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鞍钢1978年五座容积不同的高炉提高烧结矿品位后炉内的冶炼过程。为了分析,采用了η_(CO2)/η_(CO)、炉身效率(μ)及风口燃烧单位碳素承担烧结矿中氧量(ρ)等参数。分析认为:烧结矿强度对炉缸工作状态有影响,而且在鞍钢冶炼条件下,提高烧结矿品位的同时,必须改善其冶炼性能和提高热风温度,才能保持较高的炉身效率和中温区域的温度,以达到充分发挥高品位烧结矿的冶炼效益。  相似文献   

2.
高炉软熔带气体力学冷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体冷模型研究了高炉炼铁过程炉内软熔带形状不同时,炉身静压和压降强度的变化规律。根据研究结果对某炼铁厂生产中的高炉软熔带形状与位置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3.
超高压高炉     
美国考泼儿(Roppers)钢铁公司新设计了一座超高压炉顶高炉:炉顶压力为2.72大气压,炉缸直径8.4米,原料主要用烧结矿。炉身外壳全部是连续结构。为了保持炉内真正压力,除风咀和渣口外,没有为其他冷却元件而开的空洞。炉身外壳全部由垂直式水箱进行外部冷却。炉缸外壳由钢板制成,冷却方法同上。  相似文献   

4.
烧结矿准粉末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雄 《炼铁》1996,15(2):57-59
1 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梅山高炉多次发生炉况失常,炉身严重结厚,连续悬料,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虽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和近几年占炉料组成80%~85%的烧结矿的物理、化学性能变化关系较大。在化学成分方面,含铁品位  相似文献   

5.
高炉喷吹还原气操作的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副产煤气的高效利用对钢铁产业的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为此,提出了一个新的高炉风口喷吹高炉、转炉和焦炉煤气技术,并利用多流体高炉模型对其进行了详细模拟研究,预测了炉内现象和操作性能的变化。在维持回旋区温度、炉腹煤气量及渣面处铁水温度一致的条件下,模拟结果表明与现行常规操作相比,风口喷吹煤气后炉身温度下降,但整个炉内H2/CO浓度显著提高,炉身烧结矿间接还原加速,产量明显增加,热利用效率明显改善。其中喷吹焦炉煤气效果最为显著,高炉CO2产生量大幅度降低。随工艺氧制备等技术的进步,高炉喷吹副产煤气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岩矿鉴定方法为主要手段,分析首钢实验高炉烧结矿在高炉内的微观变化.1. 入炉前的烧结矿入炉前烧结矿的化学分析与矿物组成见表1.烧结矿中Fe_3O_4与硅酸盐渣相形成粒状结构,与CaO·Fe_2O_3形成熔蚀结构,从而得到很好固结.Fe_2O_3多集中在烧结矿的边缘和孔洞周围,见图1.2. 铁矿物还原2.1 在显徽镜下对炉内烧结矿依次诸层各点进行观察,全面得到Fe_2O_3、CaO·Fe_2O_3、Fe_3O_4、  相似文献   

7.
氧气高炉炉身的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包吕斯(Borist)炉模拟研究了不量喷煤高炉,富氧喷煤高炉和氧气高炉的炉身还原过程。结果表明:氧气高炉炉身还原条件明显改善,还原后烧结矿,块矿和球团矿的金属化率分别超过70%,80%和90%,是普通高炉的2倍以上。不论对于氧气高炉还是普通高炉,在还原过程中,烧结矿的强度变化不大,而球团矿和块矿的强度却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炉身静压力是监测高炉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测定静压力,可以了解炉内物料分布、透气性以及软熔带的形态、高炉难行以至结瘤部位等多方面的情况。对处理炉况有着重要作用。在55m~3高炉上进  相似文献   

9.
(下面括号内的前后数字表示期数与页码)耐火、焦化焦炭破损机理研究 专转炉用镁碳砖的显微结构和蚀损机理的探讨焦油结合普通白云石砖和镁碳砖在转炉的应用 烧结、炼铁武钢烧结矿冶金性能分析及探讨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探讨高炉炉身长寿的探讨如何抑制碱金属在高炉内的循环富集四号高炉第一代大修炉体破损调查报告四号高炉热风炉破损调查报告四号高炉第一代大修停炉实践一高炉正分装实践高炉喷吹焦作洗精煤试验总结武钢烧结矿中Feo含量的研究配加蛇纹石烧结矿的冶金性能含MnO炉渣的冶金性能和高炉合理使用锰矿问题试论高炉出渣出铁与炉缸工…  相似文献   

