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嵇天浩 《精细化工》2011,28(1):14-17,44
采用两步水热合成过程制得了CdSe或/和PbSe负载的TiO2纳米带复合材料。用XRD、SEM、TEM、UV-Vis吸收和FTIR等测试技术对产物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六方相CdSe粒子或/和立方相PbSe粒子直接负载在四方相锐钛矿型TiO2纳米带表面,其中呈近球形CdSe粒子的粒径主要在100~400 nm,而呈近立方体形PbSe粒子的边长主要在300~1 000 nm。CdSe和PbSe共负载TiO2纳米带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域有强的光吸收。由FTIR谱图推断,在复合材料载体TiO2纳米带结构中掺杂有少量Cd2+或/和Pb2+离子。  相似文献   

2.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纳米粒子,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仪对TiO2纳米粒子的形貌、结构和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纳米粒子为近球形,粒径为12~15nm左右的锐钛矿型纳米晶;TiO2溶胶薄膜中粒子均匀分散,有较好的均一性;TiO2纳米粒子表面富氧,含有较多的TiOH基团;TiO2纳米粒子尺寸对反应体系的pH值很敏感;不同尺寸的纳米粒子在紫外区均有较强吸收,并表现出吸收带边蓝移效应。  相似文献   

3.
纳米TiO2具有强氧化性和亲水性,在抗菌剂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TiO2的带隙能较高,需在紫外光照射下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金属及非金属离子掺杂的方法改进TiO2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增强纳米TiO2抗菌剂在可见光下的抗菌能力,本文对纳米TiO2抗菌剂改性研究情况及其在抗菌塑料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和B共掺杂的TiO2纳米颗粒,研究了TiO2纳米颗粒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应用XRD、TEM和UV-Vis等手段对TiO2纳米颗粒的物相、粒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可以抑制TiO2晶粒增长,阻碍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共掺杂纳米颗粒在可见光区吸收有较强提高,共掺杂离子以协同作用拓展TiO2光谱响应,使吸收带产生红移,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共掺杂TiO2纳米颗粒有很高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以500℃热处理的共掺杂摩尔比为0.005 Gd和0.04 B的TiO2纳米颗粒光催化效果最好,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98.9%。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d和B共掺杂的TiO2纳米颗粒,研究了TiO2纳米颗粒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应用XRD、TEM和UV-Vis等手段对TiO2纳米颗粒的物相、粒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可以抑制TiO2晶粒增长,阻碍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共掺杂纳米颗粒在可见光区吸收有较强提高,共掺杂离子以协同作用拓展TiO2光谱响应,使吸收带产生红移,提高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共掺杂TiO2纳米颗粒有很高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以500℃热处理的共掺杂摩尔比为0.005 Gd和0.04 B的TiO2纳米颗粒光催化效果最好,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为98.9%。  相似文献   

6.
非金属元素掺杂二氧化钦纳米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iO2纳米管对大部分可见光不能进行有效地吸收利用,成为其实际应用的"瓶颈".非金属元素掺杂TiO2纳米管可以有效地减小TiO2带隙,拓展光谱响应范围.本文介绍了非金属掺杂TiO2纳米管的原理和制备方法,对非金属单一元素掺杂、非金属与其它元素共掺杂TiO2纳米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指出了非金属掺杂TiO2:纳米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TiO2纳米管对大部分可见光不能进行有效地吸收利用,成为其实际应用的"瓶颈"。非金属元素掺杂TiO2纳米管可以有效地减小TiO2带隙,拓展光谱响应范围。本文介绍了非金属掺杂TiO2纳米管的原理和制备方法,对非金属单一元素掺杂、非金属与其它元素共掺杂TiO2纳米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评述,指出了非金属掺杂TiO2纳米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实验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TiO2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苯乙烯/TiO2纳米复合材料,借助FTIR、DTA-TG等手段分析了纳米TiO2的改性效果。实验表明,纳米TiO2的加入提高了PS/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改性后纳米TiO2的增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工业废水处理中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纳米TiO2的光催化反应机理,概述了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在降解油污废水、农药废水、染料废水、表面活性剂废水、造纸废水、其他有机物废水,以及含重金属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限制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实际应用的5个因素:纳米TiO2的改性、纳米TiO2的固定化、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纳米TiO2的应用机理和纳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恒电位阳极氧化法,在纯钛片上制得TiO2纳米管阵列,利用SEM、XRD、UV-DRS等进行了形貌、晶型和吸收光谱的表征和分析,并通过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考量掺杂Cu前后的TiO2纳米管阵列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掺杂Cu后的TiO2纳米管阵列吸收光谱带的加宽大大拓展了其光响应范围,并产生浅势肼-肖特基势垒,使得其光催化活性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镁法烟气脱硫联产硫酸镁肥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镁法烟气脱硫联产硫酸镁肥料作了综述,包括镁法脱硫的优越性、镁法脱硫联产硫酸镁研发现状。提出镁法烟气脱硫要"远离钙,消耗镁,关注硫",探讨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简要评述了近年以风化煤、褐煤为原料提取高活性黄腐酸的主要方法,主要涉及碱溶酸析法、催化氧解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有机溶剂提取法、硫酸一丙酮法等的研究及对其相关催化剂的研究做以展望。  相似文献   

