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选取晋南地区的旅游型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艺术传承以及保护价值,认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应该结合村落的生态理念、人居环境、艺术传承、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有机协调发展。晋南地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要突出地域文化特征,要坚持以人为本,守好地方传统文化的根脉。  相似文献   

2.
从灵川县青狮潭镇老寨村的村落概况、村落格局、历史沿革与民居建筑特点等方面,介绍了灵川县青狮潭镇老寨村的主要特征,对研究灵川县青狮潭镇老寨村瑶族村落以及吊脚楼建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汤移平  陈洋  万人选 《华中建筑》2005,23(3):139-141
地处陕西韩城的党家村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民居村落,该文在对党家村考察的基础上,从村落选址,历史沿革,街巷院落,公共设施以及治安防御等方面出发,对其村落形态,建筑特点以及民俗风情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展现了党家村及其民居建筑的精良,院落丰富的文化内涵,雕饰的精美以及安全防卫的坚固牢靠。  相似文献   

4.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村落建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节能技术。以豫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为例,从村落的生态选址规划理念、乡土建筑群体院落空间布局、建筑单体结构与构造工艺技术以及材料与围护结构等方面着手,提出了豫南传统村落建筑的新技术,包括屋面的营造及隔热、墙体的营造及保温、底层地坪防潮措施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并对新技术应用和传统建筑进行了节能对比,其对当今城乡的生态宜居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建筑保护和更新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努力,以实现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协调和平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传统村落建筑保护与利用的问题集中显现,矛盾日益突出,出现盲目建设、过度开发、改造失当等不利现象,严重损害了历史文化价值。该文从传统村落建筑更新的需求出发,分析了传统村落建筑更新问题,提出了将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于更新传统村落建筑的方案,从装配式建筑技术优势、相关技术标准和政策重点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村落建筑保护和更新的可行性,为传统村落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大化瑶族自治县弄立村的村落概况、村落格局、历史沿革与民居建筑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大化瑶族自治县弄立村的主要特征,对研究大化瑶族自治县弄立村以及桂西村落特点、民俗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切入,运用文化景观基因识别技术,构建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体系,从环境、布局、建筑以及文化等方面对石门河沿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进行挖掘并解析,再运用GIS对区域内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地理环境、水系河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石门河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方面:环境对村落选址影响较大,形成了山中谷地、背山面水、近山山麓的选址类型。布局方面:村落整体布局可分为组团型、条带型和离散型三种形态。街巷结构可分为网格型、鱼骨型和树枝型。建筑方面:院落以合院式布局居多,材料大多为砖、石和木。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乡村祠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在村落空间和公共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位于贵州安顺地区的部分典型屯堡村落祠庙建筑及其空间为研究对象,依托地方志等文献资料以及实地测量考察方法,综合运用人类学、社会学与建筑学的理论方法,对祠庙建筑的类型形态、功能等方面进行案例研究和类型化分析.文章认为祠庙建筑是屯堡建筑的重要类...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洋坑埠头村的历史文化特色,总结了村落风貌、居住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村落环境、村落格局、民俗文化及传统建筑等方面,提出了该村落的保护对策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诺邓古村是云南山地型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其在传承云南传统建筑形式的同时,又与其他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使得诺邓古村的建筑以白族传统建筑样式为基础,并融合了其他地区的建筑文化,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山地聚居村落。该文通过对诺邓古村的形成与发展、村落布局及建筑样式、村落多元文化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其对于云南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多元文化发展对诺邓村村落沿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杨公风水与村镇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流坑古村为例,从古村的选址、总体布局、村庄交通、建筑布局与特色、给排水工程等方面,阐述了有关杨公风水理论和村镇规划的关系,以期将杨公风水理论运用到村镇规划建设中,延续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福建省龙岩市双洋镇的实地调研,结合村落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分析村落选址、布局的特征和当地民居建筑的基本型制,逐步展示了古村落的建筑魅力和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福建省南平市南山镇大凤古村落的实地调研,结合村落的自然条件,文化背景分析出村落选址,布局的特征和当地建筑的基本型制,逐步展示了古村落的建筑魅力和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何璐珂  余昉 《山西建筑》2014,(11):25-27
通过对福建省龙岩市三洲镇的实地调研,结合村落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分析了村落选址、布局的特征和当地民居建筑的基本型制,逐步展示了古村落的建筑魅力和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江西省金溪县疏口村传统村落进行村落风貌和建筑风貌的研究,深入了解该村落的历史文脉和建筑布局,探索其文化价值。通过田野调查及文献查阅,将村落中的建筑进行图像归纳分类、拓扑变形,探析疏口古村建筑的基本类型和组合方式,轴线空间序列以及建筑出入口的类型 , 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期待经过合理的资源开发,打造富含当地文化特色的民居旅游景点,传承古村历史文化,带动村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徽州古村落棠樾地处歙县县城(原徽州府邑)西南十五华里处,是具有独特风貌格局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人类聚居地,在聚落选址、布局设计、建筑技艺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是徽州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它具备徽州古村落的许多共性特征,更有其不可替代的特色和突出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丛葵  陈京涛  常乐 《规划师》2008,24(12):94-98
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保护规划通过合理确定历史文化名镇的功能,传承与发展其具有特色化的村镇格局,以建筑高度人口容量、土地布局、道路系统、传统街巷、绿地景观、建筑整治与更新、基础设施等规划控制要素对村镇文化环境进行整体动态保护。避免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轮建设高潮中,对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使其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价值在当代社会得到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18.
张奕  童佩 《华中建筑》2014,(5):144-147
湖北省枣阳市的邱家前湾村因移民而兴,历经数百年形成了其独有的样貌特征。该文从邱家前湾村的历史沿革入手,结合其移民背景、区位环境等因素,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访问和建筑调研等方法从历史文化、宗族、建筑艺术等方面阐述了该村落的规划格局、建筑特色,并对邱家前湾村的防御性规划布局、独特的建筑形态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了该村落的规划思想与建筑技术的重要价值,进一步对前湾村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与整治提供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9.
张彰 《建筑与环境》2012,(5):137-139
兰溪村是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湘南瑶族古村落。本文回顾了兰溪村的发展历程,通过现代生态学的理论来研究兰溪村的空间聚落形态与周边的生态环境。古村落的建筑布局.生态特征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地域文化在生态学视角下呈现出新的内涵。兰溪村的发展规律以及发展模式对当前的城市规划和经济建设如何与环境和谐共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炎松  邵星 《华中建筑》2009,27(10):119-121
该文在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了四明山地区村庙建筑的特征,指出这些村庙是四明山古村落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