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康卫 《新建筑》2011,(1):141-143
以南京城郊山地别墅建筑设计实践为例,指出山地别墅建筑设计中应注意接地形态、环境景观及外观风格等问题;提出"以自然为本"的现代居住概念,认为成功的山地别墅应似生长在山地上,适应山地环境,与山地形态相协调。  相似文献   

2.
山地中心城市空间具有多元化特征,这与城市整体功能之间形成互动影响关系。在深入剖析中心城市特征与山地城市形态矛盾的基础上,遵循山地中心城市多组团、多中心、多维度、多层次特征,从宏观层面构建了山地中心城市多元化空间特性与中心城市整体功能发挥的理论模型,搭建了“四多”特征与城市整体功能的联系,解构了山地城市整体功能受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关系,模型将特征与功能关系进一步数理化和抽象化,是在山地特征规划科学性的基础上,对山地空间与整体功能发挥理论的发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3.
王睿 《南方建筑》2006,7(8):129-131
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生活事实的物质反映,不同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天际轮廓线,它反映了城市的独特性格.通过对重庆市渝中半岛轮廓线的分析,阐释山地滨水城市轮廓线景观的特征,把握山地滨水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从而有助于在山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树立整体意识和系统观念,创造宜人的山地城市空间环境,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山地滨水城市轮廓线的控制和塑造.1.重庆城市轮廓线分析;2.塑造山地滨水城市轮廓线的原则;3.山地滨水城市轮廓线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4.
李和平  章征涛  杨宁 《规划师》2017,(1):99-104
文章将气候适应性理论引入城市设计中,提出山地城市设计应突出地方特点和环境特征,不仅要考虑气候因素的影响,还要厘清山地地形与气候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攀枝花市民商务办公区的实践,文章从城市选址、城市空间布局、街道和开敞空间营造以及建筑设计、材料处理和色彩选择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干热气候与山地地形两个要素相互作用下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的山地居住形态为例浅析山地住宅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皓 《山西建筑》2009,35(34):4-5
阐述了建设山地城市和山地住宅的意义,以重庆的山地居住形态为例,分析了传统居住空间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进行了居住空间的研究,探讨了山地住宅空间的概念性设计,指出在强调建筑个性的同时也应重视群体的秩序是建设山地城市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实际项目的问题出发,通过爱莎国际学校的设计实践,研究与探索在不同的教育理念下的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思路,总结在城市高密度要求下的校园设计,整体归纳校园竖向的活动场所与教学空间的模式与设计要点。本项目尝试在山地背景下,充分利用山地空间环境特征,追求校园集约化的山地建筑设计思路,强调土地利益高效化,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山地环境下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流畅的校园整体空间,并创造出轻盈、通透、高效的国际学校新形象。  相似文献   

7.
城市形态与山地地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玮 《南方建筑》2001,(2):12-14
山地城市形态格局,与特殊的山地自然地理特征密切相关,在山地城市形态的演化中,衍生出不同的城市格局是与自然山地环境长期的适应的结果。目前是我国众多山地城市规模迅速扩展时期,研究其形态的历史演讲过程,对于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山地都市轮廓线景观研究--以重庆、香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万民  王纪武 《华中建筑》2004,22(2):123-124,137
城市的快速发展不但引起深刻的城市社会变革,而且使城市风貌面临更新、发展、重塑的历史机遇。通过对特定山地城市风貌景观的分析,阐释山地城市轮廓线景观的特性,把握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从而有助于在山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树立整体意识和系统观念,创造宜人的山地城市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快速发展,不但引起深刻的城市社会变革,而且使城市风貌面临更新、发展、重塑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对特定山地城市风貌景观的分析,阐释山地城市轮廓线景观的特性, 把握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从而有助于在山地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树立整体意识和系统观念,创造宜人的山地城市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0.
张纪海 《山西建筑》2008,34(7):67-68
根据重庆市的地形特点,并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山地城市体育馆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强调合理利用山地,并将其贯穿于山地城市体育建筑创作之中,指出山地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空间模式,为体育建筑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1.
山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具体城市建设,全面总结了山区城市道路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的要点和重点,提出一些建议和要领,以确保山区城市建设中的城在山中,山中有城的城市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知明 《城市建筑》2013,(10):235-23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越来越重视,这就对关系城市品质的路网规划、道路交通环境、公共绿地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山区城市道路设计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山区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与绿道的设置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以宜昌市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与绿道的设置进行了探讨,从而提高了非机动车道空间人行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地城市空间塑造与平原城市的不同,介绍了恩施市旗峰大道沿线区域城市空间的形成过程,阐述了山地城市新区城市空间的塑造过程与方法,以期营造一个生态良好,环境怡人的城市居住区。  相似文献   

14.
李海义 《山西建筑》2010,36(8):53-53,74
指出山与城市的关系,是我国当前山地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灵石县山地城市的特色,以灵石县翠峰山入口段景观规划为例,对其山与城的关系进行整体分析研究,并分别从山中看城、城中看山、山城互动几个方面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陈玲 《福建建筑》2014,(6):59-6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大组成部分,在维持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提供自然空间以满足居民游憩、休闲生活的需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中,部分城市的绿地系统被破坏,导致该区域的生态建设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以福建省中、小型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从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功能与作用出发,分析了目前中、小型山地城市在绿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体形环境角度控制山地旧城改造建筑形态是整合旧城空间及景观秩序,延续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山地特点,将城市体形环境归纳为城市的自然背景,城市骨架,城市地标,城市天际线,城市肌理等五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它们对旧城改造项目建筑形态的影响,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建设意义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徐萍 《山西建筑》2009,35(13):169-170
以张家口市鱼儿山景区供水工程为例,简要阐述了山地造林供水工程中水源规划、供水管网规划、供水泵站系统设计、山体喷灌等设计要点,通过实践总结了高山景区绿化供水、建蓄水池方面的经验,并指出山地绿化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月  陈东田  刘雪 《山西建筑》2010,36(5):347-348
进行了山地城市公园景观的特征意象的分析以及博山区陶琉公园景观设计的实践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山地城市的有利条件构筑具有山地特色的城市公园景观,从而改善山地城市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