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制造业对冲压工件要求的不断提高,冲压加工及机床设计也逐渐趋于向微小化、高精度方向发展,如罐体制造、电子元器件及医疗器械微小器件精密成型制造。因此精密冲压机床及其精密动压轴承部件的设计研发,是我国精密成型压力加工和微小零件成型制造领域取得不断突破和发展的关键条件。针对精密冲压机精度设计研究,从跨尺度设计分析的角度分为三个尺度,即机床整体尺度影响、冲压机主传动轴承部件尺度及其运动精度、和冲压零件的加工精度尺度。进一步主要介绍在多尺度设计分析方法指导下,精密动压轴承部件系统主要参数关系的优化设计,运动精度,承载能力,动态温度特性,和精密冲压机整体冲压精度的设计并采用多目标参数优化的方式来实现措施与设计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当前常用的可靠性评价指标,根据高速冲压机床的特点,建立了可靠性评价系统,对其进行了总体设计,分析了系统需求、功能模块及可靠性评价流程。基于Matlab平台对高速冲压机床可靠性评价系统进行了系统开发。根据记录的高速冲压机床的故障数据,采用建立的可靠性评价系统,进行了可靠性指标的计算。基于高速冲压机床动态精度可靠性试验,进行了性能退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冲压工艺是机械、汽车、家电、航空、通信等现代工业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生产加工方式。从20世纪初期的机械式冲压机面世以来,冲压加工已经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作为一种传统加工技术,普通冲压加工在精度、速度、质量及可靠性等方面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大规模、大批量、高精度、自动化生产的需要,因此发展高速精密冲压技术也就成为新的社会需求。高速精密冲压现状高速精密冲压是一个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主要特点就是精度高、速度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在普通冲压机床和自动冲压机床通用的拉延模具,此结构解决了拉延模具不通用的问题,为生产带来了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5.
分析CPU连接器端子冲压工艺及高速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具设计中的技术难点,介绍其复杂折弯高速精密级进模具的总体结构,重点论述工位设计、排样图设计、高速模具结构设计及关键零件设计等技术,并简要介绍高速精密级进模主要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合理可靠,能保证产品质量,冲压速度可达1000冲次/分钟以上,对此类零件的级进模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精密冲压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数量也越来越大,对冲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大量生产或超大量生产中,普通冲压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为提高生产率,从而适应生产需要,采用高速冲压技术进行高速自动化生产是最有效的途径。高速冲压是指冲压速度在400次/min以上的冲压加工,高速冲压技术是集高速精密冲压设备、精密冲压模具、优质材料、智能控制技术及工艺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涉及  相似文献   

7.
正高速精密冲压技术是现代冲压生产的先进制造技术,其综合了高速精密压力机技术、高速精密冲压模具技术、高速精密冲压生产线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为一体化的高新技术。应用高速精密冲压技术批量生产制品,具有高生产效率、高质量、高一致性,以及节能降耗、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及确保安全生产等特点。(1)高速精密压力机技术因为高速精密压力机滑块最高行程数一般是指无负荷冲程数,当行程次数高达一定数  相似文献   

8.
正装备制造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基础性产业。冲压机作为工业基础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21世纪以来,中国冲压机行业经过技术引进、合作生产及合资等多种方式运作,快速提升了我国冲压设备的整体水平。但国内产品与国外名牌产品的差距并无明显缩短。因此,我国冲压设备行业和企业需以战略思路分析技术上的差距并制定有效的措施应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当代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冲压生产工艺具备自动化、高速化、复合化、高精度且环保,而高速精密数控冲压机充  相似文献   

9.
作为精密冲压机械制造厂的日本电产KYORI公司展开了以电子零件为主加工精密小型零件的市场开发,使得该公司的业绩得以顺利增长。在相隔10年召开的专业展上,日本电产KYORI公司推出了自己新开发的产品,同时还对模具和冲压外围设备制造厂的技术进行了介绍。展览会期间,还举办了有关高速、高精密冲压加工技术演讲等,本届展览会给人的感觉是集中体现在提高用户加工系统总体水平上。  相似文献   

