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打桩机用双压实钢丝绳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岳民 《金属制品》2010,36(6):20-21,33
介绍K[6×K36WS-(6×K7-1×K7)]—28打桩机用双压实钢丝绳设计、制造过程。钢丝绳捻距倍数为6.2~6.5,股捻距倍数为7.7~8.0,绳径D与股径d的比值为2.94,股径d与外层钢丝直径δ3之比值为5.77,并根椐股捻距倍数,确定股中各钢丝直径比。给出钢丝绳主股生产工艺:股捻距为71.0~73.6 mm,捻向为左捻;绳捻距为173.6~182.0 mm,捻向为右捻,辊间距168 mm,压弯量为46 mm。金属芯生产中股、绳捻向均为右捻。对钢丝绳模拉和锻打后,其破断拉力比普通方法捻制的钢丝绳高出32%,每百米质量也高出15%,钢丝绳的密度增加,寿命提高了1/3。  相似文献   

2.
分析研究表明:对于6×19S+FC结构的钢丝绳而言钢丝绳捻距倍数与其捻制系数之间、股捻距倍数与捻制系数之间、股捻距倍数与股中钢丝直径比之间存在隐含的数学关系,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给出了这一结构钢丝绳的股径、丝径简明的计算公式,本文提供的方法,也为解决根据生产实际而合理设计钢丝绳的结构参数开拓了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3.
8×WS(36)-PWRC—40钢丝绳的试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于燕  丁俊山 《金属制品》2009,35(5):5-7,21
介绍8×WS(36)-PWRC—40钢丝绳设计、制造过程。钢丝绳捻距倍数Ks=7.0,1×7股捻距倍数Kt=10.0,1×36WS股捻距倍数Kg=9.0,计算出钢丝绳各股直径和各层钢丝直径。1×36WS股采用GG-36/400捻股机生产,捻向为左捻;1×7股采用GG-6/300捻股机生产,捻向为左捻;钢丝绳捻制设备选用KS-24/630筐篮机,钢丝绳捻距280mm,捻向为右交互捻。整绳破断拉力达到1190kN,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生产多股钢丝绳的技术要求很高,以18×7—28钢丝绳为例,改进配丝工艺,外层股配丝为1.85 mm,内层股配丝是1.95 mm;内层正常绳径18 mm左右,可满足外层股的捻制要求。生产时要求内层绳略松散,外层绳不松散;外层绳的旋转力矩大于内层绳,改变内层绳的捻向及各层股的捻向,减小内层绳的捻距,尽量减小合力矩;不松散性能检查时一般股的螺旋高度是钢丝绳直径的0.90~0.95倍为宜。为适应产品要求,内层绳应使用旋转放芯架。股生产时应采用专用设备,每股及工字轮应做标记;不用专有设备时,内层绳和外层绳生产时确保股的张力控制一致,先合两股,变成六股后再捻制外层绳。  相似文献   

5.
于燕 《金属制品》2010,36(5):26-27,51
对GB 8918—2006将6×9W-FC钢丝绳归属6×7类钢丝绳提出质疑,指出6×9W-FC—20钢丝绳生产的难点在于3-3+3股的捻制,该股是平行捻结构,内层由3根Φ1.3 mm钢丝组成,外层由Φ1.90 mm和Φ2.30 mm钢丝组成,粗细钢丝间隔排列,不同层钢丝在股中具有相同的捻距。给出钢丝绳中钢丝的生产工艺和捻股合绳方法及参数,对股绳通过后变形器表面不平整现象进行分析,指出这是由于内层钢丝无间隙的结构决定的,可通过减小捻距和选择合适尺寸的后变形器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多层股钢丝绳结构紧密,金属密度系数大,生产组织管理和工艺技术难度都较大。利用瓦林吞式圆股配丝原理对40W×7—42钢丝绳进行研制,根据计算,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取1 670 MPa,钢丝绳的捻距倍数为7倍,股的捻距倍数确定为9倍,钢丝绳直径按钢丝绳公称直径放大1.5%。内层钢丝绳捻向为左交互捻,外层钢丝绳捻向为右交互捻。原料选取70钢盘条,在直进式拉丝机上进行多道次、较小部分压缩率的拉拔。捻制时,合理控制多层股钢丝绳预变形器辊间距和压弯量,钢丝绳采用股喷涂油、绳不涂油的生产方式。成品钢丝绳实测直径43.26mm,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1 459.6 kN,符合用户要求,拆股试验结果表明,合绳后钢丝技术性能指标达到GB 8918—2006要求。  相似文献   

