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柏坊铜矿地处衡阳盆地南缘多构造叠合复合部位,区内褶皱、断裂、不整合面、岩溶等对矿体的形成与空间分布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深部勘查难度较大。物性测试表明,区内不同地层岩(矿)石电性差异明显,运用广域电磁法可以有效的分析预测地层岩性发育、构造形态、断层展布、岩体空间分布等地质特征。通过实施7条广域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系统处理和定量反演计算,推断柏坊铜矿深部地层、构造、岩体等地质体界线,结合矿体的空间定位机制与规律,建立成矿地质体-地球物理找矿标志,预测有利成矿靶区。后期经钻探工程验证,广域电磁法成果与工程揭露地层及构造发育情况较为吻合,为开展边深部勘查提供了较为充分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宁墨奂  陈龙  李建  韦轶  田孟 《现代矿业》2018,34(9):48-53
城口锰矿整装勘查区受逆冲推覆和走滑运动影响,发育的大量断层和褶皱构造,均属成矿后期破矿构造。根据研究区内断层、褶皱的组合形式,划分为3个构造组合区,即:右行走滑逆冲叠瓦断层区、左行+右行走滑逆冲断层区和褶皱-断层区。结合研究区构造演化特征,分析认为区内矿体演化共经历了沉积期、褶皱弯曲期、断层破坏期和隆升改造期4个阶段。通过分析研究区内的构造组合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对于指导锰矿勘查工作中钻孔定位工作,提高钻孔见矿率,实现找矿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会泽县大水井铅锌矿处于扬子地块之上扬子古陆块的滇东被动陆缘铅锌多金属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摆佐组(C1b)地层中。前人的找矿研究区域仅限于会泽10#矿体南延、88#~138#地质勘探线、标高1 261~1 031 m等区域,对大水井其余区域涉及较少,未提出明确的找矿方向。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前期开展的构造叠加晕预测了新的找矿靶区,并开展了靶区验证工作。研究表明:①矿体呈似层状产于粗晶白云岩中,长大于395 m,垂高258 m,平均厚度4 m,产状132°∠56°;②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菱锌矿、异极矿、方铅矿、白铅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粗晶白云石和方解石;矿石结构主要为晶粒结构、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交代结构、共边结构、网脉状结构、乳浊状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似层状构造、脉状构造等;③围岩蚀变有白云石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褪色作用等;④大水井铅锌矿受地层、岩性、构造控制,找矿的基础条件为地层,找矿的重要标志为岩性和热液蚀变,找矿重点地段为控矿构造,该矿床成因属构造热液蚀变型铅锌矿床;⑤根据大水井矿区已揭露的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圈定了1#、2#、3# 3处找矿靶区,通过对1#靶区局部开展验证工作,探获大水井铅锌矿I#矿体铅锌矿石量115.90万t,金属量铅54 133 t、锌175 238 t,共生硫元素量223 182 t,伴生组分金属量银31 785 kg、锗44 615 kg、镉393 155 kg,总体上1#靶区找矿潜力巨大,2#靶区找矿潜力较大,3#靶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区域成矿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依据目前生产勘探成果,重点讨论破矿构造发育特征,为后期勘查指出了五处找矿靶区。笔者认为研究区矿床成因类型属接触交代-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后期破矿构造较发育,导致矿体呈现出叠瓦状的分布特征。该认识对前坪矿区的后期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区域类似矿产的勘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家垭锑矿床位于豫陕交界的南秦岭造山带东段淅川断裂多金属成矿带上,成矿条件较好。为深入探讨矿区找矿潜力,分别采用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1∶10 000地质草测、1∶2 000岩石剖面测量和槽探工程控制等方法在矿区开展了地质勘查及研究工作,并对矿区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及找矿前景进行了详细探讨。研究表明:①矿体主要赋存于寒武系水沟口组底部一套黑色硅质岩及土黄色黏土岩部位;②韧性-韧脆性构造是控矿和储矿的有利空间,使地层中的成矿元素发生活化迁移,随着物理化学条件改变,锑及其他有用元素在有利部位发生沉积富集,从而形成锑矿床;③采用1∶50 000 水系沉积物测量→1:10 000 地质草测→1∶2 000 岩石测量→槽探揭露方法的找矿效果明显。