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美国VLSI市场研究公司宣布,1992年美国半导体销售额占世界半导体市场43.8%,日本仅占43.1%,这是1986年以来美国首次超过日本,重新登上世界半导体市场的宝座.1993年日美半导体竞争越来越激烈,总趋势是美国占上风.  相似文献   

2.
《中国集成电路》2004,(5):75-75
早在1975年,美呈半导体(欧洲)公司就已经是欧洲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代理商。1982年,成立了亚太科技企业,并在半导体材料和设备方面成为美国地区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的代表性公司。至1985年,美呈半导体(亚洲)有限公司建立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在1995年,这三家  相似文献   

3.
1993年,美国垄断了全球41.9%的半导体市场,8年以来再次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专家预测1994年美国半导体将以其强大的技术作后盾,向全世界推销其产品,从各个领域排挤日本和欧洲公司.但有关人士认为半导体产品并不会因此而降价,因为现在的半导体行业利润已经低得不能再低.  相似文献   

4.
欧洲PCB市场     
一、全球PCB工业形势 当今微电子工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半导体工业。德国的半导体市场在1995年增长了30%以上,从62亿美元增加到83亿美元。1996年有希望比1995年增长25%。以后十年仍将保持这种趋势。许多预测表明全球半导体产量到2000年将达到3,000亿美元。尽管美国在半导体生产方面已超过日本,但日本以及一些亚洲国家在全球PCB生产上仍保持重要地位。在全球PCB生产厂家前25名中,有13家来自日本,6家来自美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朝鲜、德国、荷  相似文献   

5.
国际新闻     
美日达成新协定推动市场发展 经过艰难的谈判,美国和日本贸易代表8月2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就半导体芯片问题达成一项新协议。美日半导体业界首脑在共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今后双方将由对立立场转为共同协商,希望继续扮演国际主导的角色,推动世界半导体市场持续发展,同时将积极争取欧  相似文献   

6.
综观当前DRAM全球市场,近五成产品出自韩国三星和Hynix两公司,而且三星公司连续11年位居榜首。 11年前在DRAM市场称雄的是著名的NEC、东芝、日立、富士通、三菱等日本公司,它们曾以1Mb级DRAM横扫全球,并在1980年建立起日本半导体大国地位,占有全球半导体五成的市场。在10大半导体公司中拥有6家,把美国迫入困境。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进入1990年代后期,日本半导体业陷入窘境,拱手让出桂冠。在新一轮半导体市场竞争中,美国以处理器领先,韩国以DRAM后来居上,中国台湾以代工腾飞,分别在DRAM市场占有前五名。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11日重创日本的巨大地震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具体有多大影响,目前尚无法准确预估,初步分析判断,大地震对日本半导体产业产能本身影响有限,而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上游  相似文献   

8.
<正> 世界半导体市场在1985年底开始好转,从美国、日本等国家半导体市场复苏的情况来看,1986年下半年开始,半导体市场不景气局面已全面结束。1987年市场景况以美日为中心,有明显回升。1987年世界半导体增长率比同年4月份的预测高4%,增长为21.8%(以美元结算)。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报导,1986年的世界半导体市场比1985年增加23.6%,达到256亿美元,略超过景气的1984年,说明正在回升;1987世界半导体市场达到329亿美元,比1986年增长了7.1%。美国和日本合计共占  相似文献   

9.
市场纵横     
国际半导体设备制造协会(SEMI)和日本半导体设备制造协会(SEAJ)联合进行的半导体制造设备统计表明,1993年的销售额比上年大幅度增长了40.5%,达到115.9亿美兀.美国的大半导体厂商面向微处理器作了大规模的设备投资,日本和韩国对存储器设备也在加强投资,这是设备销售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美国PC机、亚洲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继续看好,因而很多人预计今年的设备卖气依然旺盛.  相似文献   

10.
从美日之争看微纳米半导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与日本在微米半导体和纳米半导体领域的竞争由来已久。1986~1992年日本在微米半导体方面领先于美国,尤其在DRAM领域,NEC、东芝和日立成为世界最强的前三名半导体公司,日本成为世界头号半导体大国。1993年至今美国在亚微米、深亚微米半导体的竞争中战胜了日本,尤其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标准逻辑器件、闪存、PLD和模拟器件等领域,英特尔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公司,美国再次登上世界半导体市场的头把交椅。近10年,日本在纳米半导体领域向美国挑战,日本在纳米技术的许多方面领先于美国,两国的竞争正处于白热化。  相似文献   

