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包装设计中交互式体验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陈柏寒 《包装工程》2016,37(2):29-33
目的以包装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包装中交互体验的构建形式进行研究,为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交互式体验"这一概念的相关资料文献的提取、整理、分析、归纳,结合现代包装设计中的优秀案例,分析多感官、行为及情感3个层面交互体验的营造方式。结论包装设计可以利用视觉元素、结构、材料等营造消费过程中的多感官体验、行为体验及情感体验,通过引导消费者与产品的交互行为起到沟通情感、促进销售的作用,同时提升人们的思想文化意识和生活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
基于情感表达的体验式包装设计探究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郝秀梅 《包装工程》2014,35(14):5-9
目的研究深层次情感体验对包装创新设计的影响。方法结合实例分析体验式包装设计通过多感官体验,增强消费者与包装的互动,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获得情感愉悦体验的具体方法。结论体验式包装设计从人的精神层面需求出发,使包装成为情感交流的媒介,为顾客创造情感上的共鸣,对品牌精神价值的塑造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并提出由感官体验延伸到情感价值体验已成为品牌包装创新设计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3.
李莉 《包装工程》2017,38(12):69-72
目的归纳总结中国民间美术的情感基因,发掘中国民间美术情感设计规律;分析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在包装设计中的建构方法和应用原则,力图创新包装设计方法。方法从中国民间美术的精神诉求出发,从中提取重要的、关键的情感因素进行分类分析;以传统情感因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的关系为基点,探索将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融入现代包装设计的方法和策略。结果将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植入现代包装设计体系,从而创新包装设计方法、促进包装设计向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结论通过对中国民间美术情感基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找到了民间美术蕴涵的情感与现代人的情感诉求的链接点,以及转化为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4.
商品包装与消费者心理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商品包装作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纽带,与消费者心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商品包装通过色彩、造型、文字、图案、标志等外观形象作用于消费者的感官,促使其产生注意,引发情感,形成动机,导致购买;另一方面,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规律又是进行包装设计的依据和前提条件,即商品的包装设计必须符合消费者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需求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包装在现代市场营销中的地位和价值越来突显。商品包装不仅具有保护商品、减少损耗、便于运输与储存等作用,还具有装饰美化商品、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等作用。由于视觉语言的滥用,人们的视觉审美疲劳,普通的视觉信息和表达方式已经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为了改变这一局限,包装的多感官表达逐渐成为现代包装设计中考虑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林茹 《包装工程》2022,43(18):279-282
目的 探究多种感官信息传递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两者的结合方式,分析多感官体验下的包装设计之可行路径。方法 包装设计中对消费者的情感关照十分重要,且其所融入的方式有着多元化的特征。首先从感官对人们生活认知的帮助出发,肯定感官体验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其次将这种基于感官的表达引入现代包装设计中,指出人们对包装的认知不仅限于视觉,还涉及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方面不同程度的认知和探索,从而引出基于多感官表达的现代包装设计路径;最后从多感官表达的内涵着手,探索基本原则之下的灵活尝试,总结科学的应用路径,并归纳具体设计方法。结论 融合了多种不同感官表达的包装设计作品,能够在多个层面刺激消费者的神经,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基于用户体验的新中式家具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千  游茜  宋莎莎 《包装工程》2017,38(14):106-109
目的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探讨新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方法。方法以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阐述用户体验理念在产品设计创新中的优势,结合新中式家具产生的时代背景,分别从感官用户体验、交互用户体验、情感用户体验3个方面,分析用户体验对新中式家具设计创新的重要性,提出新中式家具基于用户体验创新设计的思路与方法。结论新中式家具创新设计既需要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又要满足现代人的具体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反应时代的特征。从感官、交互、情感等多个方面不断创新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新生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出发,探寻满足其情感需求的白酒包装设计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社会消费主力结构变迁和新生代消费者不同的情感需求,采取深度调查访谈和眼动追踪技术的手段来获取新生代消费者对白酒包装的多元化情感需求,再结合交互式包装设计理念,分析并研究白酒包装设计与新生代消费者情感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在进行白酒包装设计方案时应顺应新时代潮流,体现鲜明个性,充分利用交互设计理念来进行创新,从而满足新生代消费群体对白酒包装的需求。结论基于情感需求的交互式白酒包装设计能增强新生代消费者与白酒包装的互动性,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获得多元化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
交互式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孔维艳  孙文想 《包装工程》2016,37(10):35-38
目的研究交互式理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人体工程学、艺术设计学为研究基础,采用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论证方法,阐述如何运用交互式理念来满足消费者对包装的情感需求。结论交互式理念在包装结构、视觉元素以及包装材料方面的应用,创新了现代包装设计,赋予了其独特的视觉形象和贴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思维下的交互式体验包装设计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向雪 《包装工程》2016,37(16):146-148
目的研究包装设计是如何引起受众的互动性与参与感的创新表达方式的。方法将新媒体的互动技术融入到包装上,如二维码、视频、3D打印等新技术,将包装上的信息与技术和美学相融合,使消费者可以与生产商、用户、商品之间产生互动,以此来驱动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另外,让包装的主题、图片、文字都由消费者来设计,共同完成定制包装。结论互联网的思维是以用户为中心,新型的包装设计必须以新媒体技术和创意设计手段来加强消费者的互动性和体验感,以互动设计不断满足用户的深层需求,诠释出新的生活理念,这是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夏薇  詹云  钟周 《包装工程》2023,44(20):346-356, 413
目的 扩大对衡阳特色文化的传承,提升当地的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衡阳鱼粉与衡阳地域文化;通过对盒型结构进行设计,实现包装盒型的互动性、创新性与体验感。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分析消费者对产品包装的内在需求与相关建议。在视觉设计层面上,具体围绕衡阳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等进行元素分析、归纳、提取;在盒型互动层面上,围绕结构、图文、色彩等互动元素,力求建立用户、产品、包装三者的桥梁,刺激用户的情感体验。结果 衡阳鱼粉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既要立足地域文化,凸显衡阳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又要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思考,强化情感交互式体验,满足当代人的文化需求。结论 在满足包装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情感交互式”理念,加深消费者对衡阳鱼粉和衡阳文化的印象,从而扩大品牌知名度,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英斌 《包装工程》2018,39(20):319-322
目的 包装设计对色彩的创造性应用策略。方法 基于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探讨色彩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记忆性、象征性和广告性等语言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元素对消费者的综合性作用,提出包装设计中的色彩必须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促进消费者对产品的联想以及深化消费者对包装的印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最后深入包装设计内部,就其中的几个代表性方面,如儿童食品包装、饮料包装、茶叶包装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展开探究,总结成功的设计经验和路径,探索色彩元素的个性化应用方法。结论 色彩是一种独特的设计语言,之于包装设计中更是一种灵魂的存在,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直接带给消费者不同的情感体验,是产品能否成功出售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3.
