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一麟  王正伟 《园林》2013,(6):64-65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众多高大的山脉形成了一层层天然的屏障,在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时期削弱了全球气温骤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令许多古老的植物种类幸运地逃过此劫并一直延续至今。如今,此类植物的近缘植物大多早已灭绝,且分布狭窄,人们将其统称为"孑遗植物"。  相似文献   

2.
唐晓军 《园林》2002,(3):42-43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又名水梨干、鸽子树,是世界珍稀.古老的孑遗植物,约在100万年前,地球上植被十分丰富,珙桐及其家族曾繁荣一时,但在第四纪冰川侵袭后,许多植物惨遭灭绝.由于我国高山大川多,成了各种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珙桐就是在我国中西部偏僻的山区幸存下来的古老植物之一,植物学家称它为“林海中的珍珠”、“植物活化石”和“绿色熊猫”.因其花开时,山风吹动,像一群群跃跃被飞之白鸽,蔚为壮观,故又被誉为中国“奇树”.  相似文献   

3.
随着三峡主体工程的完工,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把启动三峡坝区环境保护纳入今后工作的重点,同时在三峡坝区建立了三峡苗圃研究中心,目的是对三峡库区淹没区三峡特有、珍稀植物进行保护和研究.2011年库区蓄水到175米后有部分三峡特有珍稀植物要进行保护,其中包括珙桐.经过调查,淹没区有五株胸径在10厘米以上珙桐生长在海拔800米高山,需要移栽.截至2008年底,珙桐在三峡坝区移栽成活率几乎为零. 珙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的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因而被西方植物学家称为"中国鸽子树",又叫和平树.第四纪冰川使它在世界许多地方遭到灭绝,唯有在我国亚热带山地残存,故成为了植物界的"活化石",是国家8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的珍品.自1869年珙桐被法国神父戴维斯在四川穆坪(宝兴)首次发现后,很多国家和地区先后进行了引种,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  相似文献   

4.
黄宝康 《园林》2012,(9):78-79
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为我国特产,又称白果、公孙树、鸭脚树,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中生代侏罗纪银杏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垩纪晚期开始衰退。至50万年前,由于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植物濒于绝种,在欧亚、北美绝大部分地区灭绝,  相似文献   

5.
姚一麟  贺扬明 《园林》2013,(3):30-33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众多耐阴植物品种被逐渐地应用于居住区内的园林景观中。人们合理搭配耐阴植物的花色、叶色与果色,同时结合株型、线条、质感等,极大地丰富了居住区内荫蔽环境下园林绿化景观的色彩、空间与层次。耐阴植物常见种类耐阴植物的种类繁多,依据其观赏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耐阴观叶植物、耐阴观花植物与耐阴观果植物。其不同的花色、叶色与果色为华东  相似文献   

6.
青梅属植物在世界上约有65种,是龙脑香科植物中最大的亚属。据《中国植物志》记载全世界龙脑香科植物共计16属,530余种,分布于亚洲及非洲热带地区;是热带雨林中极其重要的树种,尤其在东南亚典型的热带雨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东南亚低地湿性雨林的优势植物。我国产5属13种,其中的青梅属我国只产3种,分别为版纳青  相似文献   

7.
谈植物景观的布局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刁克 《中国园林》2001,17(1):51-52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其景观的主体是植物,突出植物景观的塑造,减少构筑物及硬质景观,是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关键。由于植物的多样性、地域性,为植物景观的塑造提供了大量素材,只要运用得体,将极大地丰富城市景观,为人们改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空间。  相似文献   

8.
陈炜林 《居业》2021,(4):10-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被水泥建筑所代替,生活中遍布高楼大厦与柏油马路,但大自然的颜色与气息逐渐在减少.这时城市园林景观便展示出非常重要的一面,它为人们提供了接近自然的机会,让人们生活在城市里也有机会感受大自然,放松心情.但是如何科学合理的把园林设计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既不影响城市建设的推进,又能让人们感受自然,这是园林设计主要突破的一方面.本文从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造景应用出发研究,提出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田旗 《园林》2006,(11):36-37
随着城市绿化的发展,植物景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绿量的不断增加,丰富的季相变化成为当前许多城市的绿地植物景观建设的目标,而富有极强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秋色景观,更是成为许多设计师追求的特色植物景观。人们对秋季植物色彩的喜爱,其实是源于大自然中不同树种在秋季展现出来的多种色彩而形成的秋季景观。浙江西部山峦林立,沟壑纵  相似文献   

