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方面,政府部门、环保组织和社会个人的做法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阻滞公众参与的原因,以期为水环境保护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环境保护中公众的参与制度进行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解除相关问题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将公众的参与大大发挥作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对于公众的参与力度和环保意识都有积极的作用,我们也将获得更为广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人们在环境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环境管理与一般的管理项目存在较大区别,环境管理具有涉及领域广、复杂程度高等诸多特点,这增加了环境管理难度。因此,在环境管理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主动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管理,而且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环境管理水平达到期望水平。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模式也处于发展与研究阶段,因此加强对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模式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量开展的工业化项目使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因此现代社会开始倡导对环境进行保护及监测.然而现阶段环境监测管理中有很多难点问题,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公众在环境监测管理中的参与情况,如何有效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已成为环境保护部门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生态环境作为社会公众的共同生存空间,单单依靠环境监测部门...  相似文献   

5.
于晓冬  陈素云  王玉 《广西轻工业》2010,26(12):113-114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项基本内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未真正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在研究欧盟一些国家公众参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公众参与的问题,提出了扩大项目宣传与环保知识普及,扩大公众参与的范围等建议,提高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及效力。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建设项目的开发对环境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确保建设项目与环境质量的和谐发展,需要对建设项目的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力求将对环境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重要的手段,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切实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为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同时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但是公众参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得到解决。文章对于环评公众参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改进措施,对于提高环评公众参与工作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在落实和开展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及落实缺乏有效性、源头管理力度不足、公众引导和参与力度不足、先进技术和思路的创新应用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制定法规政策提升民众主观参与度、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创新思维等路径做好新形势下的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我国现阶段农村环境管理工作的要求,必须要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制,改变传统的农村环境管理观念,提升农村居民的环境管理参与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环境管理体系逐步健全,但是目前来说,与之配套的环境保护法律尚未健全,农村居民尚且缺乏科学的公众参与意识,农村居民环境管理参与渠道尚不畅通。为了解决实际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必须提升农村群众的参与意识,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就是将城市的规划建立在政府、专业人员与公众间相互沟通、探讨、配合的基础上,进而探索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通过引入总规、控规两个层面的相关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进而挖掘出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针对我国公众参与规划的不足与问题提出有效策略,力图推进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制度化、科学性与民主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成为学者讨论的热门话题。文章就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公众参与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深入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公众参与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公民维权成本高、政府惩罚力度和信息公开力度不够等问题,对此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的经验,对我国食品安全公众参与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下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极其严重,提升公众对行政机关风险决定的信任非常必要。风险治理中是否非得有公众参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公众参与模式。鉴于我国当下的实际情况,建议分两种情况进行制度设计,即否定风险存在的风险决定需要公众参与和肯定风险存在的风险决定公众可以不必参与。这样的制度设计一方面是防止因公众参与而导致风险决定不能及时发布,另一方面也防止行政机关在否定风险时而不考虑公众的意见,单方作出风险决定。因此,本文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有效性的检测和制度选择3个方面进行综述,通过了解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现状,为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中公众参与制度的设计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食品监管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系统过程,其不仅需要食品监管部门的引导和控制,更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往往过于注重食品安全问题成因、食品安全控制管理等方面,缺乏消费者层面的食品风险认知,因此从社会公众视角出发,构建我国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相关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和社会价值。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公众参与现状食品安全是关系社会民生的重大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社会公众参与度有限。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之一,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解决我国民生国计的关键要素,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环境管理,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农村是乡村治理的重点任务.农村的生态环境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公众必须参与到环境建设当中,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呈现出来高关注度、低行动力.具体表现为被动性参与、观念参与和事后参与,在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上缺少行动,农村公众环境治理的意识较为薄弱,所以这就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引导农村公众参与环境的问题建设,减少对环境问题的破坏.国家及农村共同介入农村环境治理,多元化管理乡村环境,有利于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环境保护法》作为保护我国公民环境权利的法律,虽未明确公民环境权利,但确立了公民环境权利中的三个重要部分,即环境信息知情权、环境保护参与权和环境保护监督权。公民环境权利的有效行使,将会对制革工业环境保护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使公众能切实参与制革工业环境保护,加强对制革企业的环境监督,防止制革企业非法排污。  相似文献   

15.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影响评价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后,可起到使公众关心环境问题,在环评工作中弥补技术研究不足的重要作用,使环评单位在环评中的预测、评估和建议更加完善、合理。以公众参与方式、调查范围及方式、征求公众意见的内容、公众参与的结果等在某化工项目的应用为例,说明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我国国民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愈加重视,但由于受到信息披露、法制建设等问题的制约,公众参与机制整体操作性较差。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通过重视立法、加强信息披露等手段构建了健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对其公众参与机制的经验进行借鉴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弥补我国政府农产品监管失灵的缺陷,节约政府行政成本,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监管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7.
周自坚 《广西轻工业》2010,26(10):111-113
以近几年几个在全国因环境问题影响较大的项目为事例,说明在目前环评中公众参与与现实产生了差距,需要在信息公开、程序独立、提前沟通等方面进行改善,使公众参与成为保障群众环境权益、沟通民意,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之下,推进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化建设,是基于依法治国视域下,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改革发展。文章基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现状,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阐述了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化建设的路径,全面推进环保工作建设。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使得大气污染逐渐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挑战。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和农业活动,这些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为应对这一问题,国家相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防治策略,如提高燃料质量、推广清洁能源、建立严格的排放标准以及强加公众教育。为了实现大气质量的持续改善,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基于此,本文针对大气污染的问题,详细介绍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多种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以期为环境工作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各个行业对于资源的需求不断提升,这也造成了我国很多资源面临着枯竭。为了满足我国在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巨大资源需求,人们加大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把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转化为人们需要的各类资源,但是在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海洋环境也遭到了污染。本研究结合新时期海洋环境的实际情况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了海洋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途径和措施。旨在通过海洋获取所需资源的前提下,尽量避免海洋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进而使海洋系统能够稳定运行,为我国水资源环境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