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开发了一种可同时检测四种转基因作物的高灵敏度非荧光标记(生物素标记)基因芯片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了4种含一定浓度转基因产品(包括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转基因玉米MON810、Bt11和转基因油菜RT73)的有证标准物质,并做了检测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同时有效检测这4种转基因产品中的11个目标基因,检测低限可达0.1%以下,在现有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包括荧光标记基因芯片)中达到或超过最低水平,但其检测成本远低于荧光标记基因芯片法。  相似文献   

2.
为对商业化进口7种转基因卡诺拉油菜籽品种(系)进行高通量、快速、准确检测,建立可用于鉴定7种转基因卡诺拉油菜籽品种(系)多重PCR检测方法。首先建立7种转基因油菜籽品种(系)稳定单重PCR检测体系,在此基础上再建立和优化7种转基因油菜籽品种(系)多重PCR检测体系;获得4组可用于鉴定7种转基因卡诺拉油菜籽品种(系)多重PCR检测体系,其中1组为四重PCR检测体系,3组为两重PCR检测体系。优化多重PCR体系具有较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可作为检测该7种转基因油菜籽品种(系)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1月7日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在11月6日举办的中巴高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巴西玉米获得了出口中国的检验检疫资格.巴西成为了继美国、阿根廷之后.中国第三个转基因玉米进口国。目前.我国已批准了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4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  相似文献   

4.
内标准基因(Endogenous reference gene)是指具有植物物种专一性且拷贝数恒定、不显示等位基因变化的保守DNA序列。可用于对基因组中某一目的基因进行定量分析和验证PCR反应体系中是否存在抑制物质。基于其物种特异性,内标准基因还能用于食品搀假使杂的判定。油料作物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油料制品的鉴别和转基因油料作物的检测急需使用内标准基因,目前,油料作物内标准基因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还没有对它们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报道。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油料作物内标准基因的研究,阐述了各物种已开发的内标准基因,并对这些基因从引物位置、扩增片段的大小、拷贝数等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本文综述了油料作物内源特异参照基因的研究概况和存在问题,有助于对油料作物及其它作物内源特异参照基因的进一步开发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安全     
《食品与生活》2014,(6):21-21
美种植大豆玉米90%以上为转基因品种 美国农业部部长办公室生物技术协调员迈克尔·沙克曼近日表示,美国种植的大豆和玉米90%以上是转基因品种.,转基因农作物在美国的消费非常普遍,如用转基因大豆做动物饲料、豆油,用转基因玉米做乙醇、饲料和加工食品等。他提到,美国超市2/3的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很多美国家庭每天都食用转基因作物加工的食物,如早餐玉米片等。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全国有4200万农民从事大豆生产,大豆产业与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密切相关,是关系豆农生计的重要民生产业,在我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黑龙江省是我国非转基因大豆主产区,常年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大豆种植面积的37%~44%,总产量占全国的38%~46%,商品率达80%以上,直接从事大豆种植的农民近1000万,占全国1/4。因此,如何破解洋大豆对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产业围堵困境,对振兴我国民资大豆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用含20%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喂养蛋鸡、番鸭,通过检测其内脏、肌肉、血液、粪便及肠道微生物的豆粕转基因成分,探讨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在家禽体内的代谢残留状况。以定性PCR检测含20%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及蛋鸡、番鸭的八种内脏样品(肠、胰腺、食道、肝、腺胃、肾、心脏、肌胃)、肌肉、血液、蛋品、粪便、肠道微生物的转基因豆粕的工具基因CaMV35S启动子与NOS终止子以及目的基因CP4-EPSPS等外源基因成分。PCR检测结果表明:除了含20%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外,蛋鸡、番鸭的八种内脏器官、肌肉、血液、蛋品、粪便及肠道微生物中均未检出转基因豆粕的CaMV35S、NOS、CP4-EPSPS等外源基因成分。检测结果表明:长期喂养含20%转基因豆粕饲料的蛋鸡、番鸭的八种内脏器官、肌肉、血液、蛋品、粪便及肠道微生物中均未发现有转基因成分残留,说明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通过肠胃消化后充分降解,不会在鸡、鸭体内残留,也不会通过粪便排泄而扩散到土壤环境中。  相似文献   

8.
《食品指南》2009,(1):80-81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究一种能预防心脏病的转基因大豆.这是第一种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作用的转基因食品。如果接下来的试验获得成功.这种大豆有望于4年内投入市场。美国南达科他大学教授对33名志愿者进行的试验显示,食用这种转基因大豆油的人血液内欧米加3脂肪酸浓度平均增加了4%-5%.  相似文献   