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圈定了2处找矿靶区,并在靶区内发现了锑矿体,表明靶区内找矿前景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南非Postmasburg锰矿田内发育了大面积的堆积型锰矿体,其形成与沉积-受变质型原生锰矿体有关。区内矿体分布广泛、厚度不均、形态各异,按堆积矿发育的部位,可将矿体划分为山脊斜坡型、斜坡边缘型和山前平地型等3类。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以方铁锰矿、褐锰矿和硬锰矿为主。Fe、Mn含量负相关性较强,总体含量稳定,与古元古代的沉积环境及Fe、Mn胶体的沉积性质密切相关。结合区内地质勘探资料,对区内堆积型锰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以及找矿方向进行了探讨,认为区内矿石来源于原生锰矿体,成矿后期的构造运动破坏了原生矿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白云岩溶蚀构造是矿石赋存的主要空间,山脊斜坡边缘为地形强切割地段,是寻找堆积矿的优选部位。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沿河县黄泥坡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南缘,黔北台隆—遵义—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区内为一套稳定的沉积岩相,Pb、Zn元素背景值高,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在总结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以黄泥坡铅锌矿床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等8个矿体为研究对象,从赋矿地层岩性、控矿构造、围岩蚀变、铅锌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矿石及矿物组合特征等方面,研究了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讨论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式,结合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提出了F_5及F_7含矿断裂带深部2个重点找矿靶区,可指导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8.
雷刚  姜晋芳 《现代矿业》2019,35(4):24-27
铁厂钛铁砂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禄劝断凹处,成矿条件优越,勘查前景良好,但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对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厘定了矿床找矿标志。研究表明:①矿区主要出露奥陶系、寒武系及第四系残、坡积层,第四系残、坡积层为矿区钛矿的主要赋矿层位,由黏质粉土及风化后的辉绿岩碎石土、砂土构成;②矿区构造继承了区域地质构造的特征,褶皱发育,其中养龙背斜的翼部与近核部的汇率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③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地形平缓的辉绿岩体分布区,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控于岩体,矿体规模与风化壳厚度成正相关;④矿体属典型的残、坡积风化壳型钛铁砂矿床,重砂矿物(钛砂矿、磁铁矿)的露头、漂砂、机械分散晕为寻找砂矿体的重要标志,平缓山坡、剥蚀台地及古侵蚀阶地等风化壳有利的保存部位,为寻找富厚矿体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9.
刘大勇  彭桥梁  苏特 《金属矿山》2020,49(8):119-128
万家坪锰矿位于江南古陆南缘,湘中印支褶皱带东北端,属“大塘坡”式海相沉积变质改造型锰矿床。 矿床虽被发现多年,但边深部找矿尚未取得较好的成果。通过对矿区以往勘查资料的整理及野外地质调查,结合 采样分析测试,从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氧化—还原条件及热液活动等方面入手,对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 特征和控矿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①锰矿床的形成与海相碎屑沉积密切相关,Fe、Mn 在成矿过 程中分离非常彻底,在成矿过程中有大量热水注入;②矿床形成时为弱氧化—氧化的沉积环境,Mn 2 + 与 CO 2 3 - 并非 直接结合沉淀形成菱锰矿,而是先以锰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沉淀后,在后期缺氧且富含有机质的成岩改造过程中 逐渐转化形成;③矿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通过类比邻近的湘潭锰矿,并结合矿区最新勘查成果,预测矿区 深部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0.
