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高压条件下温度、压力和剪切速率等因素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熔体的流变行为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PBT熔体的剪切黏度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且温度较高时剪切黏度下降幅度增大;PBT熔体剪切黏度的温度敏感性在高剪切下显著减弱,在高压下缓慢增强;PBT熔体剪切黏度随压力的增大呈指数增加,符合Barus方程;在相同温度、相同剪切速率下,随着压力的增加,PBT熔体剪切黏度逐渐增大;PBT熔体剪切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逐渐降低,表现出典型的"剪切变稀"假塑性流体现象。  相似文献   

2.
钟磊  梁基照 《材料工程》2011,(5):38-40,52
根据各种温度条件下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熔体的熔融纺丝测量结果,绘制了拉伸主曲线;比例系数b反映了拉伸过程中的分子链解缠和取向对于熔体拉伸流变性能的综合作用,与温度T呈线性关系;利用b值和参考曲线,对设定温度条件下的拉伸黏度曲线进行了估箅,与实测值吻合良好.主曲线分析扩展了熔融纺丝法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压力流场中含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体的流变行为,并与普通PET熔体的流变行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变稀"行为比普通PET更显著;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剪切速率下,含炭黑PET的剪切黏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剪切速率和相同压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黏度逐渐减小;压力增加ΔP与温度下降ΔT对剪切黏度的贡献是等效的;在相同剪切速率下,含炭黑PET熔体的黏-温依赖性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强;在相同压力下,含炭黑PET熔体的黏-温依赖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弱;随着温度的升高,普通PET和含炭黑PET熔体的结构粘度(Δη)降低,可纺性提高;当温度为290~295℃时,普通PET和含炭黑PET熔体的可纺性最优。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和先进流变扩展系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VDF熔体在较宽剪切速率范围(1×10-2s-1~5×103s-1)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在极低的剪切速率范围内,PVDF熔体黏度几乎不随剪切速率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牛顿流体特性;而在较高的剪切速率范围内,PVDF熔体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表现出强烈的剪切变稀行为,为假塑性非牛顿流体。同时探讨了分子量、剪切速率、温度对PVDF熔体非牛顿指数、粘流活化能等流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于板流变仪及熔融指数仪研究了一种新型热致液晶高分子材料聚酯醚砜(PEES)的流变行为,测定了该聚合物的熔体粘度-温度、粘度-剪切速率关系,以及聚合物的熔融指数-温度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热致液晶的流变特性。同时研究了该液晶聚合物与含酚酞侧基的聚芳醚砜(PES-C)组成的不同组分含量的原位复合材料在360℃下的熔融指数变化,表明该液晶聚合物能降低PES-C的熔体粘度,进一步说明此液晶聚合物具有改善PES-C的熔融加工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熔融共混制备了LLDPE/乙炔黑/煤粉复合材料,并通过毛细管流变仪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详细讨论了复合材料的组成、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及温度对熔体流变行为、熔体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LLDPE/乙炔黑/煤粉体系呈假塑性流体,表观黏度随着剪切速率增加而降低。当填料乙炔黑/煤粉含量在0%~40%范围内时,随着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表观黏度先增大后减小。填料乙炔黑/煤粉可以有效地增加粘流活化能,当含量为30%时,体系的表观黏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以高黏均分子量(-Mη)聚丙烯腈(PAN)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黏均分子量(-Mη,以下简称分子量)、温度(T)、固含量(wt)和剪切速率(γ)对聚丙烯腈(PAN)/二甲基亚砜(DMSO)纺丝原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原液分子量和剪切速率皆存在一个临界值。在临界值之前,表观黏度随分子量增加迅速增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迅速降低,在临界值之后,变化趋势均趋于平缓;且临界值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依据试验结果进行表观黏度与四因素线性相关方程拟合,经对比,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差不大,可以为纺丝原液表观黏度的预测和后续纺丝工艺的改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短切炭纤维(SCF)/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偏光显微镜(PO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结构和结晶形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断面暴露的SCF表面附着大量树脂,且SCF与PTT基体界面区域形成了"横晶",SCF与PTT有很好的粘接强度,界面相容性较好。复合材料熔体在不同剪切速率的流变行为不同:在剪切速率<130s-1时,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属于膨胀性流体;当剪切速率>130 s-1时,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属于假塑性流体。在炭纤维含量为2%(质量分数)时,复合材料熔体的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压力场下高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体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高黏PET熔体剪切黏度逐渐降低,表现出明显的"切力变稀"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假塑性流体;随着熔体所受压力的增加,高黏PET熔体剪切黏度呈指数增长增加,变化规律符合Barus方程;随着温度的升高,高黏PET熔体的剪切黏度逐渐减小;高黏PET熔体的换算因子为3.4,压力增加与温度下降对剪切黏度的贡献是等效的。高黏PET熔体为非牛顿流体,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高黏PET熔体非牛顿指数逐渐增大,高黏PET熔体的流动行为逐渐接近牛顿流体特性。高黏PET熔体的剪切黏度-温度依赖性随压力的增加逐渐增强;高黏PET熔体的剪切黏度的温度敏感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剪切速率增加和温度升高,高黏PET熔体剪切黏度对压力的依赖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HAAKE流变仪作为反应器,将不饱和硅烷熔融接枝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制得硅烷接枝聚乙烯,然后将该接枝料用于毛细管流变测试和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转速越高,扭矩曲线的峰值越大,达到最高峰的时间越短,并且料温上升也越快。毛细管流变测试表明体系为假塑性流体,表现出典型的切力变稀行为。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表观黏度都呈下降趋势。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体系的表观黏度对温度的依赖性减小。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表明,硅烷接枝PE的MFR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多而减小,但并非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