10.
高速冲压机床可靠性试验平台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发现高速冲压机床的薄弱环节,实现可靠性增长,设计了其关键子系统——主传动系统的可靠性试验平台.分析了可靠性试验平台的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确定了试验内容;基于开放式架构的思想,以高速冲压机床作为固定机架,进行了可靠性试验平台的硬件设计;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可靠性试验平台的各个软件系统.在某企业的试验应用表明,该可靠性试验平台可对不同型号和系列的主传动系统进行可靠性试验,找出主传动系统的薄弱环节,为实现高速冲压机床的可靠性增长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1.
在冲压过程中,当冲压机床保险突然失灵,会发生连冲,造成不安全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冲压机床的保险作了如下改进: 1.在原先电器线路的基础上,另加一个行程开关,即把原电路的行程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音响盖板冲压件的冲压工艺性进行分析,确定了音响盖板冲压件的工艺方案和排样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精密级进模具的结构形式及模具关键零件的设计、制造方法要点、模具试验装配过程。通过实验试模,实现了多工位精密级进模的设计开发和自动化生产。实践表明,与原来采用的单工序冲压相比,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减小了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也显著提高,并由冲压设备、机械手、精密级进模具、成型模具、自动攻丝机和零件自动清洗防锈处理流水线共同组成了汽车冲压件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音响盖板自动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日本一家生产设备开发公司日前宣布,它开发出一种小型冲压成型机。“新兴Sellbic”公司介绍说,这种冲压成型机长、宽各12厘米,高25厘米,重8公斤,却拥有1.5吨的冲压能力。其体积只相当于原有1.5吨冲压机的十分之一,消耗电量只有200瓦,是原有冲压机的约十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论述摩托车链轮由传统的冲压生产工艺转为精密冲压的可行性,分析工件成型机理,并介绍精密冲压模具的力学计算。  相似文献   

15.
张浩宇  梁波  邓贵兵 《中国机械》2014,(12):107-109
设备的可靠性由于科技的进步而越来越受到制造一使用行业的关注。在对某高速冲压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评估时,设备在高速工作的工程中事故频发,不利于后续工序的进行,企业由于生产线的停滞而遭受了重大损失。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高速冲压机的使用可靠性进行了观测评估与设计优化方面的研究。通过多学科交叉分析的方法,利用各种现代管理科学的分析与改进方法实现了设备故障的分级与分类,通过大量可靠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整理,确定了系统故障的分布规律,已经实际的使用情况探讨了设计优化的情况。通过设备优化与提升、设备现场管理与使用维护方面的探讨,为现场高速冲压机的使用与维护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级进模(Progressive Die)由多个工位组成,在冲压机的一次行程中,一副模具可以完成冲裁、弯曲、拉深、成形、叠铆、翻孔及攻螺纹等多种冲压工序。多工位级进模被公认为是一种精密、高效、高质量、长寿命并适合大量生产的高技术模具,是未来冲模发展的方向。随着我国工业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多工位级进模的应用愈发广泛。图1为某汽车结构件的多工位级进模生产料带,工序包括级进模的  相似文献   

17.
封头在罐类车上广泛应用,罐体的端部采用封头型式在结构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比于常规的圆形封头,异型封头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封头冲压模具技术是业内的重点技术之一。通过对原有封头冲压模具技术中关键结构的技术改造,使封头冲压所需压力下降1/3,进而降低耐高压夹布橡胶密封垫耗材、封头毛坯原材料等成本;同时,在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及高压环境下的操作安全隐患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燕  耿娟 《机电工程》2014,(8):1012-1016
针对汽车氧传感器夹紧套的质量问题,对氧传感器及夹紧套的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设计出了一套能将氧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与夹紧套通过冲压成形固定在一起的夹紧套冲压模具。先利用夹紧套的径向塑性变形特点,确定夹紧套周向压缩加工的工艺方式;再由模具要将压力机的竖直运动转变为夹紧套径向塑性变形所需的水平运动,从而设计出了压盖式斜楔结构的模具结构;再对模具进行了冲压载荷校核,符合模具冲压载荷不超过冲压设备公称压力这一设计规范;选择模具中压块与连接螺杆做ANSYS应力分析,以施加载荷及约束并求解,获得了应力与应变等值线图。研究结果表明,压块与连接螺杆的强度及刚度均满足使用条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19.
1.冲压加工的概念 冲压加工是由人使用板料、借助于常规的或专用的冲压设备(动力)、从安装在设备上的模具里使其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图1示出了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微电机行业,为了满足微电机定转子冲片制造要求,在现有条件下,受其原材料、冲压设备及模具制造手段等因素的限制,普遍采用复合模进行冲裁。这种结构的模具制造,关键是凸凹模的制造。图1是定子冲片模均常见结构及槽型放大图。本文介绍用线切割饥床加工模具精密分度的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