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高性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对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进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玻纤含量和扫描频率对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随着扫描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同时采用Arrhenius方程计算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在α转变时的分子运动活化能。另外,还研究了玻纤含量对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塑料》2014,(2)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聚甲醛共聚物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玻纤含量对长玻璃纤维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力学、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长玻璃纤维增强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力学和动态力学性能逐渐增加;SEM图片可以看出玻璃纤维在基体树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长玻纤含量对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长玻纤含量的增加,长玻纤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逐渐增加;长玻纤在基体树脂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复合材料(LGF/AS),研究了不同玻纤含量对LGF/AS复合材料力学、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璃纤维含量的提高,LGF/AS复合材料的力学和动态力学性能逐渐增加;通过SEM证明了玻璃纤维在基体树脂中的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5.
高光泽GF增强POM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聚甲醛(POM)的粘度和防玻纤(GF)外露剂的种类、含量、注塑成型工艺对GF增强POM复合材料表面光泽度的影响,测试了添加不同含量防GF外露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OM粘度的降低、防GF外露剂含量的增加、注射速度和压力及模温的提高,GF增强POM复合材料制品的表面光泽度逐渐提高;随着防GF外露剂含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长玻纤连续添加和短切玻纤制备了玻纤增强尼龙6(PA6)复合材料。主要考察了玻纤含量、玻纤种类以及挤出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和拉伸断面及玻纤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采用短切玻纤加入时,玻纤含量对GF/PA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随玻纤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越来越高,断裂伸长率变低。加工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影响。采用长玻纤连续添加时,玻纤的添加位置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不大。在玻纤含量相同时,采用长玻纤连续添加得到的材料力学性能明显优于采用短切玻纤时的性能。玻纤能均匀地分散在PA6基体中,玻纤的保留长度和长度分布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不同含量玻纤增强的PA6/CaCl2/GF(聚酰胺6/氯化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了不同加料顺序下玻纤含量对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先加入玻纤再加入CaCl2的加料方式下,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储能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更高;不同加料方式下,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PA6/CaCl2/GF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和维卡软化温度都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玻纤(GF)/尼龙6(PA6)复合材料,考察了GF含量对GF/PA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玻纤含量较低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伴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GF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处于最佳平衡状态。在GF增强的基础上,采用滑石粉(Talc)与GF复合增强体系,制备了系列增强尼龙复合材料。考察了Talc含量对PA6/Talc/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Talc含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片层状Talc与纤维状GF发挥了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塑料》2015,(3)
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研究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对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CP用量的增加,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弯曲模量均先增加后降低,通过动态力学性能和形态分析得出,当DCP添加量为0.4%时,长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均最高。  相似文献   

10.
在自制装置中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长玻纤(LGF)进行表面处理后,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尼龙66/长玻纤复合材料。采用微机全自动热膨胀系数测定仪记录了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曲线,分析了玻纤含量、温度对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玻纤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显著下降,最大降低了74.2%;随着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平衡,转折温度在37℃左右。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随玻纤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最大分别增加了173%、186%和283%。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玻纤嵌入尼龙66基体中,与尼龙66形成了良好的界面黏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