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晶闸管投切电容TSC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阈值整定问题,从运筹学的角度,对投切电容的二进制编码方式及其投切阈值系数对补偿效果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得出了最佳投切阈值系数的取值以及基于二进制编码方式的最优电容投入阈值与切除阈值系数的等值分配原则。分析表明,按照等值分配原则整定的最优投切阈值,能提高无功补偿的动态响应速度,减小投切误差。以投切阈值系数是1.2为例,等值分配投、切阈值时,其精度可提高30%。因此,根据系统运行的状况,合理调整电容器投和切阈值,才能对系统快速、准确地进行无功补偿。  相似文献   

2.
基于DSP和PLC平台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无功循环投切装置.首先介绍了新颖TSC无功投切装置原理,接着介绍了TSC无功投切装置的DSP控制电路和PLC控制电路,然后从TSC无功投切装置发展现状、TSC无功投切方案选择和新颖TSC无功投切策略三方面对TSC循环投切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对TSC无功投切相关程序进行了设计,包括PLC通信程序和PLC循环投切算法控制程序,最后利用Gx-works2仿真软件对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系统在实现无功功率补偿的同时,不仅能避免"投切振荡"现象的发生,还能实现电容器的循环投切,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李兴华  张波 《电源学报》2007,5(2):117-121
本文基于PIC16F877A单片机研制了一台晶闸管投切电容(TSC)型静态无功补偿装置.该装置利用单片机的A/D采样功能异步采样交流电网信号,并采用均方根算法,实现采样数据的快速处理;投切补偿电容采用等值编码方式,实现了电容的循环投切.实际运行表明,该装置可以快速检测并计算电网各项参数,准确控制电容补偿,满足了静态无功补偿的要求,达到了实际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低压无功补偿投切电容装置选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明琪  徐洪 《电气应用》2007,26(11):S44-S46
着重分析低压无功补偿投切电容装置(接触器投切电容装置、晶闸管投切电容装置、复合开关投切电容装置)的工作原理;同时介绍各自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无功补偿装置是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方向,从TSC无功补偿装置的组成结构、主接线形式、晶闸管过零触发方式、内部检测与控制电路原理等方面介绍了TSC无功补偿装置。随着TSC技术的发展,TSC无功补偿装置将取代接触器投切式无功补偿装置,在高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更广泛。  相似文献   

6.
目前电力系统里,主要负荷一般都呈感性且功率因数较低。感性负荷不仅从电网中吸收一定有功功率,同时吸收了无功功率,导致电网电压有一定的下降,造成电能的浪费。通过对电容器组的投切控制进行无功补偿,能够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网电压的质量。国内外惯用的投切电容器的方式存在一定的浪涌和冲击,对设备存在损害,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无功补偿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的方式,实现了投切瞬间无浪涌、无冲击。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进行仿真,验证了正确性。最后搭建了实验样机,结果表明TSC无功补偿装置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厉吉文  李红梅 《供用电》1995,12(3):21-23
1 前言MCZKW-Ⅲ微机控制电容补偿自动投切装置(可参阅《山东电力技术》1994年第二期)首次在低压无功电容补偿自动控制装置中采用以无功缺额为主判据,以功率因数和电压为辅助判据的综合判别原理。它克服了单以功率因数做为判据的自控装置存在的频繁误动现象,实现了对无功补偿电容的定量投切,并且它还能根据负荷的变化自动调整延时,自动调整定值,实现了对无功补偿电容的智能化控制,能始终控制无功补偿电容达到最佳补偿效果。本装置在实际运行中,受到用户的好评。但仅适用于电容器容量等分运行方式和八四二一制不等分运行方式,而不能适用于电容器容量任意分组的运行方式,因此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而研制了MCZKW-4微机控制电容补偿自动投切装置,该装置的特  相似文献   

8.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动态无功补偿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TSC)的基本原理、分类概况、主接线形式、检测与控制策略等方面介绍TSC在动态无功补偿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TSC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拟解决的方案。大量的试验与实践证明,TSC无功补偿装置具备优良的无功补偿性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刘建初 《电气技术》2010,(10):47-49
本文介绍了永磁真空开关的特点及在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电容投切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和实际应用,对使用效果和效益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永磁真空开关投切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优点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建初 《电气技术》2010,(8):164-166
本文介绍了永磁真空开关的特点及在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电容投切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和实际应用。对使用效果和效益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永磁真空开关投切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优点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TSC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是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方向。根据笔者设计的一种TSC无功补偿装置,分析了TSC装置常用主电路的特点,介绍了电容器投切判据、信号检测、零电压投入以及晶闸管触发电路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提出以配电静止无功发生器(DSTATCOM)容量上限作为约束条件将无功进行分配,在先求出DSTATCOM补偿容量的前提下求出晶闸管投切并联电容器(TSC)的投入组数,使混合无功补偿装置能够进行精确的补.仿真分析表明,新的控制方法对混合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具有可行性、有效.  相似文献   

13.
对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无功补偿电容器,一般采用晶闸管进行动态投切。文中对晶闸管的投入和切除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导。理论推导结果证明无论晶闸管切除次序如何,3台电容器上的残压始终为线电压峰值的1.366、1、0.366倍;V1、V2晶闸管两端的电压始终在一定的范围变化。该结果为抑制投切过程中产生的过电压问题及TSC装置中晶闸管的参数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DSP的TSC综合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TSC综合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该装置采用定点DSP芯片TMS320LF2407A 作为控制器的核心,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准确检测出电网中的各项参数,投切补偿电容器时以各相所需的无功功率为控制量,以固态继电器为投切开关,三相共补与分补相结合,实现对三相不对称冲击负荷的快速响应,有效地防止过补偿和投切振荡。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同步辐射装置负荷冲击特性引起的配电网电压波动,采用以交流过零型固体继电器为开关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无功补偿装置对其进行无功补偿,在借助于M atlab的仿真工具simu link获得负荷侧无功电流幅值后,求得该网络实现无功补偿所需投切的电容量;然后,用以Intel 80C196KB单片机为核心的微机控制系统来控制TSC电容器的投切,最终达到实时补偿网络负载的无功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与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联合运行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基于专家混杂控制和瞬时功率平衡的控制策略。首先从混合无功补偿装置(HVC)结构及其等效电路出发,对其补偿机理进行分析,设计HVC控制器,分析了其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补偿效果良好,反应速度快,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10 kV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将FC TCR型的电容-电感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用于10 kV的动态无功补偿。介绍了SVC及电容-电感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基本原理、补偿容量的确定方法及控制与保护系统。在电力系统冲击型负荷较大的趋势下,该SVC利用晶闸管可控硅的开关原理,瞬时地改变无功功率,用以补偿或吸收负载所需的无功,可改善对10kV母线电压的冲击影响状况。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网的分散式配电变压器在线监测和无功补偿控制综合装置 ,可自动检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电压、电流、有功、无功功率等一系列重要数据 ,通过通讯网络将配电区域各安装处的信息集中管理。装置利用大功率无触点固态继电器 ,实现了电容器的自动投切[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