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运行k-ε模型对WR燃烧器空气动力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流场中的轴向速度、湍动能以及湍能耗散率分布,分析比较了WR燃烧器与常规燃烧器的不同,利用计算结果分析了WR燃烧器中的位置及边宽对流场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对四角布置的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与WR燃烧器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浓淡燃烧器比WR燃烧器的着火提前、着火稳定性的调节范围更宽广。同时,深入分析了浓淡煤粉燃烧器稳定着火的机理,对最佳煤粉浓度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结果与本试验数据的偏差为17.4%。  相似文献   

3.
美国CE—WR型燃烧器稳燃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汉川电厂锅炉宽调节比燃烧器进行模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沈淡分离试验和燃烧器出口空气动力特性试验,探讨了美国CW-WR型宽调节比燃烧器的稳燃机理。  相似文献   

4.
美国CE-WR型燃烧器稳燃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汉川电厂锅炉宽调节比燃烧器进行模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浓淡分离试验和燃烧器出口空气动力特性试验,探讨了美国CE-WR型宽调节比燃烧器的稳燃机理。图8表5参5  相似文献   

5.
以STAR-CD等计算分析软件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基于完整真实的三维几何结构的燃烧器内部流动数值分析平台;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两种不同二次风风口尺寸情况轴向涡流燃烧器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以此来分析轴向涡流燃烧器内部流动情况。利用计算分析系统,可以分析燃烧器内部流动的一些主要特征,为电厂实际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美国CE—WR型燃烧器混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汉川电厂300MW锅炉CE-WR型燃烧器进行了冷态模化试验,利用三维粒子动态分析仪(3D-PDA)在不同工况下测量波纹形扩流锥后速度分布和浓度分布,从而得到该燃烧器的混合特性,并发现了周界风在其中的作用,作者归纳出一些结论,为电厂的实际运行工况调整及燃烧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晓波  蒋杰  张号  张传美 《工业锅炉》2012,(1):19-22,26
运用Fluent软件对40 t/h锅炉用燃气燃烧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进风量对燃烧器性能及污染物NOx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进风量是保证燃烧器稳定燃烧的重要条件,也是减少NOx排放的关键因素。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为燃烧器优化设计、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美国CE-WR型燃烧器混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汉川电厂300MW锅炉CE-WR型燃烧器进行了冷态模化试验,利用三维拉子动态分析仪(3D-PDA)在不同工况下测量波纹形扩流锥后速度分布和浓度分布,从而得到该燃烧器的混合特性,并发现了周界风在其中的作用。作者归纳出一些结论,为电厂的实际运行工况调整及燃烧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图11表2参4  相似文献   

9.
本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提出了一种直流燃烧器各二次风喷口风量分配的拟合计算方法;然后,使用数值模拟手段,确定了计算过程中的关键阻力曲线;最后,以某台直流燃烧器机组为例,进行实际计算,并于冷态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了该燃烧器实际运行中的风量分配规律.  相似文献   

10.
用三维流动数值计算模型,对一台130吨/小时锅炉有用双通道浓淡煤粉燃烧器的单只燃烧器喷口流场计算和冷态实验结果比较证明了该燃烧器能够形成回流区,且调节腰部风可以改变回流区的长度。该燃烧器具有高效,低负荷稳燃、火焰可调,低NOx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1.
蓄热式烧嘴传热过程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详细分析了蓄热体和气体之间的热交换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能量守衡定律建立了陶瓷蜂窝体蓄热式烧嘴的不稳态传热过程数学模型,利用某钢厂蓄热式烧嘴的实测数据对所做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是正确可信的。在此基础上对蓄热式烧嘴的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等进行了优化仿真计算,所做工作对同类烧嘴的优化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350MW电站锅炉采用低NOx燃烧器和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的NOx生成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①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和中心温度等与炉膛高度的关系保持不变,即径向空气流分级不影响炉膛的燃烧特性;②采用低NOx燃烧器时,其炉膛中心的氧气浓度比采用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时要小;③炉膛截面平均NOx浓度和中心NOx浓度随炉膛高度的关系基本相似,但NOx最大浓度随炉膛高度的分布规律不同,采用低NOx燃烧器时NOx最大浓度明显与一、二次风布置有关,采用常规直流燃烧器的NOx最大浓度在燃烧器区域随高度分布呈现双峰形;④它们对应的平均NOx浓度最大值截面和平均温度最大值的截面的高度分别相同,但平均NOx浓度最大值截面比平均温度最大值的截面要低;采用低NOx燃烧器时,截面NOx浓度最大值区域比常规直流燃烧器有大幅度的减小;⑤低NOx燃烧器可比常规直流燃烧器降低NOx排放28.6%。  相似文献   

13.
简单介绍旋流燃烧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某电厂在运行过程中旋流燃烧器烧损的处理方案,总结发生类似情况时的解决措施,重点分析旋流燃烧器的烧损原因,为避免同类型燃烧器在运行中发生该类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径向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燃烧器-惯性浓淡旋流煤粉燃烧器,即在燃烧器一次风通道中加入煤粉浓缩器,并将其置于燃烧器喷口较近的位置,一次风粉经过煤粉浓缩器后,形成了由燃烧器中心向外煤粉浓度由高向低的分布趋势,依靠煤粉颗粒的惯性,将这种分布趋势一直保持到燃烧器出口。针对一台燃用烟煤的50t/h煤粉炉的特点,给出了该燃烧器的布置,介绍了改造前后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5.
Cooker-top burners are used extensively in Thailand because of the rapid combustion and high heating-rates created by an impinging flame,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se types of burners. High thermal efficiency with low level of CO emission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these burners. The wide variation in reported performances of the burners appears to be due to the ad hoc knowledge gained through trial and error of the local manufacturers rather than sound scientific principles. This is extremely undesirable in view of safety,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present work, a nationwide cooker-top burner performance survey and an implementation of a PIV technique to analyze the burner performance as well as advising local manufacturers were carried out. Experimental data were reported for the base line value of thermal efficiency of all the burners.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flow field at a flame impingement area, i.e. velocity magnitude, turbulent intensity, vorticity and strain rate were also reported as a function of burner type, which was categorized into four types based on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burner head: radial flow burners, swirling flow burners, vertical flow burners and porous radiant burners.  相似文献   

16.
童艳  孙博 《节能》2005,(8):11-15
随着分级燃烧和高浓度煤粉燃烧技术的不断进步,低NOx旋流燃烧器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本文对国内外典型的低NOx旋流燃烧器的研究进展做了总体回顾,总结了低NOx旋流燃烧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对一种纯上进风燃气灶和一种台式灶的引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确定了一次空气系数和炉头温度随着喷嘴前压力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喷嘴前压力的变化,上进风炉头的一次空气系数由于炉头温度较高而变化较大;而普通进风方式的引射器的压力适应性要强得多。试验的结果可供新型结构燃气灶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空气-旋转阀脉冲燃烧器试验装置,试验过程,并且通过试验得出了此种燃烧器的运行特性,探讨了进行流量对燃烧器压力、幅值、频率等参数的影响。通过对结果的分析,阐述了空气-旋转阀脉冲燃烧器的工作机理。  相似文献   

19.
燃烧器发展简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霞  冯良 《工业加热》2007,36(2):41-44
简要叙述了燃烧器的发展历史,以及相应的理论成果。可更深入地了解燃烧器的制作原理,以及促使其快速发展的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