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涂层隐身地面金属目标难以探测的现实问题,从辐射探测角度研究了毫米波交流辐射计用于发动机工作状态下涂层隐身地面金属目标探测的新方法.在对毫米波交流辐射计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论述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条件下目标辐射特性的特点,对毫米波辐射探测技术反涂层隐身地面金属目标的机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并给出理论计算结果,然后利用研制的3 mm频段全功率交流辐射计,在草地背景上进行了一系列模拟探测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验证了毫米波辐射探测技术反涂层隐身地面金属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反涂层隐身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空中隐身目标的毫米波辐射特性,分析了浓海雾对毫米波辐射信号的衰减,并对无源毫米波辐射计阵列探测热辐射源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针对一维32通道8 mm辐射计阵列探测空中隐身目标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毫米波辐射计阵列在浓海雾气候条件下探测空中隐身目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针对毫米波被动探测涂层隐身目标技术的研究,分析了涂层隐身目标被动探测的机理与毫米波被动探测辐射传播方式,给出了涂层隐身目标毫米波被动辐射传递方程新的求解方法。并对覆盖双层隐身目标板,给出3mm被动辐射计探测的实验测试数据,画出双层隐身目标板辐射特性分布图,由此分析了双层隐身目标板的毫米波被动探测的辐射特性与被动探测技术原理。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毫米波辐射计探测空中涂层隐身目标的机理,对涂层隐身目标和光洁金属目标的天线温度对比度进行了对比计算,并利用毫米波辐射计对空中涂层隐身目标和光洁金属目标进行了探测实验.计算和实验表明,隐身目标引起的天线温度对比度比同等大小的光洁金属目标引起的天线温度对比度大;对毫米波辐射计探测空中目标而言,目标的隐身涂层起不到隐身功能.  相似文献   

