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军 《中国包装》2012,(3):44-47
1.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概述1.1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产品的特点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产品的包装主要起保护功能和方便功能,促销功能是其次的。该产品要发挥上述功能有如下要求:一是包装物、容器对内装产品有足够的保护功能,使内装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不受或少受外界环境中不利于因素的破坏,以及机械冲击、压缩、震动等破坏,即对内装物必须有足够好的物理防护、化学防护和微生物防护;二是包装物、容器及其材料对内装物必须有良好的抗耐性,如抗酸、抗碱、抗腐蚀等性能;三是包装物、容器及其材料自身必须对外界环境因素,如阳光、空气、温度、湿度变化等有足够的抗耐性,使其在使用期间内自身的理化性质、机械强度等应保持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
沈沁 《上海包装》2005,(2):53-54
药品包装属专用包装,它有包装的所有属性,并有自己的特殊性,体现在:1、能保护药品在贮存、使用过程中不受环境的影响,保持药品原有属性。2、包装物自身在贮存、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惰性。3、包装物在包装药品时不能污染药品生产环境。4、包装物不得带有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不能消除的其它物质。5、包装与药品应不能发生化学、生物意义上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广东包装》2008,(3):I0054
市民胡小姐发现,市场上销售的肉食等副食品,有的使用真空包装袋,有的使用塑料袋包装,还有零散的食品是现场索取塑料袋盛装,但不管是哪种包装,大多数商家是把这些商品连同包装物起称重计价。将包装物连同商品起按照商品的价值卖给消费者,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我国火炸药产品用包装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梳理火炸药产品包装物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分析国内火炸药产品包装物及其标准现状,指出现有包装物及其标准存在的问题,总结未来火炸药产品用包装物的发展趋势。结果我国火炸药包装物采用的苏式箱包装、木箱包装和纸桶包装等3种形式,虽然能够满足火炸药产品贮存、运输的要求,但其在结构、材质、加工工艺及使用等方面落后的现状,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火炸药包装物标准使用年限长,至今未换版,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结论优化包装物的材料和结构,适应火炸药和弹药的自动化、智能化制造需要是未来火炸药产品包装物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5.
《中国包装》2014,(12):10-10
近期,黄岛海关简化了循环包装物进出口申报流程,取消了部分循环包装物进出口行政审批,大大为企业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据了解,循环包装物包括:集装罐、密封桶、焊接钢瓶等属于盛装容器的包装物料和铁托盘、铁架、塑料线轴、工字轮等不属于盛装容器范畴的包装物料。优化流程之前,所有循环包装物都实行逐票行政审批、业务审核、担保、放行、销案的监管模式,货物与包装物全部放行后货物才能通关,整个通关过程要两到三天时间。  相似文献   

6.
冀连贵 《包装工程》2005,26(3):207-208,217
针对商品包装物消耗大量原材料、能源及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现状,为实施持续发展战略,为人类生存留有空间、为子孙后代造福,就商品包装物所用材料的开发与利用途径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商品包装物的开发利用展示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绿色设计的产品设计新思维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孙虎  武月琴 《包装工程》2010,31(6):15-17
以绿色设计的观念为出发点,将产品视作包装与被包装物的结合体,分类探讨了如何将包装与被包装物的整合与重构,且用具体的设计案例来分析与证明,拓展了产品设计的思维,最后提出了绿色设计观念对包装与被包装物的设计启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解决当前发射药包装物存在的结构复杂、自重大、难以适应包装工艺自动化的突出问题,提高对发射药包装、贮存、运输、使用过程的适应性,设计一种结构合理、防护可靠的新型发射药包装物。方法根据发射药包装物技术要求,进行包装物材料选用和结构设计,通过性能研究,全面考核新型发射药包装物的相容性、防静电性能、老化性能、力学性能、密封性能、环境适应性、防拆封功能等。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设计和研制的新型发射药包装物与内装典型发射药相容性良好;表面电阻率为1.37×106~7.23×108Ω;在25℃贮存条件下,平均热老化寿命为17.51年;新型发射药包装物配质量为45kg,堆码3层,未出现倒垛、变形及破损现象;包装物经高温、低温、温度冲击后无变形、失效、永久硬化,且表面无裂解;密封性良好,可有效防止非正常拆封。结论该新型发射药包装物可实现对现有包装物的替代,可在火炸药行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降低客户包装综合成本——D集团整体包装解决方案侧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包装成本"很多人都会想到降低包装的采购价格,认为包装物价格是包装的唯一成本.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思想误区,忽略了包装综合成本的概念.包装综合成本不等于包装物成本,包装综合成本分为包装物成本,包装使用成本和包装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物流包装物在我们生活中也越来越常见,快递越多包装物也就越多。包装物我们总是选择丢弃,然而丢弃的包装物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言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这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对于生态环境无污染的物流包装物。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几个与包装环保有关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大劲 《包装工程》2008,29(4):146-148
1包装环保问题的由来 在大多数情形下,包装物并不是-件独立的商品,只有当它们与被包装的产品结合在一起时,才组成了一件完整的商品.大多数包装物都具有"一次性",当其中的内容物用完或者取出之后,包装物就成为废弃物,即垃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木质包装物的创新设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既为木制品加工业创造了商机,也为使用木质包装的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提升了产品档次,在进一步实现木质包装物创造了商机,也为使用木质包装的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提升了产品档次,在进一步实现木质包装物增值的同时也提高了相关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有效地拓宽了企业产品营销的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13.
从提供包装物原材料开始,直到包装好成品药,有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复杂过程。而当把整个过程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很好地相互链接到一起的时候,会大大加速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4.
包装物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志刚  张永林  宋少云 《包装工程》2003,24(6):58-59,74
针对环境作用下的包装物受到的激励,介绍了包装物随机振动响应的频域和时域分析方法,研究了随机振动输入的频域和时域模型,阐述了两种模型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过度包装的现象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为抵制这些"美丽的垃圾",许多国家都通过制定法规来控制过度包装。据了解,目前,国外对过度包装的控制手段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标准控制,即对包装物的容积、包装物与商品之间的间隙、包装层数、包装成本与商品价值的比例等设定限制标准。韩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都有这类法规。以韩国为例,《关于产品各种类包装方法的标准》对包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木质包装物的创新设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既为木制品加工业创造了商机,也为使用木质包装的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提升了产品档次,在进一步实现木质包装物创造了商机,也为使用木质包装的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提升了产品档次,在进一步实现木质包装物增值的同时也提高了相关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有效地拓宽了企业产品营销的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17.
正《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自2021年3月12日起正式施行。《办法》从包装选用、包装操作、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快递包装提出要求,包括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推进对包装物依法实行绿色产品认证,鼓励寄递企业建立可循环包装物信息系统等。在包装选用方面,寄递企业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环保材料对邮件快件进行包装,优先采用可重复使用、易回收利用的包装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包装》2003,23(1):109-1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的管理,保证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的质量,保障危险化学品储存、搬运、运输和使用安全,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正货物包装是指商品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的总称,通常指产品的容器、包装物和装潢的设计。货物包装有利于保护货物的使用价值,有利于实现和增值货物的价值,方便货物的移动和顾客购买。~([1])所以货物包装从其本源属性来说,其核心功能是保护货物的使用价值。一、货物运输保险与包装物货物运输保险,是以运输过程中各种货物作为保险标的保险。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若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造成保险标的遭受损害或者灭失的,保险人根据  相似文献   

20.
小袁 《上海包装》2011,(6):41-42
无菌包装技术是在包装物、被包装物、包装辅助器材均无菌的条件下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充填和封合的一种包装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