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服装的结构是影响其着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服装的开口部位可形成"烟囱效应",本文以已有的蒙古族服饰相关研究为基础,从蒙古袍的结构方面分析了蒙古族服饰的着装舒适性,上下贯通的"烟囱效应"风道,是蒙古袍达到通风、透气、散热效应,满足热平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袖裆结构多出现于现代服装结构中,在民族服饰中的研究甚少。文章采用标本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服装结构角度对民族服饰的袖裆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对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实物标本的数据采集、整理、结构图测绘,发现民族服饰袖裆结构存在“袖裆开口”到“独立插片”再到“衣身或袖身相融”三种不同形态类型。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服装结构的变化衍生袖裆结构类型的多样性。少数民族纺织技术在布幅宽度上的相对稳定,是民族服饰袖裆结构不同形态保存至今的重要因素。多样性的民族服饰袖裆结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敬物尚俭”思想。  相似文献   

3.
袖裆结构多出现于现代服装结构中,在民族服饰中的研究甚少。文章采用标本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服装结构角度对民族服饰的袖裆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对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实物标本的数据采集、整理、结构图测绘,发现民族服饰袖裆结构存在"袖裆开口"到"独立插片"再到"衣身或袖身相融"三种不同形态类型。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服装结构的变化衍生袖裆结构类型的多样性。少数民族纺织技术在布幅宽度上的相对稳定,是民族服饰袖裆结构不同形态保存至今的重要因素。多样性的民族服饰袖裆结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敬物尚俭"思想。  相似文献   

4.
《丝绸》2021,(2)
为探寻民族服饰色彩的配色模式,文章提出色彩心理学与民族服饰色彩文化融合的研究观点,解析广东连南排瑶服饰配色作为设计对象的心理情感,探索相应的配色方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与对比分析法研究色彩心理效应与排瑶服饰配色的情感寓意的理论依据。通过提取排瑶服饰色彩,引入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分析排瑶服饰配色的形成原因。最后将排瑶服饰色彩与色彩心理效应相结合,利用语义差分法对色彩评价进行量化分析,设计出具有心理暗示功能的配色方案并进行实践应用,从色彩心理学角度提供关于民族服饰色彩创新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户外服装除装饰与美化人体外,还应具备通风散热保持人体热湿平衡的功能。文章从户外服装开口结构与通风效应关系研究出发,分析户外服装的自然开口与设计开口的类别,服装自然通风和设计通风相应的通风效应,探讨了户外服装开口结构与通风效应的设计技巧,为今后根据户外服装功能要求,选择合理的开口结构,达到最佳的通风效应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针对330MW亚临界机组烟囱防腐改造工程,采用玻璃钢防腐技术,利用玻璃钢重量轻、耐腐蚀、易制作、使用久的特点,进行地面工厂分段预制、外部吊装、全程自立技术方案,突破了老旧机组改造时烟囱烟道开口过小,施工难度和周期长技术难题,通过从立项、设计、安装全过程管理,科学运用安全技术,确保了工程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将用户体验设计的方法和流程运用到民族服饰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过程中,服饰、空间、设计师与用户形成互动,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掌握用户心理。利用交互式虚拟展示设计可让更多的人进行体验,从而更好的了解民族服饰,扩大民族服饰文化传播面,为民族服饰营造更有力的存续环境。  相似文献   

8.
周莹 《纺织导报》2012,(10):96-98
我国民族服饰艺术因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保留有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在时下国际时装T台上日盛的“民族风”题材的时装设计中,对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服饰的借鉴是众多设计师们的重要设计手段.而设计师们对中国民族服饰的借鉴则主要是从民族服饰的文化、造型、色彩、图案及工艺这5个方面展开,对传统民族服饰元素进行时尚的设计再造.  相似文献   

9.
吴迪 《模型世界》2011,(8):42-43
经过两周断断续续制作,我完成了"亚利桑那"号的烟囱和舰桥上层建筑。 先来说说烟囱。烟囱的主体零件B44和B45拼合后(图1),组合度完全没问题,只是烟囱盖上的三张蚀刻片PE17、18与PE23之间不易定位,它们的粗细配合还是可以的,我先是把PE17固定住,然后再安装PE23和PE18。  相似文献   