11.
综合信息     
业 界 要 闻全球芯片设备销售额 1 0月份增长 3 4 %  【新浪科技】美国东部时间 12月 16日 (北京时间 12月 17日 )消息 ,一家业界集团近日称 ,全球用于生产半导体产品的设备销售额在 10月份迅速增长 ,这已经是该行业领域连续 18个月销售下降之后第二个月获得增长。此次增长是全球芯片市场开始恢复的一个信号。日本半导体设备协会称 ,全球芯片设备 10月份的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34.1% ,达到了 2 0 .3亿美元。由于日本最大的芯片生产商东芝公司和今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芯片生产商的韩国三星电子公司扩大了生产规模 ,10月份的芯片…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日前发布了2002年预测报告,指出半导体行业已开始全面复苏。 SIA预测,2002年半导体市场销售增长幅度将为3.1%,而2003和2004年将分别达到23.2%和20.9%。 在今后4年中,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其后依次是美国、欧洲和日本市场。  相似文献   

13.
陈海明 《半导体技术》2010,35(8):749-752,756
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在SiC、GaN和金刚石等宽带隙半导体器件与电路研究中已取得多项里程碑性的进展,这些飞速发展已经证实宽带隙半导体是当之无愧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并将替代Si和GaAs应用于相控阵雷达、高保密通信及其他重要设施等诸多国防和航空领域.概述了SiC和GaN等宽带隙半导体在军事、宇航及其他恶劣环境应用中优于Si和GaAs等传统半导体技术的具体体现.介绍了美国、日本和欧盟在发展宽带隙半导体技术上的重大举措及其在器件开发与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着重探讨了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实施的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发展计划及其对其军事、航天及其他重要设施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际要闻     
今年全球半导体二手设备增长率为15%由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新设备投入成本过高,据美国相关研究机构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半导体二手设备增长率约为15%。而台湾半导体二手设备交易活跃,台湾岛内市场整体增长率可能高于全球平均值。日前,台湾“崇越”与“AT-SI”签下代理权,“帆宣”与日本多家企业洽谈合作机会,加上已在岛内生产多年、全球最知名的“奇异资产”、日本最大的In-tertec台湾分公司“应信”,甚至“台积电”也于去年第三季度成立了二手设备交易网站,台湾半导体二手设备市场在大厂商纷纷投入的角逐下,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十…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2006年初沸沸扬扬的日本半导体大厂欲结盟进军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计划“日之丸半导体”,目前确定告吹,包括日本(Hitachi)、东芝(Toshiba)与瑞萨(Renesas)在内的3大日本半导体大厂,在6月底解散当初所成立的筹备处;虽然晶圆代工计划告终,但日前日厂也掀起合作研发下一代45  相似文献   

16.
正韩联社引述韩国政府报导,2013年南韩在全球半导体市场已首度超越日本,成为市占第二的国家。韩国贸易、工业与能源部指出,2013年南韩半导体出口可望较前一年跃增16%至500.6亿美元,在全球市占达15.8%,仅次于美国初估的52.4%。日本在全球排名第三,市占约为13.9%。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数字电视》2011,(4):17-17
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由于日本在全球电子产业链条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这次日本地震,震动了全球整个电子产业链,受到影响的上游产业包括半导体、液晶组件、液晶面板、芯片(闪存芯片)、笔i己本电脑电池等,  相似文献   

18.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爱德万测试自1972年跨足半导体测试领域,目前已成为全球电子产业晶圆测试与分类解决方案领导者。爱德万测试一直以创新的实力领导业界发展,并坚持品质与可靠性至上的原则。为更好的服务全球客户,爱德万测试分别在日本、美国、德国设置研发中心,同时,在欧洲、新加坡、韩国、台湾地区及中国大陆均设有分公司,爱德万测试也非常看好并重视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亦在苏州、北京、成都、西安、大连等地设置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全球普通汽车中的半导体元器件年增长率为4%。2010年,北美、欧洲及日本市场每辆车中的电子产品平均价值将达到450美元。汽车电子已成为半导体产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之一。随着由美国金融风暴引起的经济衰退在全球蔓延,更多的汽车公司和汽车电子  相似文献   

20.
日本半导体产业研究所最近总结了日本半导体设计技术的现状和问题,指出:当前日本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包括工艺在内),从总体上说与美国相比势均力敌,但未来美国将更占优势,尤其从设计能力来看,美国占压倒优势,并将继续保持下去。针对这种现状,报告要求日本加强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