罗小燕  郝一畅 《包装工程》2019,40(16):67-71
目的 改善食品包装交互体验,解决食品包装缺乏人本意识,忽视消费者多重需求的问题。方法 通过分析食品包装设计现状,利用交互设计的可用性理念和用户体验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食品包装设计中。结论 在食品包装中引入交互设计理念,不仅保证了食品包装基本功能的实现,更能够促进消费者与包装的良好互动,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坚持以消费者为核心,优化包装交互体验,注重用户多重需求,紧密结合新型技术,才能设计出真正赢得消费者支持与认可的食品包装。  相似文献   

14.
王村杏 《包装工程》2020,41(4):225-229
目的以“90后”目标消费群体的情感特征为依据,发掘适合与消费者产生优质情感互动的包装设计表现形式,探索能直击内心的创意表达,提升婚宴回礼包装的情感价值、文化品位和趣味性特征。方法针对现有婚宴回礼包装设计创意同质化、视觉表达模式化、忽视情感传达等问题,打破固有的设计思维模式,深入解析目标消费人群的多元化情感需求及其对回礼包装设计的影响,强调创意的分众化和情节化,图形的个性化、造型结构的趣味化等创新表达形式。结论在情感消费时代,婚宴回礼的包装设计应以诱发消费者深层次情感体验为目的,以情感价值提升为导向,满足目标消费人群突破传统、展现自我的心理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地挖掘婚宴礼品市场消费潜力,积极引领新时代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15.
陈璐琪  郑笑仁  王晓含 《包装工程》2023,44(14):244-251
目的 从人文角度出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用户群体为切入点分析消费者对包装的心理需求和行为反应,探索包装可持续使用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消费者对包装的循环使用率,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方法 通过马斯洛需求理论,总结出消费者对包装的接受需求;引入“刺激–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提出包装可持续性使用方法模型,将包装展示性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销售—使用—回收),并通过化妆品包装改良设计案例进行方法实践。结论 包装外观、便捷性、操作性影响用户的感知结构,进而使用户产生满意心理和可持续性使用行为。以此为导向的设计方案在满足商家与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延长了包装的使用周期,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张丁伟  陈烈胜  李宏程 《包装工程》2019,40(24):121-126
目的探究乡土元素在当代茶叶包装设计的设计表现与具体应用。方法以"喫过咪"红茶包装设计中真、善、美角度思考,打造"喫过咪"红茶品牌IP包装设计,阐述乡土形态茶包装在容器造型、包装结构、图案设计、材质选择等方面的设计思考和具体应用实践。结果 "喫过咪"红茶包装设计案例实践突出了乡土文化设计元素与现代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为茶包装探索新的设计表现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结论具有质朴、温良、生态的乡土元素在未来设计服务领域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成为未来设计的有益尝试,它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对消费者的情感关怀。是人们在富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的自我觉醒,未来包装设计更注重小众设计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徐滢  曹鸿安 《包装工程》2019,40(14):290-293
目的 探究日用陶瓷的趣味性设计方向及策略。方法 立足于日用陶瓷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日用陶瓷的概念及其造型设计的特征入手,分析其中的趣味性需求,接着结合市场、设计师、消费者3方面的现实需求对趣味性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重要性展开探究,并探讨日用陶瓷在造型、装饰、功能等方面的趣味性表现,最后以此为基础,分别就整体设计、仿生设计、个性设计和情感设计等方面探究具体的设计策略及相关案例,总结其未来发展的路径。结论 日用陶瓷产品趣味性设计立足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不仅有着美的形式,而且能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在满足了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满足了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18.
马建英 《包装工程》2023,44(14):323-326
目的 探索包装设计中的故事性元素所呈现的特征及融合创新的有效策略。方法 受当前消费环境的影响,产品包装开始越来越强调一种意境,以增强艺术性和感染力,满足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对包装设计的这一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包装设计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现进行重点关注,引出故事性元素与包装设计融合创新的几方面优势;对故事与故事性设计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并从整体视角审视其融于包装设计的可行性;基于这一基础,提出了故事性元素在多元形式、多元叙事和多元互动三方面的创新实践路径,论证故事性元素在包装精神厚度上所存在的价值与现实意义。结论 故事性元素是包装设计的一种心理引线,既可以促就与众不同的包装风格,又可以在视觉层面展现产品的深层内涵与价值,促成包装与消费者的情感交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