7.
多层股钢丝绳结构紧密,金属密度系数大,生产组织管理和工艺技术难度都较大。利用瓦林吞式圆股配丝原理对40W×7—42钢丝绳进行研制,根据计算,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取1 670 MPa,钢丝绳的捻距倍数为7倍,股的捻距倍数确定为9倍,钢丝绳直径按钢丝绳公称直径放大1.5%。内层钢丝绳捻向为左交互捻,外层钢丝绳捻向为右交互捻。原料选取70钢盘条,在直进式拉丝机上进行多道次、较小部分压缩率的拉拔。捻制时,合理控制多层股钢丝绳预变形器辊间距和压弯量,钢丝绳采用股喷涂油、绳不涂油的生产方式。成品钢丝绳实测直径43.26mm,钢丝绳破断拉力总和1 459.6 kN,符合用户要求,拆股试验结果表明,合绳后钢丝技术性能指标达到GB 8918—2006要求。  相似文献   

8.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补偿钢丝绳的设计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缑庆林  孙健 《金属制品》2011,37(1):26-29
介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技术要求和组成,接触网补偿用钢丝绳的材质与结构,接触网补偿钢丝绳尤其是不锈补偿钢丝绳的技术要求,以及我国接触网补偿用钢丝绳的研发状况,要求高碳钢及不锈钢补偿绳疲劳试验后的整绳破断拉力与规定值相比下降分别不超过10%和5%。以12×7+12×3+12×3+1×19W—9.1为例,介绍接触网补偿用钢丝绳的研发:利用串联式变形器一次合绳,钢丝绳为右交互捻,捻距倍数为6.8倍;中心股、内层股、次外层股、外层股的捻距分别为16.8,5.27,.81,7.005mm,直径分别为2.40,.8,1.2,1.79mm,并根据各层股的捻距倍数和捻制系数计算出各层股丝的直径。  相似文献   

9.
18×7+FC(IWS,IWR)钢丝绳生产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两层股钢丝绳的不旋转条件为内外层股刚度系数之和为零。指出18×7+FC(IWS,IWR)钢丝绳使用中常出现绳旋转,内外层绳分层,外层股塌陷及绳松散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1)缩小股的捻距;(2)将内层绳变形率控制在20%以内;(3)麻芯直径按钢丝绳股径的1.7~1.8倍来控制,钢芯直径按钢丝绳股径的1.23~1.33倍来控制;(4)对截断股复股情况及时进行观察并及时调整外层股预变形工艺参数,辊距一般取钢丝绳捻距的0.80~0.85倍,同直径钢丝高强度的比低强度的压下量大6%~8%;(5)选取合理的后变形参数。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于单纯点(线)接触结构股,其参数通常按照相邻层钢丝具有相等捻角(距)原则进行设计。对在线接触结构外再捻制1层西鲁式结构而形成的特殊点-线复合结构股钢丝绳进行分析,提出在尽可能实现组股钢丝受力均匀一致和使组股钢丝捻制紧密前提下,参数设计应基于保持内层股最外层钢丝捻角与外层西鲁式结构内(外)层钢丝捻角相等的原则。计算出钢丝层中不同钢丝根数时捻距倍数与捻角的关系,给出不同钢丝根数的西鲁式结构内层和外层丝的捻角和捻距倍数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研发四股双压实钢丝绳的目的是为了替代进口的35W×K7结构钢丝绳。介绍四股双压实钢丝绳的特点,根据用户要求,将国内外不同企业的四股双压实钢丝绳各项参数进行对比研究,以K4×K36SW+FC—22钢丝绳为例,选择合理参数:钢丝绳锻打压缩率为18%,钢丝绳捻距倍数8.8,股捻距倍数6.8,股压缩率12%,由此计算出股捻距66.00~72.00 mm,绳捻距189.20~198.00 mm,纤维芯直径7.33 mm,股钢丝直径由内到外分别为2.14,1.53,1.49,1.15,1.83 mm。通过股拉轧、绳锻打生产的双压实钢丝绳整绳最小破断拉力为443.6 kN,成功应用在履带式起重机上。  相似文献   

