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汽车人机界面交互设计的情景板工具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曾庆抒  赵江洪  谭浩 《包装工程》2014,35(22):22-26
目的探讨汽车人机界面交互设计的工具和方法。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理论框架构建的方法 ,提出了一种整合"软件"和"硬件"人机界面交互设计的情景板工具。结论通过某电动车内室人机界面的设计案例,对中控界面的部件造型和交互系统界面进行整合设计,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原型特征提取的界面交互人格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人可  王肖苑 《包装工程》2017,38(16):71-77
目的探讨界面交互人格化的设计方法。方法在对人与人交互行为设计原型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取设计原型的形式特征并转换为界面交互的形式特征,从而进行界面交互行为设计编码。具体做法是,寻找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交互行为作为界面交互行为的设计原型,让被试者演示某些特定的人与人交互行为来显现人格特质。结果通过智能电视"推送通知"设计实践,初步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结论运用原型特征提取方法可实现界面交互系统的人格化,增强界面系统使用过程的情感价值,提高用户体验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解决当前综采工作面虚拟监测系统功能分区混乱,色彩、布局、交互流程等方面都缺乏人性化研究,所导致的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方法 将情境设计理论和用户体验层次模型相结合,提出构建综采工作面虚拟监测系统界面的交互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综采工作面虚拟监测系统进行了需求定义和功能分析,并对系统功能进行了优先级排序;接着在“概念—原型—视觉”的情境求解过程中,设计了交互逻辑和视觉元素,提出了高效的、符合用户认知的交互设计模型;最后运用Unity3d开发引擎,对上述虚拟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开发。结论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案具有很好的用户体验感,也为虚拟系统界面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何舒姝  李世国  吴乃奇 《包装工程》2015,36(4):80-83,112
目的针对新型高速Stick多列充填包装机的人机交互要求,进行交互界面的一系列设计研究和实践。方法通过对包装机交互界面的特殊性分析、对比和设计案例分析,在界面元素和逻辑层级的统一、标签及页面名称的协调、界面布局和层级跳转的统筹规划以及视觉风格的表达等方面完全满足了用户需求。结论提出的高速Stick多列充填包装机界面设计和系统的一致、信息架构合理和符合用户认知的交互界面设计3个原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及视觉美观程度,帮助企业建立界面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5.
界面服务系统的审美体验特征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谭浩  吴永萌 《包装工程》2015,36(12):16-19
目的探讨界面服务系统的审美体验特征与其设计实践,为基于界面的服务设计提供审美层面的方法论指导。方法基于实用主义美学理论与交互体验审美体验特征的研究,结合界面服务系统特点,分析界面服务系统的审美体验特征,并将理论研究应用到设计实践中。结论定义了界面服务系统审美体验的特征,并通过应用实例初步验证了研究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人因工程学角度,基于多层次模糊理论提出一种列车驾驶人机交互界面的评价方法.方法 针对当前地铁列车驾驶作业,基于驾驶任务分析,从能够直接反映舒适性的人体关节活动角度出发,构建了列车驾驶界面综合评价的"任务—器件—动作"指标体系.基于多层次模糊理论构建用于评价列车人机交互驾驶界面布局的模型,通过设计人因实验,使用层次分析和模糊粗糙集法获取各层级指标权重,展开对列车驾驶界面布局方案的综合量化评价.结论 以北京地铁全自动列车驾驶台布局为例,使用该方法验证了综合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能够为地铁列车驾驶界面前期的布局设计阶段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马皎 《包装工程》2017,38(10):133-136
目的研究遗传算法与移动终端界面布局中舒适度影响最大子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三维及二维共同协作的人机约束条件,选择交互界面中布局的特征,找出对交互界面布局中人的最优舒适度影响最大的子集特征。结论通过对案例的可用性测试分析数据并得出移动终端交互界面布局优化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安强  王时英 《包装工程》2022,43(16):137-143, 197