5.
地面目标被动毫米波隐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被动毫米波辐射计应用于末制导与成像探测,已对地面目标产生极大的威胁.为提高地面目标在未来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本文在被动毫米波探测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地面目标在不同实战背景条件下毫米波辐射温度的计算,指出在进行地面目标主动毫米波雷达隐身的同时,必须同时进行目标的被动毫米波辐射计隐身,最后通过被动毫米波辐射计探测距离公式的分析,对被动毫米波隐身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使用低发射率膜层的目标红外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红外探测与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军用目标的红外隐身及其评估技术的研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军事意义。低发射率膜层是军用目标红外隐身的重要手段之一,低发射率膜层的红外隐身效果评估是研制低发射率膜层的基础。综合考虑目标与外部环境间的对流和辐射换热关系,建立了涂有膜层的目标的温度与红外辐射特性的模型,编制了相应的数值计算程序。针对两种低发射率膜层,计算了添加膜层前后目标表面温度和红外辐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此分析了膜层的红外隐身效果。结果表明,膜层发射率的选择应考虑被膜层控制的波长以及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7.
装甲目标毫米波辐射温度的建模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被动毫米波探测原理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辐射计天线温度模型与输出信号模型,对装甲目标进行了实战条件下的毫米波辐射温度计算与分析.指出在进行雷达隐身的同时,必须进行针对被动探测的毫米波被动隐身技术研究,即毫米波辐射特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徐记伟  周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46(3):321002-0321002(5)
推导得出了毫米波隐身涂层发射率随着目标表面真实温度以及几种典型环境发射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地面为典型环境,将其发射率作为主色发射率,推导了三色毫米波迷彩发射率取值范围表达式,分三种情况讨论了三色毫米波迷彩发射率的取值范围,及其随着目标表面真实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00~400 K温度范围内,迷彩主色发射率应与环境发射率相近(对于地面来说为g=0.935),配色发射率取值随着目标表面真实温度的变化单调变化;且它们的取值范围相同,并随着目标表面真实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所得到的结论对毫米波隐身迷彩涂层色斑发射率分布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PMMW装甲目标小波包分析与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毫米波系统具有全天候或低能见度条件下工作的能力,但毫米波被动探测图像的限制是分辨率。小波包消噪是对退化图像进行处理的一种有效算法,给出了毫米波被动探测装甲目标的小波包分析去噪。为进一步刻画毫米波被动探测目标辐射的表征方法,在分析毫米波被动探测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了目标毫米波被动探测辐射截面分辨能量体的新概念,并给出3 mm被动辐射计探测单层隐身迷彩装甲目标的辐射截面能量分辨体的实测与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面目标表面温度及红外辐射的计算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标表面温度和红外辐射的理论计算对红外热像的模拟、控制目标红外辐射进而实现红外隐身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地面目标表面温度的计算非常复杂。边界条件对目标的表面温度理论计算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目标表面温度边界条件的各种因素,得到了计算地面目标表面温度的一般方法。以一维导热微分方程为例,计算了某建筑物墙壁外表面温度白天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理论计算较为准确。最后在此基础上,对目标的红外辐射进行了理论计算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高温煤气窑炉测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世昌 《红外技术》1992,14(4):25-28
分析了窑内气氛对红外辐射的影响,并确定了仪表的工作波段,介绍了WFY—01型窑炉专用红外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最后介绍了专用红外温度计测量窑内温度的精度。仪表的现场实测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2.
谢道华  肖谧 《电子学报》1996,24(3):100-104
本文研究了BaO-TiO2-Nd2O3(BTN)系陶瓷的结构和介电性质。在该系统中加入适量的玻璃和添加剂,获得了一系列中温热补偿独石电容器(MLC)陶瓷,实验结果证实:当Ti/Ba=1.003时,BTN系陶瓷的居里温度(Tc)随Nd2O3含量的增大而产生逐步漂移。用XRD确定了陶瓷的主晶相,SEM照片显示出晶粒尺寸对Nd^3+含量的依赖关系,分析了Ti/Ba比对陶瓷介电系数温度系数(ae)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半导体行业高温氧化扩散炉设备设计、实现了一套炉温控制软硬件系统.硬件系统由多路开关、温度变送器、工控机、信号输入输出板卡组成.在此硬件基础上根据工艺要求设计控温软件的结构与算法,改进了PID参数整定算法,引入了轨迹规划算法,完成了多段炉体的控温、斜变升温、PID参数整定和自动温区分布.实验表明,在此系统控制下,炉体能够迭到高温氧化扩散工艺的需求,并且系统的扩展性、稳定性、精确性等方面得到了提高.此温度控制系统已经应用于工业用高温氧化扩散炉设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pH-ISFET测量系统的温度特性,推导了器件输出电压的温漂表达式,提出了“零温度系数工作点”的新概念和“零温度系数调整法”.研究表明,“零温度系数调整法”与“差分对管补偿法”均可使器件的温漂降低1—2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所介绍的测温电路利用pn结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变成电压信号,经过A/D转换由LED数字显示。为了避免电磁场的干扰,传感器采用了屏蔽封装。可测点温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分立IGBT和二极管的结和塑封料(MC)之间温度差异的总体相关性。我们以引线架背面为基准,通过分立功率器件的相关参数说明这种差异。这些参数包括封装类型(T0220、To220 Fullpack和T0247)和芯片面积。最终给出了一组完整的公式,来计算结温。利用本文的结果,设计工程师将能够准确而轻松地计算器件的真实结温。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对动车组轴温报警系统用温度传感器测温部位进行寿命研究,通过建立加速寿命试验模型,并对动车组温度传感器测温部位进行温度循环加速寿命试验,确认了其满足使用寿命6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某些环境需要温度测量范围广、温度调节方便等要求,以DS1620温度传感器和单片机为基础,设计了一套温度监控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根据环境温度的改变自动调节温度,而且由于DS1620芯片的测量范围广,温度调节方便,使该系统在温度控制、温度测量方面更加精确与方便。  相似文献   

19.
油罐测温用光纤温度传感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用含氟高聚物与光学塑料的混合物制作光纤温度传感器温敏探头,讨论了探头结构的影响,介绍了信号测试电路。整机测温精度在0-65℃范围达±0.3℃,分辨率为0.03℃。  相似文献   

20.
Two small-size package methods, thin stainless steel tube based package method and plating gold based package method for fiber Bragg grating(FBG) temperature sensors, are design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BG temperature sensors in 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between 203 K and 243 K are investigated. The wavelengths of the FBG temperature sensors as a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re examined experimentally. The experiment results of the two different small-size package sensors in identical conditions a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The transmission spectrum of the sensors is analyzed at the temperature of 273 K and 213 K.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e factors of the sensors are derived analytically and are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Linear fitting to the wavelength-temperature curve is carried ou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