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作为机载设备装机的常用附件,机载安装架的结构设计不但要满足复杂装机接口的要求,还应将恶劣环境条件对机载设备的影响降至最低。文中简要介绍了一种集中式机载安装架的结构设计方法,并对随机振动条件下安装架上设备的动态响应以及加速度过载时安装架的强度和位移进行了仿真分析,确保安装架具有很好的隔振效果并满足载机隔振空间要求。  相似文献   

2.
利用机载主被动一体化微波探测仪进行土壤湿度的探测对高精度土壤水分反演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根据探测任务需求以及机载试验复杂的力学振动环境和温度环境,开展了探测仪的结构设计,并对系统结构开展了力学仿真分析和热设计,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经过机载校飞试验的实际考核,样机满足机载环境使用要求,探测仪系统工作正常。该探测仪结构具有布局紧凑、精度高、工作稳定、安装方便等优点,可为同类机载校飞载荷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子设备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随机振动问题,文中介绍了一种ATR安装架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方法,并利用仿真软件对安装架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随机振动分析,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安装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确保ATR安装架满足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基于参数化技术的产品快速设计特点及4项重要技术。研究产品快速设计系统需要的理论知识及实现技术,建立产品快速设计系统的框架。分析机载电子设备安装架的特点并提出安装架快速设计的工作流程,在综合CAD技术、参数化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开发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机载电子设备安装架快速设计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多种尺寸规格的机载电子设备安装架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5.
冲击是机载电子设备面临的多种严酷力学环境考验之一.在冲击试验中,某机载电子设备的安装板铆钉多处发生断裂失效.文中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该电子设备进行了瞬态动力学仿真,准确复现了铆钉断裂的位置和安装板变形,并找到了铆钉断裂的具体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增强安装板前缘和用不锈钢螺钉替代铆钉的改进建议.接着,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了二次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电子设备结构能够满足机载冲击环境要求.文中针对机载电子设备铆钉断裂提出的结构改进建议对同类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地铁工程车安装架存在变流器柜体安装和布线困难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对安装架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解决了其安装及布线问题,并提高了变流器安装灵活性,适用于安装更多形式的柜体结构。对优化后安装架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强度满足要求,为地铁工程车上安装架的结构设计提高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机载电子设备有着重量轻、功率密度高等要求,实际上还面临着各种严酷的力学环境。针对机载雷达电源单元,文中从电源模块及整件两方面着手开展减重设计。为了验证经过减重设计后的结构刚强度是否满足要求,采用ANSYS 软件分析了该电源单元在加速度过载、冲击及随机振动等各种工况下的结构响应和受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电源单元的结构设计满足机载环境要求。文中针对雷达电源单元的减重设计及力学仿真分析对于其他机载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机载火控雷达对发射机的结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在发射功率加倍、功能更复杂的情况下对发射机的体积、重量、抗振性、散热和维护等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对机载火控雷达发射机的结构进行创新性研究。本文针对上述要求详细论述了双行波管、多功能、高集成度发射机的主体框架结构设计、安装形式,介绍了发射机内部组件的模块化分类,着重讨论了外部插拔式的模块化组件的结构及安装形式。该发射机的结构设计满足现代机载火控雷达对发射机在功能性、维护性、体积及重量等方面的严格要求,同时该发射机经过充分的可靠性试验证明其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9.
