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燃气互换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中国在燃气互换性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核心成果包括:确定表征大气式燃具适应性的燃烧特性指数及试验气配气区间,提出城市气源配置与多气源转换方法,建立试验气配制及燃具适应性试验装置,建立确定多气源共同互换域的技术方法,建立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城市多气源配置与互换性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民用燃具的运行特性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燃气成分的变化将引起燃气燃烧特性的改变,燃具热负荷、一次空气系数、火焰结构及燃烧稳定性发生变化。分析了当燃气成分发生变化时,配有大气式燃烧器的民用燃具在不加任何调整的情况下,其运行工况的变化规律,这对燃气互换性和燃具适应性的研究以及燃具的设计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燃气组分改变对燃烧器具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分析与研究了燃气的互换性,燃气转换后对燃具燃烧特性的影响,探讨了燃气置换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两种燃气以任意比例掺混的混合气参数计算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北京市两种天然气参数及混合气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同时对目前使用中的燃具的适应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燃具的设计和改造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气体通过孔口的流动规律出发,推导了燃具在设计条件和测试条件下所通过燃具喷咀的燃气流量间的关系,提出了燃具检验时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同时分析了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计算方法间的偏差及造成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际总结了天然气转换过程中燃具改造的内容,分析了燃具改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确保燃具改造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液化天然气燃具基准气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分析了广州液化天然气的前期气源和潜在气源,探讨了燃具基准气的选取。确定合适的基准气能兼顾前期气源和潜在气源,有利于实施天然气输配管网大区域乃至全国性联通,促进煤层气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气式燃具的燃烧工况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研究了燃具工作点在稳定燃烧区域内的条件,为燃具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居民燃具耗气量变化影响因素及自闭阀流量影响因素分析,确定了与燃具热负荷匹配的自闭阀切断流量,便于发挥自闭阀的安全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制定民用燃具NOx排放强制性标准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民用燃具氮氧化物(NOx)排放对大气和室内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对民用燃具的NOx排放量进行了推算,介绍了民用燃具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建议制定强制性民用燃具NOx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燃气具对气源组分变化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初始运行点在燃烧图右下方适配能力较强.而有些燃气具,热负荷指数提高与CO生成量之间是呈振荡曲线变化的.  相似文献   

12.
LPG灶具改用天然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3台LPG灶具进行天然气转换改造,分析了手工扩孔对灶具适应性的影响。手工扩孔易造成热负荷及CO体积分数超标等问题,灶具改造应由专业厂家进行。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双控燃气稳压阀的工作原理、结构和优点。在燃具上使用双控燃气稳压阀,燃烧工况稳定,适应性强,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的顺利置换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但是在转换过程中发现,改造后的燃气具的燃烧稳定性不好,经常出现黄焰;燃烧性能差:不仅得不到理想的燃烧火焰,而且热效率低、烟气中的CO含量高等方面问题。据此表明了“天然气转换的重点是燃气具”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利用燃气互换性判别方法分析了液化石油气混空气作为天然气紧急备用气源的可行性,结合具体的燃具用实验加以验证,提出了紧急备用气源中液化石油气与空气合适的比例。  相似文献   

16.
燃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城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燃器具作为燃气的终端消耗设备,热效率是衡量燃气被有效利用的指标,但是,目前燃器具热效率指标的测试是在满负荷、设计压力下的指标,而实际应用中与此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为了客观评价燃器具的节能效果,应采用与实际运行工况相符的热效率指标.  相似文献   

17.
通过整理大气式燃烧器的基本计算公式,得出喷嘴前供气压力的计算公式。利用二甲醚灶具设计参数的推荐值,计算出二甲醚灶具喷嘴前供气压力范围,通过验证试验,确定家用二甲醚灶具的额定压力为2kPa。  相似文献   

18.
罗东晓 《煤气与热力》2012,32(10):24-28
介绍了燃气具的分类、安装、构造与主要技术参数,总结了我国燃气具产业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国外燃气具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燃气具行业发展方向,展望了燃气具高效节能、环保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