12.
胡晓玲  夏楠  张静 《金属制品》2011,37(1):30-32
针对1860 MPa级1×7—15.24钢绞线的不足,提出开发1860 MPa级1×19W—28.6结构多丝大直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设想。确定1×19W—28.6钢绞线各层钢丝直径的比例关系,并设计一定的调整值,计算出外层细丝、外层粗丝、内层丝、中心丝的直径分别为4.95,6.60,6.20,6.40 mm,捻距倍数12.5,捻距360 mm。根据JISG3536—1999标准制定1×19W—28.6钢绞线企业技术要求,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捻制后,在360~400℃进行回火稳定化处理,试制生产的钢绞线成品性能、尺寸等均能满足企业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过惠成 《金属制品》2011,37(1):22-25
阐述电梯用钢丝绳的发展概况,8×19S+FC作为电梯用钢丝绳的主要结构,适用于楼层较低和速度较慢的电梯;9×19类平行捻结构的钢芯钢丝绳柔软性好,金属填充率高,破断拉力高,结构伸长率低,抗疲劳性能好,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高速电梯用钢丝绳。介绍捻距倍数为7的1570 MPa级9×19S+PWRC—10结构规格钢丝绳的主要技术参数及配丝计算过程,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66.0 kN,结构伸长率不大于1.5%,右交互捻,捻距67.9~72.1 mm;股捻距倍数:外层股为8.5,内层股为8.5,中心股为7。针对该结构钢丝绳结构特点,提出制造、安装和使用维护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整体模拉法生产多丝复合结构面接触钢丝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峻弘  田小英 《金属制品》2009,35(6):27-29,32
多丝复合结构面接触钢丝绳与GB/T 16269—1996《面接触钢丝绳》中4个主要结构的钢丝绳相比具有很多特点。介绍采用整体模拉法生产6T×31SW+1wR—28和6T×36SW+IWR—30多丝复合结构面接触钢丝绳的生产工艺:拉丝模采用YG8硬质合金模芯,模芯外径≥30 mm,模套高度35 mm,定径带长度1.0~1.3 mm,工作锥角度14°~16°,模芯与模套装配应采用热压法;捻制时,股中钢丝定尺系数一般取1.0,股捻距不得大于股径的10倍,钢丝绳捻距不得大于绳径的7.5倍;预变形器的三辊间距、压弯量应适中;穿模操作应按正确程序进行。阐述断丝修复的难点、依据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金属制品》2016,(2):10-12
大吨位机械对钢丝绳承载能力、抗挤压性能、耐磨性能等要求越来越高。NK35(W)×K7类内层压实阻旋转钢丝绳要求公称直径36 mm,公称抗拉强度1 870 MPa,最小破断拉力1 052 k N。介绍了钢丝绳捻制工艺参数的确定。拉丝采用70#、82B热轧盘条,主要生产直径1.93,2.05,1.45,2.00 mm成品钢丝;捻股时钢丝绳各股采用模拉的压实方式。内层绳锻打后实测直径均值26.02 mm,捻距169.12 mm。钢丝绳辊间距一般为捻距的0.90~0.95倍,压弯量为钢丝绳直径的1.7~2.1倍。钢丝绳直径允差控制范围+1%~+4%,钢丝绳实测最小破断拉力1 129k N,满足客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电气化高速铁路用钢丝绳的发展概况和技术要求。研制8×29F-PWRC平行捻密实钢丝绳,PWRC结构为(8×7-1×19W)。原料采用高碳钢盘条和304不锈钢盘条,外层股、内层股、中心股直径分别为2.63,1.43,2.42 mm,给出钢丝绳中各钢丝的直径和生产工艺。所研制的直径9.50 mm钢丝绳,抗拉强度1 960MPa,最小破断拉力达到82.5 kN,与国际通用的12×7-12×3-12×3-1×19W结构电气化高速铁路用钢丝绳进行对比,展示出所研制钢丝绳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钢丝绳内钢丝的接触状态直接影响钢丝绳使用寿命。通过计算点接触钢丝绳股内各层钢丝之间的接触角、线接触金属芯钢丝绳股钢丝和金属芯钢丝的接触角以及多层股钢丝绳外层股钢丝和内层股钢丝之间的接触角,计算分析不同捻距捻向情况下接触角的变化,用于指导钢丝绳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18.
汽车起重机伸缩臂用钢丝绳的设计和制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汽车起重机普遍采用伸缩油缸加绳排的伸缩结构,伸缩结构的最末一、二节采用钢丝绳,要求该钢丝绳破断拉力高、结构伸长小,一般应经过预张拉处理。以8×K26WS-PWRC(K)—20为例,介绍汽车起重机伸缩臂用平行捻压实股钢丝绳的要求及设计和制造过程。设计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2 160 MPa,钢丝绳捻距倍数为6.8倍,股捻距倍数为8.5倍,股的压缩率为12%~15%,钢丝绳整绳破断拉力为421 kN;盘条选择80或82A钢,S、P质量分数均应不大于0.020%;采用模拉的方法生产股绳;预变形器股的变形量一般控制在钢丝绳公称直径的0.80~0.85倍;捻股时采用喷淋的方式添加润滑油脂。根据设计和生产控制要求制造的成品钢丝绳实测破断拉力达428 kN。  相似文献   

