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针对某医院示范改造项目应用R32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供暖运行性能开展试验研究,分析示范建筑的环境温度及室内温度变化情况,计算R32热泵系统的总制热量、总能耗和供暖季综合性能系数,并研究系统在低环境温度下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R32空气源热泵的供暖效果良好,整个供暖季的系统综合性能系数为2.91,室内平均温度达17.8℃,在环境温度为-12.5℃左右时,R32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供水温度约为41℃,平均系统能效为2.2。  相似文献   

2.
采用试验的方法,分析了3口90m井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热泵机组供热性能、毛细管辐射板供热能力、辐射板加热层温度、地板表面温度以及室内温度的变化特性.经过研究,得出了上海松江区大学城区域的地质条件下,热泵机组供暖期间,最大单位井深换热量78W/m.地源热泵机组提供28~35℃的低温热水时的COP值与制取40~50℃热水相比大大提高,节能效果显著.室内采用毛细管吊顶辐射采暖时,当进水平均温度37.5℃时,最大换热量达到了3512W(171W/m2),与进水平均温度29℃相比,其最大换热量增加了66.7%;另外,室内竖向空气存在明显温度梯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北京地区空气源热泵散热器供暖系统进行了实测研究,对系统运行期间的各房间空气温度、机组供回水温度及散热器表面温度、系统供热量、耗电量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室内热舒适性的要求,室内温度维持在15℃以上,且温度分布均匀;供热系统性能稳定,供热量和制热性能系数COP都能保持在稳定状态,测试期内供热系统的COP约为2.8。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地区某太阳能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建模仿真,通过实验与仿真数据对比,验证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以系统热性能为指标,研究了流量对系统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供暖系统是以恒定流量运行(一次回路流量Gc=1.6kg/s,二次回路流量Gw=0.8kg/s)不能满足供暖需求。优化系统流量至Gc=2.8kg/s,Gw=2.4kg/s运行时,系统集热效平率日均提高19.72%,集热器有效热收益日平均增加3.17kW。本研究成果进一步可为寒冷地区太阳能供暖系统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搭建了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供热性能测试平台,基于EES软件,建立了热管式集热装置供热性能仿真模型,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太阳能集热热水温度、集热效率、供热性能、贡献率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太阳能集热效率和集热量随时刻的变化先上升后下降,集热效率最大达0.62、集热量最高可达8.02 k W。该系统对郑州地区某200 m2别墅供暖,11月至次年3月份的月平均供暖贡献率在40%~78%之间波动,平均值为54%,最大值达78%。  相似文献   

6.
《流体机械》2015,(10):67-72
通过搭建毛细管吊顶加独立新风系统试验平台,测试了不同供水温度和供水流量下,毛细管吊顶的换热效果、室内空气垂直温度分布和围护结构温度分布;进一步,在毛细管吊顶联合独立新风系统运行工况下,测试了室内垂直温度分布和围护结构温度相应特性。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回水温度值越高,在测试时间内毛细管吊顶的平均换热量越大;供水流量值越大,毛细管吊顶换热量越大。毛细管吊顶单独供暖时,室内0.5到2m竖直高度方向存在2℃温差,吊顶不同测点最大温差在2℃左右。毛细管吊顶联合独立新风系统供暖时,室内竖向温度变化不明显,吊顶不同测点最大温差在1℃左右。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对双冷源新风机组与辐射板联合运行供暖系统应用于办公室的运行特性的研究很少的现状,搭建了金属辐射板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系统测试平台,测试了金属辐射板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空调系统供暖运行状态,以及双冷源新风机组供热性能、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以及室内温度分布特性和室内空气品质.结果表明,金属辐射板与双冷源新风机组空调系统冬季供...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建筑能耗和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建立了双源复合热泵供暖系统的试验装置。通过试验,分析了采暖季不同天气工况下系统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连续、稳定,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天气情况的建筑供暖需求;晴天测试日太阳能热泵供暖运行性能系数平均COP值为4.3,测试日空气源热泵供暖性能系数平均COP值为2.2,双源复合热泵供暖系统与单空气源热泵供暖相比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9.
以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节能减排实验室为背景,对毛细管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进行制冷及除湿性能对比实验。监测室内温湿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毛细管辐射空调运行时,在人体主要活动范围内温度平均在25.5~27.3℃,相对湿度在56.8%~65.0%;对比毛细管辐射空调运行时,传统空调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差,温度在25.0~26.3℃之间,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升高逐渐降低,水平方向上各测点的温度分布不均。这种温度分布使得人体有忽冷忽热的感觉,各测点相对湿度波动较明显,但是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相对湿度值相差在5%以内,较毛细管辐射空调供冷相对湿度区间较小。  相似文献   

10.
《流体机械》2015,(8):59-63
对干式地板辐射供暖系统进行了连续供暖和变供水工况测试,分析和评价了干式系统的供暖性能和热舒适性,并与湿式系统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干式系统稳定运行时,室内空气温度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布均匀,热稳定性和热舒适性好。辐射换热量约占总换热量的65.6%,总换热量能够满足大部分建筑冬季供暖需求。干式系统在35~40℃区间内调节供水温度,可明显改变室内温度,而调节供水流量对室内温度影响不大。与湿式系统相比,干式系统预热时间短,对供水温度要求低,供暖能力强,更适用于需要间歇供暖的场所,但其蓄热能力差。结果将为干式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提供试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