薛云松  李祥涛  周伟 《金属矿山》2021,50(3):153-163
老挝巴乌县怀亮金矿区地处云南三江成矿带的南延地段,属于热液型铅锌矿、火山沉积型铜矿、斑岩型-岩浆热液型铜金矿和沉积型钾盐矿床的重要成矿带。为查明矿区铜金多金属矿的资源潜力,结合地 质、遥感、物化探及探矿施工等工作成果,探讨了怀亮金矿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模式等,并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即西部找矿靶区(Ⅰ)、东部找矿靶区(Ⅱ)和南部找矿 靶区(Ⅲ)。西部找矿靶区(Ⅰ)面积约13.63 km2,发育两条断裂构造,圈定了HT1、HT2、HT4、HT5、HT6号化探综合异常,发现了怀磊沟金矿点,探槽、剥土揭露了7条金矿化体,矿化主要赋存于蚀变绢云千枚岩、 闪长岩、灰岩等浅变质岩与岩体接触边部,预测靶区金矿找矿潜力较大。东部找矿靶区(Ⅱ)面积约5.18 km2,圈定了HT3号化探综合异常,在石英破碎带中发现了2条铜矿化脉,围岩为安山岩,预测靶区具有一定的 金(铜)矿找矿潜力。南部找矿靶区(Ⅲ)面积约1.88 km2,见一条NE—SE向断裂从区内西侧经过,发现了怀卡金矿点,探槽、剥土揭露了2条金矿化体(带),矿化主要赋存于蚀变安山岩中,预测靶区具有较好的金 矿找矿前景。推断矿区矿体的形成可能与地层岩性、岩体或断裂构造有关,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地球化学、构造、围岩蚀变、矿物组合等角度总结了找矿标志,以期为 三江成矿带金矿找矿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龙沟锰矿床位于滇东南优质富锰矿产区斗南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法郎组(T2f)地层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赋矿岩性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夹含砾砂岩、细砂岩和硅质岩,沉积环境为滨海-浅海相。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锰质来源、沉积环境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遭受后期次生氧化改造的滨海-浅海相沉积锰矿床。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锰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易志强  郭贤培  文景  闫贺龙  谢珂  杨涛 《金属矿山》2018,47(11):112-119
西官庄—镇平断裂带延伸于豫陕两省边界至南阳盆地之间,隶属于商丹断裂带这一重要的贵金属成矿带。通过对整个断裂带的调查研究以及对韭菜沟—母熊山区域的重点研究,分析了东秦岭西官庄—镇平断裂带两侧(研究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区域矿产特征以及成矿地质特征,并总结了找矿标志。研究表明:(1)金矿脉主要受西官庄—镇平断裂带的次级构造控制;(2)西官庄—镇平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使得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进一步发生活化、迁移,随着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Au及其他伴生元素在有利部位发生沉积和富集,从而形成金矿床;(3)西官庄—镇平断裂带的次级构造叠加了以Au为主的化探异常和高阻、高极化物探异常,往往直接指示了矿体的赋存位置;(4)研究区与老湾金矿区具有相似的大地构造位置、矿化蚀变特征以及物化探异常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在研究区内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并在靶区内发现了矿(化)点或大比例尺物化探综合异常等找矿线索,各靶区均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利比里亚某铁矿位于西非克拉通南部马恩(Man)地盾太古宙成矿区,是典型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规模为一大型铁矿床,由国内企业取得探矿权。太古宙马恩(Man)地盾比里姆绿岩带为区域重要的成矿带,已发现了多处铁矿床与矿点。利比里亚某铁矿为该成矿区的代表性矿床之一,矿体一般呈层状、似层状,整体呈“U”形和“W”形产出。结合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结果及相关地质工作成果,针对区内第四系覆盖层分布广且厚度大、区域变质程度高、矿体形态较为复杂的特点,开展了高精度磁测和EH4测量。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测获得的正磁-负磁-正磁异常分带识别含铁建造区域,根据EH4低阻异常对含铁建造与矿体进行空间定位,结合地质测量、探槽、钻探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在该区取得了找矿勘查突破。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找矿标志等构建了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模型,并对选定的2处找矿靶区进行验证,取得了较好效果,对于该区后续找矿工作以及沉积变质型铁矿的找矿勘查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金富  莫向云  李星  张荣伟 《金属矿山》2018,47(10):130-137
观音山铜矿是东川“五层楼”成矿系列中的沉积-热液改造型铜矿,发育“上铜下铁”的空间矿化结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昆阳裂谷会理-东川坳拉槽东缘。通过对观音山铜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系统阐述了该铜矿的赋矿岩石、矿体特征以及矿石、蚀变、矿化等地质特征。研究表明:①矿床主要的赋矿层位为大营盘组二段绢云板岩与硅质板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及透镜状产出;②大营盘组板岩呈“低钾高钠”特征,δ34S值集中于4.1‰~17.1‰,表明硫源以岩浆作用为主要来源,部分属海水硫酸盐硫来源;③石英流体包裹体测得的2个成矿温度区间分别为182~238 ℃和242~392 ℃,对应的盐度w(NaCl)为5.7%~13.2%和18.2%~25.4%,据此将矿床成矿阶段划分为中-低温中盐度的沉积成矿阶段以及中-高温低-高盐度的变质-改造-富集成矿阶段;④矿床严格受地层、构造控制,后期变质热液/构造热液沿构造裂隙、层面对早期形成的沉积型铜矿进行改造、富化,矿床成因总体属沉积-变质-改造型铜矿床。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圈定了菜园子-观音山、茂麓-帽壳山及小营盘-锅底荡等地区为矿区下一步的重要找矿靶区,该类区域找矿潜力较大,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5.
