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备成型硅酸钙是通过把含有硅材料,如二氧化硅、硅砂、硅藻土等和钙材料如CaO等的水性料浆压热处理得到的硅酸钙料浆成型,热后干燥,在硅酸钠和/或硅酸钾的存在下进行压热处理。  相似文献   

2.
注浆成型中,对于厚壁制品.尤其是实心的厚制品.通常采用的双面吸浆、单面吸浆,难于保证制品的成型成活率,即使制成的坯体也易出现开裂、分层等弊端.为解决厚制品注浆成型缺陷.仅介绍《插芯注浆法》.一、注浆成型基本原理注浆成型法,即把有良好流动性、厚化性能的料浆,注入到模型中,由模型吸收料浆中的水份,使模型中的料浆逐步失去水份而硬  相似文献   

3.
8%Y2O3-ZrO2水基料浆的流变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详细研究了固含量、球磨时间、分散剂用量和pH值对8%摩尔分数Y2O3稳定ZrO2水基料浆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浆均表现出剪切变稀行为,且为假塑性流体。确定了最佳实验参数,当pH=10,分散剂用量为2%体积分数,球磨24h的ZrO2水基料浆,稳定性好,适合于成型薄片ZrO2固体电解质材料,并最终制备出体积分数为56%,适合浇注的ZrO2陶瓷料浆。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有木纹的氯乙烯系树脂制品的最新制造技术。它是将基料氯乙烯系树脂的混炼料或细粒料和着色氯乙烯系树脂粒料混合后用常规加工技术加工成型,制得有木纹的氯乙烯系树脂制品。  相似文献   

5.
专利文摘     
《硅酸盐通报》1994,(2):76-78
CN 1076434A 发明专利公报393号加气氯氧镁制品的生产工艺一种加气氯氧镁制品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以菱苦土、卤水为胶结料,经活化处理的粉煤灰为辅助胶结料,制成料浆,加入发泡剂搅拌均匀,浇注入移动式模具,在25~60℃下发泡成型,终凝后脱模、切割、自然养护至规定强度.采用本工艺生产加气氯氧镁制品,发气顺利,凝结硬化快,生产效率高,产品容重小,强度适中,保温隔热性能好,质量稳定,具有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6.
陶瓷纤维真空吸滤成型工艺及装备冶金工业部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乔世英1真空吸滤成型工艺将配制好且分散均匀的料浆(包括陶瓷纤维、分散剂、有机和无机结合剂、添加剂)用无堵塞泵打入成型槽内,再将成型模具浸入料浆槽,利用真空泵形成的负压使料浆吸附在带孔模具的内表...  相似文献   

7.
低密度浓缩洗衣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塔成型技术研究了低密度浓缩洗衣粉的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烷基苯磺酸钠、三聚磷酸钠、4A沸石、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甲苯磺酸钠能使料浆黏度增大,纯碱、泡花碱、聚羧酸盐可使料浆黏度减小,改性聚羧酸盐PAA-L是有效的料浆降黏剂。当料浆温度70℃时,能获得适宜黏度的料浆总固体为:含磷和无磷浓缩洗衣粉分别为63%和61%。中试产品的表观密度为0.30~0.32 g/cm3,其余理化指标均符合GB/T 13171—2004中浓缩洗衣粉的要求。用高塔成型工艺开发低密度浓缩洗衣粉更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挤出成型多孔陶瓷塑性泥料的制备方法、挤出成型工艺及产品性能评价,详细论述塑性泥料的性能对挤出成型工艺的影响及模具的结构设计对制品的表面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塔成型技术研究了低密度浓缩洗衣粉的配方和工艺。实验发现,烷基苯磺酸钠、三聚磷酸钠、4A沸石、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对甲苯磺酸钠能使料浆黏度增大,纯碱、泡花碱和聚羧酸盐可使料浆黏度减小,改性聚羧酸盐PAA—L是有效的料浆降黏剂。当料浆温度为70℃时,能获得适宜黏度的料浆总固体为:含磷和无磷浓缩洗衣粉分别为63%和61%。中试产品的表观密度为0.30g/cm^3~0.32g/cm^3,其余理化指标均符合GB/T13171—2004中浓缩洗衣粉的要求。用高塔成型工艺开发低密度浓缩洗衣粉更适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0.
以亚微米级ZrO2粉体为原料,采用丙烯酰胺(AM)/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M)凝胶体系,通过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制备低粘度、高固相含量的ZrO2料浆。探讨了分散剂用量、料浆pH值、固相含量及研磨时间等工艺参数对ZrO2料浆性能的影响。用Zeta电位仪、粘度计和流变仪分别对料浆的Zeta电位、粘度值和流变学特性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型分散剂(聚丙烯酸盐)用量为ZrO2体积的2%~2.5%时,对超细ZrO2粉体分散效果最佳,其料浆pH值以10~11为宜,研磨时间控制在12~15h,料浆固相体积分数可达50%~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