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布式配电网络的“三遥”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欣  肖登明  姚伟 《高压电器》2002,38(2):47-49
介绍了基于工控机和可编程控制器的配电网遥控遥测遥信系统 ,系统由主控中心和多个监控终端组成 ,采用无线通信方式。终端对配电站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实现无人值守功能。主控中心完成对结果信息及故障原因的显示、存储、打印及对终端信息的维护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GPRS的分布式配电网络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基于GPRSModem的远程配电网监控系统,系统由主控中心和多个监控终端组成。采用GPRS通信方式,通讯速率高,费用低,组网方式灵活。终端对配电站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无人值守功能。主控中心完成对结果信息及故障原因的显示、存储、打印及对终端信息的维护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GPRS的分布式配电网络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服务器、PLC和GPRS Modem的配电网系统.该系统由主控中心和多个监控终端组成,采用GPRS通信方式.终端对配电站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无人值守;主控中心完成对结果信息及故障原因的显示、存储、打印及对终端信息的维护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通讯研究所研制开发的FK2000系列电力负荷管理终端(以下称终端)是为实现电力营销、客户服务、需求侧管理的技术手段而开发研制的专用设备。终端采用16位高性能单片机,在负荷控制和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了远方抄表功能及与用户的信息交互等功能。终端采用多层线路板和表面贴装生产工艺(SMT),集成度高、技术先进、应用功能完善,是电力部门实施负荷管理、远方抄表和提高需求侧管理水平的高性能终端执行单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工控机和现场总线的智能配电系统。系统由主控中心和智能元件组成,采用总线通信方式。智能元件对配电站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主控中心完成对结果信息及故障原因的显示、存储、打印及对智能元件信息的维护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通信电源监控系统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以嵌入式S3C2440 AL芯片为基础,设计了由终端系统和中心服务器组成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该系统的终端系统负责完成基站设备电压、电流及环境变量的数据采集,并利用嵌入式网关与因特网相连,并通过因特网将采集数据实时发送至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对各个基站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实现设备运行过程的远程监视及控制。硬件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控制简单方便,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Nature 2000节能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德银  郑玲 《电世界》2006,47(7):12-13
Nature2000节能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由控制中心(包括控制设备、服务器、大屏幕投影显示设备等)、远程智能控制终端RTU、节能路灯控制管理终端LCM、路灯单灯智能节能控制器LCU、路灯防盗控制管理终端LAU及通信系统等组成。Nature2000的监控、通信等功能与国内同类产品大致相近。现着重介绍LCU的工作原理、节能控制技术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PanelView终端,对基于现场总线的马达控制中心(MCC)进行控制并给出了具体实现。使用罗克韦尔软件,配置网络通讯通道,编写逻辑控制梯形图并不不载到ControlLogix5550控制器,组态终端操作界面并下载到控制设备PanelView终端。从PanelView终端上控制MCC中的1305变频器,从而实现对电机的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变电站的常规配置使信息重复采集,自动化水平不高。认为中心站不同于终端站,不宜实施无人值班,因此提出了“计算机监控”这一名称,用于命名中心站的自动化系统,以别于“综合自动化”。计算机监控系统可以取代以往的控制、远动及当地功能。在探讨上海电网220kV中心变电站的控制模式和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阐述了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功能及性能价格比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爱红  程时杰 《高电压技术》2005,31(5):73-75,86
针对配网自动化系统各层次的不同功能、不同工作任务,分析研究了配网控制中心-远程配网控制分中心、配网控制中心-站控终端、站控终端-配网终端的通信系统结构。提出了配网控制中心-远程配网控制分中心的通信采用SDH2M+路由器或光纤收发器;配网控制中心-站控终端采用SDH2M+路由器或SDH64K通信方式;站控终端和馈线主干线上的FTU通信采用光纤以太网通信方式;馈线主干线FTU和馈线支路上的FTU、TTU通信采用屏蔽双绞线的专线通信方式;TTU和集抄器通信采用485总线方式通信。提出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可靠性和很好的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500kV区域电网控制中心与各变电站之间的集控信息平台的建设思路,根据500kV区域电网控制管理模式的特点,研究并设计出控制中心与各变电站的集控信息平台,并对集控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安全策略进行阐述。此信息平台涵盖了从各变电站测控回路直至控制中心监控终端与各专业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500kV区域电网控制中心与各变电站之间的集控信息平台的建设在国内尚属首例,它在南宁区域控制中心3年来集控与无人值守模式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蚌埠地区目前约有1400户10k V及以上的专变电力用户,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的推进,专变客户处安装的1400台电力负荷控制终端,部分老式的负荷控制终端不具备停送电记录、电压合格率统计和光纤通讯等功能,亟待更换。本文介绍了一种自行研制的负荷控制终端防误跳闸装置,解决了专变电力客户在不停电状态下安全、高效完成负荷控制终端更换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电世界》2016,(7)
正负荷管理终端早期称负荷控制终端,后称双向终端,为与大用户集抄远程终端管理区分,上海地区定为负荷管理终端,简称负管终端。负荷管理终端及同步设备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1)进行远程用电信息数据的采集,数据采集支持GSM短信、GPRS、CDMA通信技术;(2)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的成功率;(3)在发现电力用户超负荷用电对电网造成危  相似文献   

14.