10.
赵晓云  林伟民 《城市建筑》2014,(15):295-29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园林绿化建设。本文阐述了我国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植物配置不合理现象,并提出了植物合理配置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植物,除了是地球的天然造氧机外,还是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提供视觉上自然之美的享受。通过设计师的设计与运用,植物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本文从植物种植设计的意义、植物造景的艺术原理、植物种植设计的分类、植物种植设计中的常见问题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植物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植物标本作为一种特殊载体的档案,对其管理的要求和方法与一般档案有所区别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植物保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研究植物标本档案及其管理,提高它的利用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植物标本档案的定义 目前我国有植物标本馆(室)300多家,共藏有植物标本1700多万号,最早的植物标本馆是建于1878年的香港植物标本室,但当时植物标本尚未归  相似文献   

13.
园林景观的主要构成元素是植物,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关乎园林设计质量的优劣,这可能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虽然我国的保健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植物的作用依旧停留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抗震减灾等,其药用价值与保健功能依然未被重视。本文从功能上对康体植物进行分类,解析其保健作用,并说明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的植物资源,在景观设计中合理配置有益于各年龄层人群身心健康的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4.
陈一颍 《山西建筑》2011,37(11):207-208
对长沙市中学校园的植物景观现状、种类分布及景观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中学植物景观建设提供了植物现状分析依据,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中学校园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15.
曹静  王红兰 《建筑知识》2014,(4):155-155,157
随着我国现代化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城市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已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城市化生态园林的建设中,我们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中,它在城市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安全和健康的生存环境,对促进我国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5,(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我国建筑装饰工程中更加注重于植物幕墙的构建,植物幕墙以石材为主要框架,在建筑物上面部分覆盖或是全部覆盖绿色植物。植物幕墙在当下建筑装饰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室内环境的作用。不过,以植物为材料构建的植物幕墙受到很多因素限制,这种限制对于植物幕墙构造来说,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植物材料与植物幕墙基质布的适应性,就是影响植物幕墙构建的很大一个原因。本文对植物幕墙基质布与植物材料的适应性探究,主要分析了植物幕墙植物材料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就适合室内植物幕墙的植物材料进行了适应性选择分析,为植物幕墙基质布与植物材料的适应性选择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吕秀立 《园林》2005,(9):38-38
蓝莓在我国又称越橘或蓝浆果,系杜鹃花科越橘属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全世界有400多个品种,我国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至西南及东北地区,多见于丘陵或海拔400-1400米山地林内及灌丛中,是酸性红壤土的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植物造景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入手,分析其原因,从管理、培训、监管等几个方面研究应对策略,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从业者提供技术理论基础及技术参考。优美的植物景观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它还具有其特有的生态效益,是人类适宜生存环境的基础保证。然而,在实际设计和施工中,从业者往往更重视硬质景观设计,植物造景常常被作为硬质景观的附属而被人们忽视,不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存在一些问题,从而造成植物景观的真正魅力没有被散发出来。  相似文献   

19.
胡楠  王培严 《园林》2023,(11):121-127
彩色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描绘圆明园历史盛期景观的原始图档,其以绢本设色的方式描绘了圆明园40处景点生动的园林景象,特别是对植物景观的描绘十分逼真、细腻,是研究圆明园植物景观的优质历史典籍。深入梳理四十景图中的植物种类、种植形式、植物空间分布及其与景点功能的关联,并结合文化背景深入考察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人工山水园的整体植物造景特征。结果显示,杨柳类植物是圆明园植物景观的基调树种,观花小乔木、观叶大乔木、松柏类植物在园内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植物的种植形式主要有丛植、孤植、片植、对植、列植、盆植6种,多分布于水岸、山林、庭院、圃地4种空间,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烘托了圆明园理政、祭祀、起居、游赏4类功能景点的空间氛围。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4,(5)
从上世纪初国外就开始了对生态园林的探索,而我国在推迟了近70年方才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我们对自然生态的了解不够,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期间造成了一些恶果,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园林景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休憩的场所,其在我国的生活区域不断的改造环境,对维护我们的生态家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中笔者本着遵循植物的生长规律,对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