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对上虞某工程土钉墙基坑围护设计实例分析,对不同间距、不同长度、不同倾角的土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外部稳定抗滑安全系数和抗倾覆安全系数随着土钉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土钉倾角的增大而略有降低,不受土钉水平间距的影响;而基坑内部稳定性安全系数随着土钉水平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土钉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土钉倾角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针对土钉长度及其布置形式作为土钉支护中的热点问题,阐述了土钉结构形式具有支护效果好、价格低廉的优点,基于土钉长度对基坑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钉不同布置形式对其设计长度的影响,从而达到土钉设计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嘉兴某工程土钉墙基坑围护设计实例分析,对注浆后不同土钉参数下安全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注浆后锚固体与土体的摩擦阻力的增大,外部稳定抗滑安全系数和抗倾覆安全系数均保持不变,而相同工况时的内部稳定性安全系数则逐渐增大.土钉长度不同时,锚固体与土体的摩擦阻力的变化对土钉外部稳定计算结果和不同工况下内部稳定的计算结果的影响趋势都是相同的,但土钉长度越大,对安全系数的增大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4.
土钉支护深基坑竖直边坡能量安全系数设计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土钉对土体的加固作用转化为似粘聚力,分析了土钉布置密度对边坡顶面竖直张拉裂缝深度的影响,在假设随上钉密度而变化的滑裂面的基础上,对土钉支护深基坑竖直边坡能量安全系数设计法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工程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5.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基坑土钉支护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钉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土钉与土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过程。其相互作用过程的特征,一方面是具体包含了众多影响因素,如土体性质、土钉倾角、长度、支护深度等;另一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是各种影响因素在具体开挖设计中的组合方式及其理论分析模型。因此,在理论分析模型方面,应用Sarma所提出的扰动力概念与条分法相结合,建立了考虑条间作用力影响的土钉支护结构稳定分析极限状态方程;在开挖支护设计方面,运用可靠度理论分析了各项设计参数(随机变量)及其组合方式对安全系数与可靠度影响的敏感性,以及安全系数与可靠度的相互关系。结合工程实例展示了理论分析模型的构成及其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选定工点的松散堆积体路堑边坡进行土钉加固的数值模拟,对土钉长度、间距和倾角等结构参数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土钉倾角是影响安全系数的主要因素,并得出一定高度的路堑边坡土钉支护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土钉支护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钉由于其施工简便、经济高效,已做为原位土体加固和支护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土钉加固机理的了解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和清华大学共同完成了土钉支护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采用清华大学中型土工离心机进行了8组土钉支护基坑的离心模型试验。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土钉能够显著提高基坑土体的稳定性。土钉长度和密度对支护基坑土体的稳定性影响非常显著。在本文所研究的土性和基坑条件下,当土钉最大长度和基坑高度之比(L/H)为0.48和0.8时,基坑土体基本不会发生整体剪切破坏。土钉支护土体发生外部整体剪切破坏的条件是高密度布置短钉情况,土钉支护土体发生内部钉筋拔出破坏的条件是稀疏布置长钉情况。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4,(12)
在基坑工程中,土钉参数的布置对基坑支护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Plaxis分析土钉长度对基坑坡顶水平位移的影响,总结出土钉支护技术在此类土层中应用所取得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注浆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及对不同设计参数下普通注浆土钉和高压注浆土钉稳定性变化规律的计算对比,分析了土钉间距、长度、倾角、钻孔直径对注浆土钉整体稳定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掺入水泥浆后土体的压缩模量显著提高,水泥注入量越高,抗剪强度和摩擦力提高值越大。随着土钉水平间距的增大,高压注浆与普通注浆土钉整体稳定安全系数比β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土钉间距设计宜选取在各工况β值均最大的区间内。对高压注浆土钉长度的优化设计应考虑不同深度,深部应在土钉长度较长区域选取,浅部应在土钉长度较短区域内选取,这样区域内β值更大,注浆产生的效果最佳。土钉倾角对高压注浆土钉的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影响比普通注浆土钉要大,高压注浆土钉在浅部可采用较小倾角,而在中部、深部处适宜采用较大倾角,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高压注浆对土钉整体稳定的作用。高压注浆时,应选择适宜的钻孔直径,钻孔直径过大或过小,都不能最大程度发挥高压注浆土钉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土钉抗拔力受土钉钢筋强度和土钉拔出力的影响。依据混凝土板冲切和剪切破坏标准,给出考虑面层影响的土钉抗拔力的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考虑考虑面层影响的土钉轴力以及安全系数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应用上限理论建立的土钉墙稳定性评估的三维极限分析模型。将该模型中的三个参数,土粘聚力、内摩擦角及土体与土钉表面极限摩阻力作为随机变量,采用可靠度分析方法,计算土钉墙失稳概率。通过在实际工程应用表明,与传统的用安全系数作为评判指标的计算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可真实反映土性变化特征、计算工作量增加不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李清生 《山西建筑》2003,29(11):25-27