基于凌阳单片机无线抄表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凌阳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先进的电能采集芯片CS5460A,可以对电压、电流、功率等进行测量和计算。同时采用无线收发模块nRF2401A对数据进行无线收发,在微处理器的控制下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向上级系统发送,实现了采集终端和控制终端之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采用DS1302作为系统时钟芯片,为系统采集电能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信息。终端电表数据存储在上位机数据库服务器中,配有专门的系统软件,实现了自动抄表,数据处理,信息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ABB-REL531/561系列产品中的熔丝故障监视(Fuse Failure Su-pervision)功能,它是保护、控制、监视终端内的不同保护功能的动作基于继电器安装处的测量电压,如距离保护功能、低电压测量功能及弱馈逻辑的电压检查功能。当电压互感器与终端之间的二次回路发生故障时,这些保护、控制等功能不应动作。  相似文献   

16.
电力信息综合管理终端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电力营销管理和各项业务需求,方便电力用户运行维护管理,提出了一体化平台、功能模块化设计和实现各项业务功能要求的电力信息综合管理终端。阐述电力信息综合管理终端对电力营销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性,介绍该终端的各项功能要求。电力信息综合管理终端为椎动电网管理现代化,建设数字化电网和信息化企业目标提供了基础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7.
王风华  康童  朱吉然  齐飞  陈小强  谭飞 《湖南电力》2021,41(3):42-45,57
为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电终端的即插即用,配电终端设备必须具备自描述模型.以配电环网柜分布式配电终端(DTU)为研究对象,基于IEC61850标准的面向对象建模方法,对DTU的功能及功能所需数据对象进行了梳理和分类.依据信息分层模型结构建立分布式DTU的信息模型,实现配电终端对配电系统的信息自描述,为配电环网柜分布式D...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适用于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保护和控制系统的网络拓扑信息存储和拓扑管理方法。每个智能配电终端仅需配置安装处的基本拓扑信息,通过制定有序的广播通信策略可自动完成相邻配电终端信息的获取和拓扑逻辑层的划分,实现局部拓扑的识别,为快速的保护和控制功能提供所需的拓扑支撑。基于局部拓扑识别结果生成拓扑最小连接树,以拓扑最小连接树为基本单元确定代理终端,提出了基于代理节点的网络拓扑简化方法,为需要大范围拓扑信息支撑的功能提供拓扑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方法。以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故障自愈系统功能的实现为例,对智能配电网拓扑信息分布式存储和管理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李兴建  蒋长洪  李昆 《广西电力》2003,26(1):18-20,31
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Modem的漏电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漏电监测单元和远端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两部分。漏电监测单元可以方便地设置线路漏电流限值、监测线路的电流、控制线路等,从而完成对电网线路的监测和保护。远端计算机管理控制中心通过Modem与前端的漏电监测单元组成信息网络系统,基于电话网环境实现下位终端和管理控制中心的数据通信,实现对农村线路漏电情况的远程监测。系统预留RS-485通信接口,作为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接口,可以通过跳线开关选择使用485接口传送数据,报文格式采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101规约,因此可以纳入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统一监控。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因配电自动化装置及配电网交换机故障造成的通信中断问题,设计了以STM32为控制核心的配电终端在线监测及重启装置。该装置通过分析配电终端运行报文,对配电终端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评价并作出相应决策,具备自动监测、断电重启、故障报警及故障信息记录等功能,从而达到保障配电设备及通信装置安全可靠运行的效果。经实验验证,该设计有效提高了配电终端通信中断处理的及时率,可解决90%以上的通信中断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