算出某月采场开采的最优时序方案,并用甘特图进行直观展示。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地下金属矿山采掘作业计划编制,克服了手工编制方法的弊端,保证了采掘车间生产指标的动态平衡,有利于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复合煤层露天矿下部煤层开采境界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闯  白润才  刘光伟  曹博 《煤炭学报》2015,40(9):2085-2090
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研究近水平复合煤层露天矿剥、采、排程序对经济剥采比的影响,提出了复合煤层露天矿下部煤层开采境界的优化方法。分析了露天矿经济剥采比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复合煤层露天矿剥、采、排工程位置模型,构建了下部煤层及其覆盖物厚度拟合函数,揭示了下部煤层开采境界与开采成本的关系,研究开采下部煤层经济剥采比的优化确定方法。在神华宝日希勒露天煤矿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使近水平复合煤层露天矿下部煤层得到经济合理地回采,实现矿床开采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陡帮分区开采工艺在穆利亚希露天铜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陡帮分区开采工艺进行穆利亚希露天铜矿的采剥工作,可以调整采剥顺序、降低基建剥离量、均衡生产剥采比,同时可以尽早采出硬岩矿石,均衡湿法选冶厂软岩矿搅浸、硬岩矿堆浸的生产。陡帮分区开采工艺对穆利亚希露天铜矿采剥具有实际效果,同时可供类似矿山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DIMINE软件系统的露天矿境界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露天境界优化是露天矿设计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而最终境界优化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矿山资源状况、开采技术条件、矿产品销售价格、矿石开采及处理成本等多种因素,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复杂工作。目前,三维可视化矿床模拟技术和露天境界优化方法的完美结合使其工序更为简化,并可获得良好的动态效果。以广西平果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借助DIMINE软件系统建立了该露天矿山的三维实体模型,更加准确、直观地反映了矿床与工程实体的形态及其空间分布关系。针对所建的矿体模型进行了品位估值、储量计算等工作,并基于Le-rchs-Grossmann优化方法(L-G法)对该铝土矿进行露天境界优化研究,参照采矿手册及工程经验,确定合理的露天境界优化参数,得出了该矿山露天开采的最优经济境界。结果可用来指导该矿山前期的资源开发和投资决策,并为后期安排生产计划和实时调度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选择适合贵州某金矿的最佳采矿方法,以解决该矿开采难度大与开采成本高的问题,根据矿山实际地质条件,初选出了适用于该矿体的采矿方法。将数值模拟与未确知测度理论相结合,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三种备选采矿方法的安全性,同时作为优选模型的指标。结合矿山实践经验,优选出采场生产能力等11项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指标,利用信息熵计算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引入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评价,同时按照优越度进行排序,构建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采矿方法优选模型。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采矿方法即下向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开采遇到的问题,扩大矿山生产能力,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矿石开采后遗留下的采空区,对矿山而言始终是一种安全隐患,采空区的稳定与否关系到矿山的生产安全。本文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选取了5个最能充分反映采空区特征的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并基于变异系数法的客观性以及功效系数法的简单高效性,提出一种功效系数法采空区稳定性判别模型,并结合数值分析方法对某矿山7个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判别与对比论证。结果表明:模型的判别结果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基本一致,所提出的采空区稳定性判别方法计算简单快速,能较为准确的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为矿山采空区治理和稳定性评价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判别方法对井下矿山的安全生产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几何模型技术的矿山三维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矿山几何建模的技术强度及工作量,开发了一个用于矿山三维建模的采矿特征库。介绍了基于采矿特征库进行矿山三维建模的过程。采用采矿特征库进行矿山三维建模,可极大地降低矿山工程人员的技术要求,显著地简化矿山建模的过程,提高矿山实体建模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孙中辉 《煤炭学报》2000,25(6):585-588
针对新汶矿区的特点,从不同开采模式的年产量、工作面数目、稳产时间、工艺方式、综合效能度、经济合理性及风险值等7个方面,较为系统全面地进行高产高效矿井开采模式合理选择,建立了开采模式选择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以翟镇煤矿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