10.
民族服饰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种结合体,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语言。结合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民族服饰的地域特征、色彩地域性、配饰独特性及民族的图腾崇拜,为研究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民族服饰的图案、色彩、环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民族服饰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设计理念与制作工艺。分析表明,在服饰设计理念与审美观点瞬息万变的现代,只有牢牢把握民族服饰的特征,借鉴民族元素、设计理念并改进制作工艺才能有针对性地对服装进行设计,使民族服饰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理念之中,不仅为打造具有民族特点的国际化品牌奠定基础,更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纺织浆液浓度超声波在线检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湲  徐东 《纺织学报》2007,28(4):100-103
通过现代设计语言阐释民族服饰文化内涵的符号,从服装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民族服饰形态的符号学观念,剖析民族服饰中符号的来源和寓意,从图腾、纹样、色彩、款式、材质等方面论述中国民族服饰的符号特征.并将民族服饰的符号学规律加以归纳汇总,以服饰符号为载体识别每个民族的特征,为了解民族文化符号传达的寓意和把握中国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将民族文化元素合理地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王伯言 《西部皮革》2023,(4):136-138
文章从满族民族服饰的分类、满族民族服饰图案的种类及所传达的文化寓意方面入手,对满族民族服饰图案进行剖析和研究,使人们对满族民族服饰的认知更进一步,从而为满族民族服饰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给服饰设计产业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惠安女服饰极具文化特色,但日渐消失。它可分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净峰两个类型,选取对极具代表性的崇武地区的服装进行相关研究。区别于美学角度,从惠安女服装结构舒适性的角度入手,分别对惠安女上装和下装的结构进行解构,分析其结构设计的原理,并对惠安女服装的开口形成的"烟囱效应"和"风箱效应"进行分析。从而得知,惠安女的服装结构设计符合着装舒适性需求和劳作需求,具有良好的结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潘茹 《染整技术》2023,(7):84-86
印花工艺运用作为少数民族服饰设计中的重中之重,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民族服装服饰的艺术文化底蕴,还可以满足市场消费者对于个性服饰产品的购买需求。因此,设计师要善于运用印花工艺进行少数民族服饰创新设计,将复古潮流元素与民族服饰设计有机在一起,设计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流行服饰,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分析与探讨少数民族服饰设计中印花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流,民族服饰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和身份认同的表达方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手工美育作为培养创造力、审美情操和文化传承能力的教育方法,具有将民族服饰元素与手工制作技艺进行结合的强大潜力与现实效果,能进一步丰富和展示民族文化的魅力。正因如此,深入研究手工美育在民族服饰中的应用和影响,探索手工美育对于民族服饰制作的深刻影响,能有效推动手工美育在民族文化领域的深耕发展。文章从手工美育的关键价值着手,研究了手工美育对民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并从技艺创新、纹样图案设计以及材料选择与处理三个方面展现了手工美育对民族服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浅析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交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长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如何实现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元素的有机结合,成为设计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在对民族元素进行定义和分析的基础上,对造型、结构、材料、工艺、图案等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探寻在设计实践中如何使现代设计元素与民族服饰元素走向完美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民族服饰对现代服饰的影响是巨大的,关于对民族服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远而近、由传说到现实、由粗略到翔实、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漫长发展过程。现代服饰从民族服饰中提取设计元素,可以丰富、开拓服饰的发展,当现代服饰与民族服饰更紧密地融合时.现代服饰将出现万紫千红、瞬息万变的景象。  相似文献   

19.
从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设计的意义入手,通过对民族服饰元素的特点及审美的分析,着重探讨了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分别从服饰色彩、服饰图案和服饰工艺的运用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的探讨,拓展了现代服装设计的创新设计思路,对弘扬民族服饰文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傅家怡 《纺织报告》2020,(2):100-101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服装也必然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对传统民族服饰的研究设计与创新,是对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动力,将传统民族服饰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是很有必要的。文章将彝族传统服饰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注重再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通过设计作品将传统与潮流、时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