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跨铁路立交桥拆除施工须保证原有铁路的安全运行,所以在拆除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桥梁拆除支撑施工平台的绝对安全。本文以天津站李公楼立交桥拆除工程为例,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桥梁拆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分析施工方案和支撑结构的安全性,从而为跨铁路桥梁拆除施工方案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北京牡丹园公寓2号楼为1974年建的装配式框架结构,周边环境复杂,拆除时保留结构的安全以及噪声、粉尘控制是需首要考虑的问题.采用无损性切割技术将大部分构件拆除.详细介绍了施工部署、保留框架支撑、构件切割及变形观测方案.切割施工没有对原有结构造成明显损伤和变形,满足结构改造无损性拆除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支撑拆除过程对墙体变形与内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上海外滩金融中心基坑工程,在动态施工反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支撑拆除对墙体变形、墙体内力及墙后地表沉降的影响;并分析了在地下结构未及时旗作或因某种原因无法施作时,支撑拆除对墙体变形及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讨深基坑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法及施工注意要点,做到科学、安全、快速拆除,以便为继续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郁春明 《建筑施工》2011,33(1):69-72
上海交通银行锦明大厦装修改造工程中,其拆除结构工程量和面积都很大,且地处市中心,施工场地狭小、交通拥堵、施工条件极为不利.由此,对本工程中采用的拆除施工技术,从拆除要点,主要施工方法到拆除施工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筑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结构改造拆除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地应运,结合北京某历史建筑改造工程,根据其特定的现场条件及结构本身的特点,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拆除施工技术,包括钢筋混凝土楼板拆除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井字梁等拆除施工技术及框架柱的拆除技术。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京沪铁路常州站既有线大跨度雨棚悬挑结构临时支撑拆除施工技术.从方案选择、挠度变形验算、拆除工艺、变形监测、安全措施等方面,对既有线临时支撑拆除方法做了总结,既保障了既有线施工行车安全和旅客正常乘降,又减轻了改造车站因施工而增加人员组织管理的压力,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费林 《建筑施工》2023,(6):1064-1066
针对深基坑支撑拆除过程中基坑变形难以控制的难题,对支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深基坑混凝土支撑跳拆施工方法。实践表明,支撑跳拆技术具有良好的变形控制效果,为今后地下层高较高导致无楼板进行换撑的深基坑地下结构施工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大跨度空间网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撤除辅助支撑时,网架结构杆件的应力变化情况,对结构施工辅助支撑拆除前后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某大跨度空间网架结构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该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辅助支撑拆除前后的杆件应力变化情况,说明施工辅助支撑拆除过程中网架结构是安全的,其应力虽有变化,但并未造成结构构件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既有建筑改造是提升老城区经济活力、改善城市面貌的重要途经,结构拆除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在详细介绍人工拆除、机械拆除、爆破拆除、静力拆除四种拆除方式优缺点的基础上,以重庆市朝天门广场建筑局部结构拆除为例,对建筑各部位结构拆除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了静力拆除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既有建筑改造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家饰》2008,(4):84-85
春天是个适宜装修的好时节.朋友Akina的妈妈开始为新家装修而忙碌.为了让家里充满明媚而时尚的气息.她决定给客厅、卧室涂上淡紫色、餐厅涂上淡蓝色.多彩的空间流露出Akina妈妈童心未泯的心态。可是.选择什么样的墙面漆能够达到既满足视觉又环保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芦军  丁敏 《建筑节能》2004,32(1):20-20,41
建筑设计必须贯彻国家“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的危害,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详细介绍了建筑防火墙的概念和有关细部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朱小蓉 《建筑施工》2009,31(3):170-171
以一个标准地铁车站为例,对叠合墙和复合墙体系作为地铁车站结构的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结构计算模式、结构内力及配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对叠合墙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学琴  吴丽华 《化学建材》1994,10(6):238-239
介绍了一种低成本外墙涂料,阐述了该涂料的配比,生产工艺、性能,并对其成本作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柱下墙基础的简化计算模型进行了钢筋砼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地下墙基础内的应力传递状态,特别是柱下应力扩散状态,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柱下墙基础的配筋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某工程地下室采用分区顺作开挖,后期需进行换撑方可拆除中隔墙。通过对几种典型工况分析,采用不同换撑拆除施工工艺,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同时,完成了中隔墙的拆除,为类似工程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荣彤  刘元亮  李红德 《建筑施工》2010,32(10):1031-1034
某交通科研所结构实验结合楼设有反力墙结构。反力墙设置成"L"型,可以为平面的XY两个坐标提供反力,反力墙自身要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在受力过程中,墙体不至于出现倾斜、裂缝等情况。由于反力墙上的预埋件和加载孔的定位精度要求高,因此施工中采取了多项技术措施确保其位置准确,以符合结构实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By now, many civil engineering researchers have extensively studied the application of earthquak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 in seismic‐resistant buildings. Earthquak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sustainability of structures against seismic excitation. Frame buildings are strengthened by installing damper devices as supplemental structural member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finite‐element‐based development of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a viscous wall damper (VWD) device, an alternative to other earthquak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 which can diminish the effect of earthquakes on structures and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multistory buildings subjected to ground motion. The constitutive law of VWDs has been formulated and integrated to develop 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VWD compatible with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RC) structure analytical model. Then, the finite element algorithm has been developed for inelastic analysis of RC buildings equipped with VWD devices capable of detecting damage to both structural members and damper connections under dynamic loading. Based on the developed system, the special finite element program was codified and verified by applying it to a real model of a RC building with supplementary VWD devices. Influence of VWDs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RC building during earthquake excitation was evaluated.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model for VWD is verified by using experimental test data and analysis result proved that this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 succeeds by substantially diminishing and dissipating a structure's induced seismic responses. Also the parametric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damping coefficient is very effective on performance of VWD.  相似文献   

19.
防止混凝土早期开裂应根据其开裂的原因进行防裂措施的选择,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从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减小混凝土的温升及降温速率,以减小温度收缩,并且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从结构设计角度,从混凝土选择原材料和配合比,以及生产和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加以切实控制,使混凝土坚实、匀质,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裂纹,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20.
高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包含许多新的设计内容。目前尚无配套的设计规范及计算分析软件。通过在研究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剪力墙试验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两种设计方法。方法一是将PC和PCF作为结构的外加荷载进行结构的强度设计,但考虑PC及PCF构件的刚度对结构周期以及主要计算参数的影响。方法二是在进行结构的刚度分析,控制结构位移时,将PC和PCF作为结构的构件,以此计算结果作为控制结构刚度的依据。运用上述两种方法将结构简化后,仍采用现行的计算软件进行结构分析。通过实际工程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这两种方法在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的同时也优化了高层预制钢筋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