13.
原油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外对破乳剂研究的基础上,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为单体原料,以乳化剂OP-10为溶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醇为链转移剂,用乳液合成的方法合成一种新型的原油破乳剂。通过对破乳剂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说明,单体的最佳质量比为MMA:MAA:BA:AA=7.5:1.0:22.5:1.5,总量为32.5g,乳化剂用量为2.0g,引发剂用量为0.3g,在此工艺条件下合成的破乳剂与现场使用的破乳剂相比,破乳效果好,脱水速度快,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的HPLC方法,并比较金银花花茎叶中绿原酸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Extend-C18(4.6 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磷酸(13∶87∶0.4),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329 nm.结果:绿原酸在10.4~62.4 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8.7%,RSD为1.74%.同时期的金银花花、茎、叶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6.67%、5.43%、4.80%.结论:该方法精密、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来测定比较金银花花茎叶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经HPLC法确定金银花花茎叶中均含有大量绿原酸,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Fenton法深度处理干法腈纶废水,试验中考察了Fe2+投加量、H2O2投加量、pH、反应时间等l习素对CODcr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反应过程中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分析了该法处理废水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影响Fenton氧化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反应时间、Fe2+投加量。最佳试验条件为:e(Fe2+)为18.0mmol/L,dH2O2)为49.0mmol/L,pH为3.0,反应时间为30min。在此条件下出水COD。可降至47.4mg/L,去除率可达到80.3%。显示该方法对于干法腈纶废水的处理具有巨大的前景和潜力。  相似文献   

16.
应用藻类的荧光响应检测重金属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程  崔建升  刘杰  李丽娟 《河北化工》2010,33(12):22-25
目前的水质监测生物毒性检测方法,虽然在物质的综合毒性方面比传统的理化方法全面,但其测试程序耗时长,对于测试生物的培养操作也较为复杂。寻求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成为水中毒物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热点。以藻类为挈入点,综述了重金属对藻类生长、光合作用、荧光特性等的胁迫表现,介绍了藻类的荧光原理,分析了藻类荧光性在毒性检测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李素改 《中国氯碱》2014,(3):1-3,26
介绍了氯碱行业能源消耗现状及相关政策,并以实例说明氯碱行业最新节能技术应用进展及未来节能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声波法提取石南藤黄酮苷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乙醇浓度(A)、液料比(B)、超声波作用时间(C)、温度(D)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超声波提取优化工艺条件为:A2B3C2D3。结论:超声波提取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溶剂用量少、能量消耗小等特点,在中草药提取应用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2,3,4-三氟硝基苯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是合成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的起始原料。文章以1,2,3-三氯苯为原料,与HNO3/H2SO4反应制得2,3,4-三氯硝基苯,再在超声波辐射下,以四甲基氯化铵为催化剂,DMSO为溶剂,与KF制得2,3,4-三氟硝基苯,考察了超声波辐射时间,功诳以及其它反应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合成工艺条件:HNO3/1,2,3-三氯苯的摩尔比为1.3:1,反应温度55-60℃。超声波反应时间20min,功率25%,模式:间歇式脉冲2min;该合成方法有效减少了合成步骤,提高了合成效率,具有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探讨噻虫嗪农药废水处理的新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Fe-C颗粒填料协同Fenton试剂处理噻虫嗪农药废水的最佳条件。当Fe-C颗粒填料、H2O2与FeSO4·7H2O投加量分别为1.4kg/L、5 mL/L和400 mg/L,反应6h时,CODCr去除率为66.9%,Fe-C碳颗填料协同Fenton试剂处理噻虫嗪废水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