19.
用双捻机生产普通钢丝绳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忠渠 《金属制品》2010,36(2):10-12
介绍双捻机的捻制原理、捻制特点以及实现双捻的机械运动过程。针对双捻机用于普通结构钢丝绳生产时产生的"起泡"问题,以内收线式双捻机生产6×19+NF—12.5钢丝绳的内层股为例进行分析,生产过程中,由于在第1,2捻合处形成捻距差,使得钢丝绳股产生"起泡"。提出解决"起泡"现象的措施,指出靠加大捻距或增加中心钢丝放线张力的方法不能彻底解决此问题,通过在第1捻合处前增加过捻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双捻机在生产钢丝绳股时"起泡"质量缺陷。过捻器的转速一般为主机转速的1.7~2.0倍。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客户技术要求研制了1×19-7×7-6.60 mm输送带用钢丝绳,钢丝绳捻距倍数为8,外层股捻距倍数为15,钢丝绳开放系数为1.55,再根据股绳结构特点计算确定股径和钢丝直径,合绳时外层股变形率控制为80%~90%。通过精准设计和严格工艺控制,生产的成品钢丝绳实测破断拉力达到45.6 kN,2%~22%最小破断拉力下的实测伸长率为0.37%,橡胶黏合试验检测结果显示:钢丝绳橡胶渗透性符合要求,黏合强度比要求高70%,附胶率达到90%。1×19-7×7与6×19-WSC结构钢丝绳相比,具有橡胶渗透性优良、附胶率好、破断拉力高和伸长率小等优点,适合高品质输送带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