9.
以转基因抗草甘膦油菜籽F4—27和转基因抗草丁膦油菜籽T—21为材料,通过使用特异性引物,对转基因油菜籽常见启动子、终止子、筛选标记基因和转入目的基因等多个外源转基因元件进行采用PCR检测,以期建立一套快速、准确、高效转基因油菜籽筛查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在物种基因组中嵌入了(非同种)特定的外源基因的食品,包括转基因植物食品、转基因动物食品和转基因微生物食品。转基因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确定性,必然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South Africa is the only country in Africa grow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rops, yet, consumer knowledge of biotechnology is limited and labelling regulations regarding consumer preference is lacking. In the absence of mandatory GM labelling, voluntary GM labelling is being used as a marketing strategy to attract discerning consumers. The aim was to detect and quantify the GM content in food products in South Africa, specifically labelled to indicate an absence of genetic modification. Of the products labelled ‘GMO-free’, ‘non-GM’ and ‘organic’, it was found that 31% had a GM content above 1.0% and 20% a GM content above 5.0%. Product batches differed by up to 40% in terms of GM content. In the absence of specific regulations, voluntary GM labelling is not providing discerning consumers with the choice intended. Thus, unregulated GM labelling is not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a regulated approach in terms of consumer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利用测试烘箱内空气湿度来了解待测纺织材料干燥状态的测试方法,及其所建立的纤维材料前后2次质量差与测试频率差的非线性回归方程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一模型存在较大误差。提出运用灰色系统建模方法建立烘箱内空气湿度与正在烘燥的纺织材料回潮率之间的灰微分方程GM(1,2)模型。经分析证实,该模型对试验结果的拟合误差低于回归方程模型,可满足工程计算的要求,为用检测烘箱内空气湿度的方法确定待测纺织材料的烘燥状态这一测试理论提供一种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13.
将灰色系统理论和马尔科夫理论结合,建立了改进的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用该预测模型对全国粮食产量进行预测,其精度误差从相对误差5%降低到1%,得到了更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食品现状初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较全面地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生产和安全性的情况 ,总结了各国的态度和管理模式 ,并初步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烟草定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结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转基因烟草定性检测技术,应用该技术,能使转基因烟草的检测精确度由常规PCR的0.1%提高到0.005%。该技术在两次CORESTA转基因烟草盲检合作试验及多年的进出口烟叶、卷烟制品的转基因检测工作中得到广泛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纺织生产过程中棉纱单纱强力控制主要采用配棉技术及凭借工程技术人员的经验调节纺纱工艺参数,不能事先对棉纱线的成纱强力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和设计的问题.运用灰色系统建模理论建立原棉品质参数与成纱单纱强力的灰微分方程GM(1,N)模型,利用模型在纺纱的设计阶段预估棉纱线成纱单纱强力.在建模及单纱强力预估过程中,对建模参数白化背景值进行分析,并根据灰色系统理论的新息优先原理,提出采用企业生产的历史数据作为原始序列参与计算.通过实际建模及误差分析证实,GM(1,N)模型值可以较好地拟合棉纱线单纱强力实际值,为纺织企业纱线产品品质提供了定量预估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食品安全与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食品可为人类的发展提供食品安全保障,它对人体健康基本是安全的。尽管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对生物多样性、土壤生态可能有一些影响,杀虫剂、除草剂等的使用会带来一些环境污染,但其拥有的优点也很明显。可通过完善转基因技术,降低转基因食品的不良效应,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检测,健全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体系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广大公众的话题。转基因作物的成本低、产量高;具有抗除草荆、抗虫和抗病毒等特性;提高转基因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转基因食品便于运输、贮藏;增加保鲜性。转基因食品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风险以及问题。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进行标识?对转基因食品应该如何标识才能保障广大消费者利益?本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在论证转基因食品标识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美国和欧盟两大发达国家的标识制度;分析了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现状,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指出了转基因食品标识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进展 ,着重讨论了实质等同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确定实质等同性包括了研究转基因生物体的分子学特征、表现特征、主要营养成分、抗营养因子、毒性物质和过敏源 ,实质等同性是安全性评价框架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陈阳 《食品与机械》2015,31(1):269-271,280
转基因技术自面世以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始终未有定论。考察和借鉴欧美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的监管原则、监管主体、标识管理、立法规制及市场准入等层面上的可行经验,以期完善中国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为此,应健全转基因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深化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改革、优化转基因食品监管机构设置及构建国际化的转基因食品监管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