目的 汽车人机交互系统具有复杂、动态的特点,日益普及的车载电子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界面存在实时信息密集、多维的现象。通过对人的无意识认知模式特征进行研究,并以此对汽车驾驶位车载电子仪表盘界面布局进行优化设计,引导用户在驾驶汽车过程中将认知资源集中于驾驶主任务。方法 以人的无意识认知加工过程与用户行为模式之间的联系为基础,总结车载电子仪表盘界面布局设计原则,提出核心视觉信息布局设计的优化方案,并通过用户调研数据及可靠性检验对设计方案可用性进行验证。结论 基于无意识认知交互界面布局设计原则,设计出的车载电子仪表盘界面布局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谭浩  李谟秧 《包装工程》2015,36(8):17-21
目的探讨智能车载系统中的音乐服务与交互设计。方法基于对智能车载系统信息复杂性的探讨,结合未来车联网下可连接的服务系统,分析车载系统中音乐服务所需的交互设计要素。结论通过搭建基于云服务的信息服务系统,定义了智能车载系统中音乐服务的服务模型以及其人机交互界面,并通过应用实例初步验证了研究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黄薇  邵恩雨  吴剑锋 《包装工程》2023,44(2):290-297
目的 从具身认知视角探索就医导视系统界面适老化设计,优化界面可用性,提升老年用户的交互体验。方法 引入具身认知理论,归纳总结具身交互特征,从功能目的、交互行为和情绪表现三个层面提炼产品界面适老化设计要素;调研老年用户就医导视系统交互过程中的使用体验与具身认知行为,绘制用户体验地图挖掘老年用户痛点,基于适老化设计要素解析得到用户具身认知需求并推出界面设计需求;结合就医导视系统设计层级,从“情境化”的功能流程、“生动化”的交互体验和“专注化”的情绪体验等方面提出基于具身认知的交互界面适老化设计策略;展开就医导视系统适老化设计实践,以验证该适老化设计方法有效性。结论 身体体验、心智模型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行为是影响认知理解的重要因素,老年用户在短期记忆、信息分析和决策力等方面的认知能力有所退化。因此,基于具身认知视角建立的交互设计方式,为适老化设计提升用户体验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康慧  杨随先  邓淑文  王波 《包装工程》2020,41(8):149-153
目的针对产品设计中操作界面布局设计时存在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大等问题,使用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寻找界面元素的最优布置,以提升界面的使用舒适性和人机交互效率。方法在分析了工效学准则和界面布局美度评价准则的基础上,确立了层次性、相关性、简洁性和舒适性四个界面布局基本原则,并依据原则构建了界面元素布局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界面元素布局多目标优化方法。结果给出产品操作界面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产品操作界面元素布局的多目标优化方法及流程。结论提出的布局原则和优化方法能较好地协助设计师获得满足设计需求的布局方案,实例结果表明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与遗传算法对于界面元素布局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李娟  李思原 《包装工程》2023,44(14):235-243, 269
目的 探讨移动应用界面中视觉设计干扰子对搜索效率的影响机制,为提高视觉界面搜索效率提供搜索界面设计策略和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梳理视觉搜索理论及行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视觉信息搜索思维逻辑。并基于某大学图书馆研修室预约系统,设计制作7组界面视觉干扰子实验样本,通过动态界面交互眼动实验研究,探明界面视觉设计干扰子对搜索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 在界面结构、功能布局、交互方式、信息表现、信息层级、色彩搭配与UI动效7组不同界面视觉设计干扰子样本中,用户目标任务的搜索效率都有显著差异。结论 搜索类型界面设计应使界面结构清晰,主次功能分布合理,尝试灵活多样的交互方式,尽量减少信息层级以及进行适当的信息可视化,给用户舒适的色彩对比度以及恰当的UI动效引导。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车辆用户的偏好、状态及环境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将在车载交互界面中展示更合理的驾驶建议和更符合用户习惯的车载人机交互界面布局,为用户提供更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分析现有车载人机交互界面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车载人机交互界面中,并对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及驾驶行为观察等定量和定性研究,分析用户的驾驶行为与偏好,了解用户在交互方式和界面展示形式等方面的需求,并根据这些需求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提出车载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策略。本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和用户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车载人机交互界面的交互设计策略——车载人机交互界面应在层级设计、布局设计和信息呈现方面展开优化,以减少用户注意资源的占用。基于此策略,人工智能与车载人机交互界面应自然融合,车载人机交互界面将根据用户偏好和事件优先级进行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14.
