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汉化的秘密     
《电脑校园》2002,(9):68-68
随着游戏质量的不断提高,我们所玩的FPS、RPG、益智类的,游戏画面做得越来越漂亮了,从早期2D平面的到现在的全程3D,游戏变得复杂而精彩。虽然现在用一些小软件制做游戏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但是那些大型的游戏制作过程可没有这么简单。由于商业上的需要,游戏公司一般都不会透露游戏开发中的详细过程,这就使我们无法得知游戏制作过程中的一些秘密,相信每一个玩家都非常希望知道自己喜爱的游戏是怎样完成的吧?今年暑假中最为火爆的游戏应该要数“暴雪”的《魔兽争霸3》了,我们在国内看到的《魔兽争霸3》是一款拥有两…  相似文献   

2.
《微型计算机》2007,(5Z):84-85
PS3、Xbox、Wii等游戏主机的手柄,可编程的电脑游戏手柄,专用的游戏控制器,各种功能强大、外形奇异的游戏设备都让我们见识到了游戏硬件在性能上的飞速进步。如今,游戏设备的舒适性也越来越受到我们的重视,而罗技(Logitech)ChillStream的出现预示了游戏设备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超 《程序员》2009,(3):16-19
如果说会玩游戏是一种智慧,那么会做游戏就是一门学问。过去的丢手绢、捉迷藏、扔沙袋都是经典的小游戏。今天,我们还享受到了电脑游戏的乐趣,而那些为我们制作出电脑游戏的人们一直“躲在”幕后。或许他们看起来并不怎么高大,也或许他们身上有着这样和那样的缺点,但游戏行业离不开这些人;他们经常加班,也经常叫外卖,经常“宅”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里写代码。而就是他们用代码和激情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游戏。我们先看看被“仙剑之父”认为是“为游戏而生”的胡颖卓有着怎样的游戏情结。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与网络》2004,(8):24-24
娱乐是电脑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其发展也是一日千里,而其中发展最快的就是电脑游戏。早期,因为网络的不普及,电脑游戏仅仅停留在个人英雄主义的形态中,难以催生大众的共鸣;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局域网的普及,电脑游戏开始拥有了团队精神,也催生了游戏规则,并且开始影响大众,电子竞技也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5.
童寅山 《程序员》2006,(10):23-25
前言 著名的游戏资讯网GameSpy曾对独立游戏制作进行过分析,详细介绍了独立游戏的情况,认为独立制作的游戏不会受预算的限制,风险很小,非常自由,而且加上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独立游戏具有很好的前景。独立游戏制作的魅力非常大,成功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创造“DOOM”和“QUAKE”两大神话的ID soft。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知名制作人离开原来的公司,加入到独立游戏的行业中来,冈本吉起的Game Republic,坂口博信的Mist Walker,船水纪孝的Craftand Meister,Tim Schafer的Double Fine Productions都是很好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大山 《电脑校园》2003,(3):70-72
游戏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娱乐产业之一。在全球,一些著名游戏公司的知名度和重要度一点都不亚于那些著名的电脑硬件制造商,甚至许多硬件技术的发展也是在这些游戏公司的推动下才诞生的。我们今天就要去看看那些给我们制造了欢乐和梦想的游戏公司,看看它的成绩,看看在它的成长历程上做出过贡献的游戏人!许多人也许会认为在PC机上推出的游戏与家用机游戏的制作公司是不同的,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游戏来说也许的确是这样,但是对于那些在玩家心目中有着不可磨灭记忆的经典游戏来说,往往还是由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来制作…  相似文献   

7.
《程序员》2006,(12):22-25
不少读者对于本刊10月号“独立游戏专题”还记忆犹新,在此再次引用专题中的两句话:“所谓独立游戏。是指开发者不受发行商的驱动及限制.而是完全根据个人意愿而开发出来的游戏作品。”“独立游戏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其开发制作更多地带有个人性。 “而此次创游杯游戏设计开发大赛,在让我们惊喜地看到了众多人才涌现的同时,又出现了更多独立游戏的火花。在综合类比赛项目中所提交的参赛作品,无一不凝聚着个人乃至小型团队的灵感和力量。我们希望这些参赛者能够在大赛之后,也能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使其成为一个真正完整的独立游戏作品。 为了更好地弘扬独立游戏的精神,我们将陆续邀请综合类项目的部分优秀参赛者撰文介绍并写下其参眷作品制作历程,并与大家分享心得经验。也许其中有的作品并未获奖,但是参眷经验就是最大的收获,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  相似文献   

8.
罗云 《程序员》2006,(10):18-22
“什么是独立游戏?” 在期专题征稿的过程中,这个问题被问得最多。由于浸染在商业游戏的环境中,不少游戏业界人士和普通玩家对这个话题感到陌生,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在这里引用专题文章《独立游戏纵横谈》中的一句话回答:“所谓独立游戏,是指开发者不受发行商的驱动及限制,而是完全根据个人意愿而开发出来的游戏作品。  相似文献   

