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膜分离技术及应用》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课程,通过优化调整教学内容、教材以及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入手探讨了新型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新型教学方式方法适应了行业快速发展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本校化工基础实验在持续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更适合理科专业学生学习的新型分离实验项目。借助本校功能膜研究室的科研平台,将功能膜研究室正在进行的科研工作,或已经形成的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验教学中来,开设出具有特色的又紧跟前沿的膜分离实验项目,并在实现科研工作到实验内容的转化过程中的积累了一些建设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本校化工基础实验在持续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更适合理科专业学生学习的新型分离实验项目。借助本校功能膜研究室的科研平台,将功能膜研究室正在进行的科研工作,或已经形成的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验教学中来,开设出具有特色的又紧跟前沿的膜分离实验项目,并在实现科研工作到实验内容的转化过程中的积累了一些建设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物理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养成、核心素养发展、专业课程学习、核心能力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现阶段中职物理课程地位低下、学生基础薄弱、教学方法陈旧、实验条件简陋等问题并存。解决问题的途径主要包括4个方面:夯实学生基础,提升学习能力;创新教学方法,唤起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条件,促进实验教学;整合教材内容,服务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工程实训平台的课程化建设、自主实践化、网络化与信息化及工程训练中心的产业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工程实训平台对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结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全开放实验教学体系及科研成果反哺实验实践教学,强调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对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提出基于工程训练中心和实验教学平台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校以“工程基础-技术基础-过程综合-创新实践”为主线,以化学工程学科发展方向为立足点,建立了多层次、模块化、循序渐进的大化工实验教学体系,依托学研互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推动研究性学习,强化了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由于无机化学课程中的知识点较为抽象,把科研成果和无机化学课程中的知识点结合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文列出一例,说明科研成果在无机化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此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而且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科研精神和科研意识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将科研成果运用到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意识,是进一步深化无机化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把握整体气体膜分离产业研究和创新状况,在Web of Knowledge(WOK)平台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Derwent(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检索了有关气体膜分离技术的文献,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4年全球相关论文共2972篇,专利4266项。气体膜分离技术现处于研究的成长期,已形成核心作者群。气体膜分离材料的研究热点为混合基质膜、沸石膜和炭膜,但工业化应用以传统有机高分子材料为主,气体膜分离技术主要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为氢回收、空分和脱碳。美国和日本的研究和应用优势较明显,我国气体膜分离的研发主体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尽管发文量位居世界第二,但科研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仍需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预计未来气体膜分离的研究重点会在沸石膜和炭膜等新型膜材料的空间结构的设计合成和碳捕获的技术应用上,渗透汽化膜的应用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分离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刘进兵  张超  周喜 《化工时刊》2021,35(12):44-46
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有机化学是化学、化工、制药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必须不断对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创新,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对课程考核进行完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思政建设和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探索,致力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础化学系列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突破单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局限,对基础化学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将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融为一体。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阶梯攀升式的实践训练及科技创新活动保障、渗透、强化、推动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创新应用型化学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山东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创新”为导向,对工程训练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该专业理论联系实际,面向工业生产,融入科研成果,注重工程创新,丰富课程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的原则,遵循OBE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工程训练基地,实施强化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此次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由此建立的工程训练课程教学模式对其他高校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传统的课程建设理念和教学范式十分必要。以大学基础化学课程为例,结合专业特点,采用理论探讨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课程教学范式由客观范式向建构范式转变,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管理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建设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性、有创新性、有高阶性的质量上乘的金课,本教学团队通过以情感为纽带,强化课程思政教育,注重思政专业同行;以教材为中心,融入最新科研成果,丰富理论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信息为手段,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群组为帮手,加强互动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习状态;以质量为中心,构建质量保障机制,提升整体发展质量为实施路径,构建了《中药化学实用技术》金课的建设,有效地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一流专业建设要求,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特点及学生基础,对重构具有专业特色的“厚基础、促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建立“学习活动全过程全方位评价”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建立“教学环节全过程融入思政教育”的课程思政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材料类专业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科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课”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针对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资源、实践教学、过程性考核等方面进行了SPOC混合式教学改革。基于 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消除了课时缩减和合理“增负”之间的矛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了课程的“两性一度”,为制药工艺学“金课”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建设做了探索和研究,通过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整合、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基础实验课教学体系建设和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痛点问题,采取了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模式混合化、组织实施多元化、考评反馈过程化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混合式课程建设。建设过程中激发学生内驱力,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技术手段和化工类创新大赛的兴趣,增加学生企业一线实践学习经历,促进学生工程视野能力培养,实现人才质量提升;同时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提升,为一流专业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科院校环境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进行了环境类专业《有机化学》核心课程建设。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定位,全面优化了教学内容,推进了教学科研互动,完善了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改革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双一流”建设对化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化工原理课程作为化工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教学中却长期存在学生“没兴趣”“不会学”“不会用”三大问题,制约了化工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文章探讨如何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全方位提升化工人才的品质,助力“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20.
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升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我院构建了化工原理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引入学科前沿知识和相关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教师科研成果,与教材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