根据土钉挡墙支护技术机理的研究,通过大同地区深基坑支护——土钉支护实践,提出大同地区深基坑支护实用性,以解决深基坑施工支护的安全、稳定和合理降低造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土钉墙的两条滑裂面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利洲 《工业建筑》2005,35(Z1):503-505
土钉墙支护破坏时大都会产生两个主要滑裂面,从土力学及微单元角度出发,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将土钉墙内的土体分成三部分:锚固体、土拱及自由体,指出第二条滑裂面才是土钉墙真正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赵云鹏  倪惠飞 《山西建筑》2006,32(2):119-120
结合某工程基坑支护工程,介绍了土钉墙支护技术的作用原理,并阐述了土钉墙支护技术的施工过程和支护后的监测,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周边建筑物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一基坑工程 ,根据其具体的施工条件和周围环境 ,对不同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进行了分析比较 ,着重论证了土钉墙和水泥土挡土墙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同时通过对土钉墙基坑支护结构的工程实践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土钉墙完全适用于软弱地基的基坑开挖中 ,同时具有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等特点 ,并已在软弱地基的基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土类深基坑土钉支护内部稳定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黄土类深基坑开挖边坡土钉支护结构内部稳定性分析计算和设计方法。根据王步云等人的实验结果和所提出的分析计算方法,提出了黄土类边坡土钉墙内部整体稳定、单根土钉锚固稳定和杆体抗拉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采用精度较高的蒙特卡罗法计算可靠指标,同时探讨了可靠指标随各随机变量中值、变异系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疏排桩锚-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是复合土钉墙发展的趋势之一,此结构可有效地突破复合土钉墙在控制及预测位移方面的局限性,并增大了土钉墙的支护深度,增强其适用性及应用范围。以拱形理论为基础,分析土压力的传递及应力重分布的机制与特点,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性状特征。据此,提出该支护方式的局部及整体稳定性计算公式,建立了受力及稳定性计算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相关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疏排桩锚—土钉墙水平联合支护结构的稳定、安全及可行性,得出桩、锚等结构构件的受力及变形规律,以北京京温市场二期地下车库基坑工程为例,分别构建了桩锚支护和疏排桩锚—土钉墙水平联合支护两种方案,然后对两种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以下方面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基坑开挖面水平位移、地面沉降、各道锚杆的轴向受力规律及支护桩的受弯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基坑土层适合土钉支护但开挖深度超过土钉支护深度时,采用疏排桩锚—土钉墙水平联合支护结构替代桩锚支护结构是稳定的、安全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景伟 《山西建筑》2007,33(17):96-97
结合工程实例,分别采用圆弧滑动条分法和类重力式挡土墙法对该工程的土钉墙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各类安全系数差异较大的原因,对不同情况下土钉墙稳定计算采用何种方法提出了建议,为土钉墙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Soil nailing is increasingly adopted in potentially unstable slopes and steep excavations in Concepción, Chile. The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f soil nail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Maicillo, a heavily weathered granite. The stability of the soil nailed wall was analysed using a limit equilibrium block method. The lowest factor of safety was obtained when the nailed wall was 8 m high but without the bottom row of nails. This was followed by the global seismic case using an acceleration factor k h  = 0.15. The occurrence of a strong earthquake (magnitude 8.8) 2 weeks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ed allowed a re-assessment of the soil nailing design. Despite registering a maximum acceleration of 0.63 g near the project site, the nailed wall did not present any damage, probably due to the use of undrained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