9.
GameMaker是一个开发电脑游戏的软件。利用GameMaker界面,初学者就能制作出简单的电脑游戏。同时,GameMake还提供了丰富的脚本语句供程序员使用。本文以一个简单的游戏为例,介绍GameMaker的脚本语句。  相似文献   

10.
李兵 《电脑校园》2002,(9):44-45
各位读者当中肯定有不少是游戏迷吧?那一定知道游戏手柄了,它可是许多玩家玩游戏时的必备武器之一,对于某些特定游戏,手柄能带给我们鼠标、键盘无法比拟的方便。拿一款手柄来玩格斗、过关、赛车类游戏绝对比键盘来得容易。但大多数电脑游戏玩家对手柄的关注程度远远要比电视游戏玩家小得多。由于两种游戏截然不同的风格,许多PC玩家宁可敲烂键盘,也不会想到要去买一只手柄,如果你就是这样一位,并且对手柄也不是很了解的话,那么随我一起来补上这一课吧!游戏手柄成长史PC游戏手柄怎么来的呢?说来就话长了(话音刚落小编端着一挺机…  相似文献   

11.
罗云  徐竹  林筱筱 《程序员》2007,(6):10-13
开发游戏是许多朋友的梦想,能够参加国内甚至国际的游戏开发比赛则是许多朋友梦寐以求的事情。随着游戏业的蓬勃发展和开发工具的日益完善,许多游戏开发爱好者可以与专业人员在游戏开发的舞台上一较高下,而参加各式各样的游戏开发比赛并获得名次无疑是对他们能力的最佳证明,同时也能带来最好的商业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个人电脑》2011,17(10):159-159
电脑游戏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自从CS、魔兽等一类竞技游戏的开始兴起和流行时,游戏鼠标就成为了竞技高手必备的武器。围绕着游戏,键鼠外设出现了许多游戏级的产品,甚至有很多堪称发烧级装备。日前,知名IT厂商华硕推出了一款为游戏发烧友设计的专业游戏鼠标——华硕GX-900,可以说是为游戏玩家带来一款全新的游戏利器。  相似文献   

13.
《软件》2003,(4):74-74
借助3D技术来展现电脑游戏,已经成为众多制作公司尝试的发展方向。虽然开发一套新引擎对于设计游平衡性和图像困难重重,但仍不断有新作出现。号称“史上国产3D—RPG”重大突破的《苍龙少年》,在台湾游戏龙科技公司的游戏巫师小组精心设计下,即将展现给玩家。  相似文献   

14.
《个人电脑》2011,17(10)
电脑游戏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自从CS、魔兽等一类竞技游戏的开始兴起和流行时,游戏鼠标就成为了竞技高手必备的武器。围绕着游戏,键鼠外设出现了许多游戏级的产品,甚至有很多堪称发烧级装备。日前,知名IT厂商华硕推出了一款为游戏发烧友设计的专业游戏鼠标——华硕GX-900,可以说是为游戏玩家带来一款全新的游戏利器。  相似文献   

15.
和许多电脑游戏爱好者一样,笔者也曾经着迷于FIFA、极品飞车以及拳皇之类的各种模拟游戏。苦练游戏技艺的结果,中如今躺在抽屉里的数个游戏手柄,这些都是损坏或是升级淘汰下来的。在偶尔摇几个回合的拳皇、踢一两场足球之后,总想着如何让即将退役的游戏手柄再为自己的电脑事业散发一点  相似文献   

16.
阿山 《电脑》2005,(5):20-21
电脑游戏发展越来越快,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PC的操作方式并不怎么适合游戏,或许我们的键盘与鼠标在应对FPS游戏时还能轻松自如,但是在平面射击、模拟器等游戏中.传统输入设备的弊端尽显无疑.而此时手柄自然是我们的救星。不过手柄并非是标配硬件.因此设置时较为麻烦.很多初学者往往望而却步.为此我们将教会大家PC手柄的基本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千里 《程序员》2004,(1):98-100
在早期的一些游戏中.大部分的游戏逻辑都直接写入游戏代码,例如计算公式、游戏流程等。但随着产业的发展,游戏开发变得越来越复杂。脚本的应用就被摆在了游戏开发者面前。  相似文献   

18.
《BIO HARZARD》是现在日本人气极旺的电脑游戏.因为它是采用立体电影来制作的.而且在Playstation2中也可以使用。目前.游戏各个系列中出现的军人形象产品也正在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顾善华 《程序员》2006,(4):24-27
随着休闲小游戏的凤靡,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投入到独立游戏制作中,一人可身兼策划、美工、程序等多种角色,本期制作案例精选为大家带来一款独立制作的PC游戏——《手机争霸》的开发回顾,希望能对业内的独立游戏制作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0.
波顿 《程序员》2007,(2):69-72
本期设计道场栏目揭示了两个往往被游戏业界所忽略的领域,“民间游戏制作组织”及“学生游戏制作群体”。诚然,普通的民间爱好者做出完善成品的几率很小,获得商业利润的机会更小。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国外不少大作都来源于制作人在学生时代的创作或是独立团队。本文中所介绍的“第二人生俱乐部”是一个无论从人数之多还是地域范围之广、成果之丰富等方面来说都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民间游戏制作组织。成立以来,该组织从无到有,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不断成长,而这一切都是如何实现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民间游戏制作者“痛并快乐”的游戏铷作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