张立  蒋建军 《包装工程》2018,39(6):99-104
目的在棋牌游戏设计中,设计适合不同族群使用的游戏界面,以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及更大的用户群体。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及比较分析法,对3款棋牌类游戏APP界面设计与要素进行探讨,根据游戏视觉风格设计、版式设计、控件布局、游戏逻辑,将资料系统化,并将研究结果提供开发者和设计师作为参考依据。结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是游戏界面设计占据市场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张文莉  闵文祺 《包装工程》2018,39(14):138-145
目的设计面向青少年的虚拟用户界面,以提高青少年的体验效果和使用效率。方法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感、直觉性和交互性,分析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征,并在界面设计中进行综合运用。结论提出面向青少年的虚拟用户界面应具备趣味性、指引性和情感性这3个特性。在如何利用空间感、细节和声音设计增加界面趣味,如何通过界面导航、布局和图标构建引导系统等方面给出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孙玮伯  吕健  虞杰  张文召 《包装工程》2020,41(10):175-180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虚拟界面的交互高效性,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元素的尺寸、扩展比和位置对虚拟远程移动交互的可用性影响。方法基于HTC Vive平台结合第4代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 4)构建实验环境,选取十八名有VR设备使用经验的被试,测试了六种尺寸、三种扩展比和二十五个区域位置的可用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选择相关性系数大于0.8的十六组有效数据,得到如下结果:目标尺寸为270 mm时在任务完成时间、指向误差和指向便携性表现最好;扩展比越大越好,尤其是当目标尺寸小于360 mm时;界面中心和左侧位置优于其他区域位置,更适合放置主要交互元素或强调元素。结论实验搭建的虚拟现实系统及相关结论可为后续虚拟界面的设计提供客观科学的指导性建议,对提高虚拟界面交互的可用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矿用挖掘机驾驶室操作界面布局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操作界面布局优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首先,采用GEM-AHP (group eigenvalue method-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群组决策的特征根法-层次分析法)优化法分析矿用挖掘机驾驶室操作界面组成元件的使用频率、重要程度的相对权重和综合权重,构建组成元件优先序饼状图,并采用模块重要程度分析法对操作面板的视觉注意程度和易操作程度进行考量,绘制操作面板重要程度分布图;其次,匹配组成元件和操作面板模块,建立操作界面的布局优化设计方案;最后,选用Jack人机工程学软件虚拟仿真评价法和用户体验主观评价法对优化前后的矿用挖掘机驾驶室操作界面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操作界面的操作舒适性得到了明显提升,设计合理性提高了18.6%,操作人员的行为特性和认知特性得到了重视,其整体布局更加人性化。研究结果可为操作界面的布局优化设计提供更加科学、直观的指导,为复杂人机操作界面的布局设计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申婧  陈亮  秦志南  何韦静 《包装工程》2017,38(20):211-215
目的探讨一种自然交互设计方法,使得用户能够在自然用户界面替代原图形用户界面的过渡期间,能稳定维持良好的交互体验。方法分析习惯形态对系统交互效果的影响,提出基于用户群习惯形态的自然交互设计流程。定义用户群习惯形态矩阵,以此为依据建立新的自然交互系统设计方法。结论以数字绘画系统的自然交互设计为应用实例,实践了基于用户群习惯形态的自然交互设计方法,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视觉显示界面中的信息布局方式作为界面构成要素之一,其设计会显著影响操作人员的判读绩效。以提高系统操作绩效为目的,从视觉流程角度探讨远程操控无人机数字界面布局设计,可为相关设计提供新的思路。研究针对某专业无人机数字界面进行界面功能模块构成解析,以无人机航线规划任务为例,以格式塔原则为指导,进行基于任务操作流程的信息布局设计,形成多个布局设计方案,并比较被试在不同方案下的任务完成时间等绩效指标。发现不同方案下被试的视觉动线流程不同,从而造成视线往复距离差异,是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之一。基于任务操作流程的无人机数字界面布局设计,可将视觉动线流程、视线往复距离作为布局方案评价依据之一,为改进无人机数字界面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针对信息可视化设计对于强时效性作战系统作战使用效能的重要性,以及对某类典型作战系统信息可视化设计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对如何突破基于主观经验的传统粗放式设计方法,将信息量大、信息表征复杂的作战系统高维数据最优地组织与呈现,提高作战人员的认知和使用效率开展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特定场景的作战任务流开展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全新理论,通过结合实例,给出了基于观察任务特征、频度因子和权重因子等开展信息架构设计、界面布局设计的方法,以及结合认知科学理论开展作战数据图形化设计的方法。以任务特征为中心的设计理论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强时效性作战信息系统的作战使用效能,并可为各类信息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和信息可视化设计所广泛借鉴和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