红山铜多金属矿床是滇西北中甸红山-雪鸡坪多金属成矿带上的大型铜多金属矿床,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区域经历了复杂而又频繁的构造-岩浆活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详细探讨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厘定了矿床成因及成矿标志。研究表明:①矿区主要出露曲嘎寺组、图姆沟组灰岩、中酸性火山岩,碳酸盐岩过渡层是矿区重要的赋矿层位;②矿区构造发育,角岩、矽卡岩接触带多发育层间裂隙和构造角砾岩破碎带,是有利的赋矿部位;③矽卡岩型铜矿(化)体(V1~V4矿体群)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产状较稳定、矿化均匀,钼矿体(V11)含矿岩性以石英闪长玢岩、二长花岗岩为主,厚度变化较大且品位较低;④矿区于印支期发育矽卡岩型铜矿体,至燕山期被含钼成矿热液进一步富化,形成热液叠加-改造的斑岩-矽卡岩型Cu多金属矿床;⑤矿区地表露头、侵入岩、构造、物化探异常及矿化为有利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达龙钨钼多金属矿床地处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境内,位于著名的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北侧,目前矿区内已探获金属资源量WO3 8.38万t、Mo 2.98万t、Cu+Pb+Zn 5.03万t。结合矿区最新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①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二叠统旁那组浅变质砂岩和板岩中,Ⅱ#、Ⅲ-1#、Ⅲ-2#、Ⅳ-1#矿体为主矿体,呈厚大脉状、透镜状及薄脉状产出,受NE向达龙断裂带控制,围岩蚀变发育,蚀变分带明显,矽卡岩化与矿化关系密切;②达龙矿床成因类型为矽卡岩-热液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与燕山晚期碰撞型中酸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成矿流体具有从高温、高盐度向低温、低盐度演化分异的特征。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分析了矿区成矿条件并对找矿标志和找矿前景进行了讨论,认为矿区NE向断裂、地层与岩体接触外带、硅化及地表铁帽等蚀变地段、环形线性构造交叉同时硅化及铁化蚀变异常叠加区域、Cu-Pb-Zn-W-Mo异常及低电阻高极化异常为有利的找矿标志;矿区15#勘探线深边部、Ⅰ#、Ⅱ#矿化体北侧以及Ⅳ-1#矿体以南地段找矿潜力巨大,是矿区有利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郴州市饭垄堆北段锡钨多金属矿位于湘南钨锡钼铋多金属成矿带东坡矿田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根据该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已有的地质矿产勘查成果,系统总结了矿区101、102、103号主矿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该类裂隙充填细脉带型锡钨多金属矿床在勘查过程中探矿工程布置的优化方法:即:①探矿工程不宜按每个矿带单独控制,应对整个赋矿层位进行整体控制;②应对含有毒砂、锡、钨细脉的岩性段进行连续取样化验,既可避免漏矿,又可以为将来工业指标调整后重新圈定矿体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8.
罗布真铅锌多金属矿床处于西藏昂仁县境内,位于冈底斯南亚带西段。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区最新勘查成果,对区内控矿因素、赋矿围岩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矿体主要赋存于古新世-始新世林子宗群帕那组(E2p)英安岩与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的接触部位,主要受NWW向断裂控制,同时也受地层、岩浆岩等因素制约,矿体多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分带明显,矿化蚀变强烈,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黄铁矿化;②赋矿的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与英安岩形成于始新世,为同一期岩浆活动的产物;③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与英安岩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两者具有相同的初始岩浆起源,其中,黑云母斜长花岗斑岩属于Ⅰ型花岗岩,其岩石成因类型与我国典型斑岩型铜矿的赋矿围岩相同;④罗布真铅锌多金属矿床为具有幔源属性的岩浆热液矿床,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特点,成矿年龄小于51 Ma。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找矿预测,认为落布岗木北部Ⅱ#、Ⅲ#矿化带所在的B潜力区深部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值得进一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