某雷达主要探测次地表目标的三维结构,采用机载挂飞的方式是验证其技术指标、解决关键技术的一条有效途径。文中根据探测任务需求和机载力学环境,对机载挂飞载荷进行了结构设计、力学设计和力学分析。机载挂飞试验表明,样机满足机载环境使用要求,系统工作正常,从而验证了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对单台式机载电子设备进行了研究,分析了ATR机箱、安装架的结构特征及设计重点,提出了一种适合该产品的结构设计方法。针对机载电子设备的特点,提出了设计流程,并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流程图;指出设计应重点遵循低重心原则、耗散功率大的模块上置原则、质心与几何中心一致原则、对振动冲击敏感的模块和器件置中原则;给出了设备散热方式的选择及计算方法,采用密封屏蔽衬垫来解决设备的电磁屏蔽和水汽密封,并给出了密封屏蔽槽尺寸的计算方法;最后以某型设备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检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该论文介绍了飞机充气设备的用途,分析了原充气设备的原理及其存在的问题。根据飞机机载设备充气要求,提出了充气设备综合化设计方案,给出管路设计、控制阀和压力表的选型依据。最后指出飞机充气设备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复合材料机架是为某特种飞机任务电子系统研制的电子设备安装平台,具有自重小、承载大、环境适应性要求高的特点。文中对高承载碳纤维复合材料机架的高精度制造和装配技术进行了研究。就机架的结构特点,分析了多种成型工艺方案,选择了合适的工艺方法,并在工装设计、零件成型、胶铆装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通过力学环境适应性试验验证,成型的机架性能稳定,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目前,该机架已完成设计定型和交付,并实现了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作为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相比,具有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减振性能好等特点,在机载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针对机载环境条件特点,设计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子机架,提出了一种碳纤维铺层设计方法,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了力学仿真分析,并利用ANSYS Composite PrepPost(ACP)工具基于蔡-吴失效准则计算了铺层失效系数,较好地验证了该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对同类电子机架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仿真和试验的方法对机载电子设备安装架在随机振动条件下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静力等效思路将随机振动载荷转化为静载荷,对安装架在静载荷下进行拓扑优化。接着,基于拓扑优化结果进行了模型设计和动力学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优化后质量不高于原设计模型的条件下,优化后安装架的强度和刚度都有显著提高。最后,通过随机振动试验验证了该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预警机类复杂电子装备功能性能需求的持续提升,模块化机箱成为其主要产品形态。在实际工作中模块化机箱受到结构强度、散热和电磁屏蔽三方面的约束,且由于集成度高,结构、热、电磁耦合问题非常严重。文中为解决预警机装备研制中模块化机箱多场耦合问题,以某液冷模块化机箱为研究对象,对其位移、温度、电磁三场耦合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机箱结构特点和耦合关系,明确机箱结构参数、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并开展了结构-热-电磁耦合仿真及优化设计,给出了优化结果,并经过了试验验证。文中提到的方法可行,为模块化机箱和其他高度集成的电子装备/电子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介绍了某机载雷达天线印制板线阵组件的结构设计。由于线阵排布密集,空间极为狭小,因而无法按照传统方式为每条印制板单独设计安装架。文中采用了新型的二合一框架式安装架结构,即在一个安装架上同时安装2条对称的印制板。该结构解决了狭小空间内线阵的安装问题,不仅减少了安装支架的数量,还显著降低了线阵的结构重量,也便于线阵组件的安装和测试。仿真计算和环境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够满足产品使用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飞机加装机载防撞系统时与飞机原机设备的交联,研制了适用于多型飞机的机载防撞系统综合适配器,根据综合适配器的功能,给出了各单元电路结构框图,详细介绍了可靠性设计与电磁兼容设计方法。该型机综合适配器不仅在多型飞机上成功实现了多型飞机进口机载防撞系统与原机设备的交联关系,而且保障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提高了飞机空中防撞能力。  相似文献   

18.
袁相勇  李文志  李雨 《中国机械》2014,(15):233-236
本文对机载显控台结构设计及优化设计经验进行了总结和提炼,为新型显控台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从结构设计准则、设计程序、结构设计技术与方法、工艺性设计、高低温与热设计、五性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结构经济性设计、选材、包装储运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机载显控台结构设计的技术要求或方法。指出通过三维建模、分析、试验、评审等环节,持续改进显控台设计。最后提出进一步完善机载显控台设计规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Mixed Reality-based Interactive Technology for Aircraft Cabin Assembl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ue to the narrowness of space and the complexity of structure, the assembly of aircraft cabi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bottlenecks in the who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o solve the problem, at the beginning of aircraft desig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lifecycle of aircraft must be thought about, which include the trial manufacture, assembly, maintenance, recycling and destruction of the product. Recently, thank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some low-cost and fast solutions are found for the product assembly. This paper presents a mixed reality-based interactive technology for the aircraft cabin assembly, which can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assemblage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vision, information and operation. In the mixed reality-based assembly environment, the physical scene can be obtained by a camera and then generated by a computer. The virtual parts, the features of visual assembly, the navigation information, the physical parts and the physical assembly environment will be mixed and presented in the same assembly scene. The mixed or the augmented information will provide some assembling information as a detailed assembly instruction in the mixed reality-based assembly environment. Constraint proxy and its match rules help to reconstruct and visualize the restriction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parts, and to avoid the complex calculation of constraint's match. Finally, a desktop prototype system of virtual assembly has been built to assist the assembly verification and training with the virtual h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