10.
对武钢7号高炉炉腰及其上下部位冷却壁损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炉腰渣皮脱落频率要高于炉腹和炉身下部壁体,损坏的主要形式是渣皮脱落后炉料和气流对裸漏部位的磨损和熔蚀;②炉役前期、中期异常炉况对炉腰渣皮形成的高强应力易集中于壁体中部,造成中部向炉内凸起,凸起部位的渣皮因厚度和传热不均匀易脱落,导致壁体中部的磨损和熔蚀加快;③炉役中后期,炉腰铜冷却壁壁体对渣皮的附着力下降,渣皮主要依靠炉腹和炉身中下部渣皮的连接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首钢实验高炉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首钢实验高炉解剖情况,重点考察炉内炉料分布,炉料下降状况,炉内温度分布,烧结矿的还原、软化、熔融以及熔铁和炉渣的滴下状态;还研究焦炭性状的变化和风口前的焦炭循环区;对碱金属的循环和硅、锰等元素的还原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废钢在高炉内的软熔滴落行为,为高炉使用轻薄型废钢冶炼提供技术支撑,采用RDL-2000型熔滴炉对废钢的软熔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烧结矿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废钢在高炉内会发生明显的渗碳反应,其滴落温度远低于纯铁及常规烧结矿,1000℃以前有明显的体积膨胀,其明显的体积收缩均发生在1200℃以上,没有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于首钢实验高炉的解剖研究,得到以下的认识:在高炉的上部烧结矿的还原度不高,只有下降到炉腹,它才迅速增加,烧结矿的金属化率也具有同样的变化规律.烧结矿的粒度组成发生了变化,+25mm部分明显减少,-5mm粉末增多;但是5~15mm和15~25mm两级变化很小.在高炉上部烧结矿有还原粉化的现象,但不太严重.当它下降到炉胸中部以下,其强度又有上升的趋势.在炉胸部位,烧结矿中硫的成分保持不变,但当它通过软熔带时,其中硫的成分显著增加.在炉腰和炉腹,烧结矿含碱金属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外,通过岩矿相研究和电子探针分析,对于烧结矿的物相组成和它们的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炼铁》2016,(6)
对武钢6号高炉炉身黏结的处理实践进行了总结。简要分析了6号高炉炉身黏结的原因,重点阐述了高炉操作者应对黏结的处理方法,指出了高炉炉型维护的重要性。认为,球团矿、块矿软化区间与烧结矿软化区间不一致,以及高炉冷却强度偏大,是炉身黏结的主要原因;通过采用调整装料制度,强行放开边沿气流,以冲刷黏结物的方法,是处理炉身黏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炉炉料结构变化对炉内煤气成分的影响,以梅钢高碱度烧结矿搭配块矿为主的炉料结构为基础,通过调整烧结矿碱度、烧结矿比例和块矿比例,研究与分析了不同炉料结构下高炉煤气的成分变化、还原-软熔性能以及煤气利用率结果。研究表明,高炉煤气中CO和CO2的峰值分别出现在下部直接还原区和块矿带间接还原区。在块状带区域,随着烧结矿碱度提高、比例降低和块矿比例的提高,煤气利用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在软熔开始之后,高碱度烧结矿搭配高比例块矿的实验组煤气利用率出现显著上升。高比例烧结矿(碱度1.8)对于煤气利用率提升最为有效,但高碱度烧结矿(碱度2.2~2.3)也能够通过交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提高块矿比例后煤气利用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目前,随着高炉的大型化、高风温、高压等冶炼强化措施的实现炉身下部和炉缸的耐火材料所受的侵蚀加重。为探寻炉身耐火材料的破损的原因及其受侵蚀的过程碱金属与锌在高炉中分布状态及其走向,利用二高炉大修机会首先从原料入手,对烧结矿、块矿、焦碳、瓦斯灰、洗涤水、炉渣进行较长  相似文献   

17.
一、炉身塌砖经过四号高炉是1970年9月建成投产的。容积2516米~3。它是我国第一座炉腹以上采用汽化冷却、取消炉缸支柱、不设炉腰托圈的大型高炉。1974年2月,因炉身冷却壁大量烧坏进行了第一次中修。1977年10月再次因为炉身汽化冷却出问题进行了第二次中修,将炉身由汽化冷却改为水冷,在沟下增加烧结矿筛分设备。1978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当时国内大型高炉的先进水平,年平均利用系数为1.526,焦比526.3公斤。1981年2月底炉身砖衬全部脱落,4月份进行了第三次中修。四号高炉开炉以来中修次数、中修炉身寿命及产铁量见表1。由表1可见:  相似文献   

18.
熔剂法生产碳素锰铁工艺中以加自熔性锰烧结矿的工艺效益为最佳。但生产和使用碱度为1.0—1.4的自熔性烧结矿并在烧结料中加生熔剂,多次尝试的结果都不理想。因为这种烧结矿在含水蒸气的炉气氛围  相似文献   

19.
高炉结瘤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彩 《炼铁》1995,14(3):46-48
预防结瘤是高炉操作者的首要任务。接触炉墙的炉料停止运动与软熔的炉料重新凝固是高炉结瘤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只要消除前提条件之一,炉瘤就不会形成。为此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工作:精料、保持合理的煤气分布、炉缸、保持高炉顺行、严防低料线作业、防止向炉炉内漏水、处理好长期停风操作、控制炉腰和炉身下部温度及稳定操作。  相似文献   

20.
酒钢高炉合理炉料结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光燧  王凤岐 《钢铁》1994,29(3):27-30,34
现场选择高炉炉料结构时,受到很多生产因素的干扰,很难得到满意的效果。包里斯炉能定量描述炉身生产情况,是模拟高炉生产的理想设备。本文通过酒钢碱性烧结矿和酸性球团矿在包里斯炉上的模拟试验,找出最佳人炉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